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是只橘貓,整日無所事事,而我有個小主人就在長安玄都觀里當道士,所以吃喝自是不用愁,日子過的是相當舒坦。

  而道觀旁一處不起眼的地方,牆角處有個洞口,就是我為了方便進出挖的。怕被發現又專門去找了些雜物,和不要的破爛籮筐來遮掩。

  其實道觀里是不許養貓的,但也沒有明文規定,有時候碰巧看見貓的身影也只當哪兒來的野貓,道觀的其他弟子也不會太在意。

  而且小道士的住所又偏,處道觀的西北角,又是一個人住。看中這一點,我才敢在小道士的院落里挖牆洞的。

  不過說起來小道士為什麼一個人住,我就不太明白。

  開始的猜測是被其他人孤立了。可有一次玄都觀對外宣講道法,看其他人對他也不像那般,連玄都觀掌觀對他稱讚有佳,說他悟道通透,給予厚望。

  也想過是不是有什麼難言的隱疾?但我和他朝夕相處也沒發現體弱虛寒,病疾重傷什麼的。而他每日晨起便是打坐養性,建體強身。飲食也是素食清淡為主,夜晚宵禁便已入榻而眠,作息非常規律沒什麼毛病,身體自是不會差,所以這事就讓我挺費解的。

  ……

  今日小道士被師兄弟給叫去,似有急事的樣子,反正沒在屋中,我自己也閒來無趣便又溜出道觀,想晚些時分在歸。

  出了玄都觀後往下走,在永達坊有一家食攤鋪。攤鋪是一對夫妻開的,卻只開上午。

  他們家的早點做的很好吃,每天老早就有人排隊來買。用的肉餡是先抄過的,肥瘦比例很講究,吃下去不會太咽,也不會一口咬下去就散掉碎成了渣。真真肥而不膩,入口軟綿,反正真材實料。

  因為生意太好,夫妻倆操持不過,也就請了一兩個夥計幫忙。每次我打那兒過,店家都要給投些吃食,這不我又到他家去蹭吃蹭喝了。

  「喲,又來啦。」店家看到我褥看到熟客般招呼,而正在炊板上擀麵的正是老闆,大約四十來歲臉上總笑呵呵的,他眯著眼睛對我笑道:「這還有碗小面留給你的。」

  夥計拿了個小碗把面給我端來,那夥計似有些嫌棄把碗放在地上,瞪了幾眼我才又去幹活了,我也不與他計較,反正吃完就走。

  這兒畢竟是長安,一個小食攤鋪來這兒吃飯的人確是很多,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各地的人都有。就拿我正前方那桌的人來說,說的話語我就聽不太懂……

  李亦行叫了一碗麵食坐下吃,這個吃飯的地方人還多,打擠得很也只有跟別人拼桌吃才有位置。他旁邊正坐了一位大約二十左右的書生公子,他也在等吃食端上,見他倆同桌一道書生便對他頷額示禮,李亦行也頷首還之。

  「客官請慢用。」夥計盛著熱氣騰騰的熱面端了上來,因為李亦行和書生一桌所以他倆吃食也就一併端了過來。

  李亦行攪拌著碗中熱面,調料在最下自是要攪勻,然後他嘗了一筷子皺了皺眉,然後又攪拌了幾下吃了一口,味道還是沒對。

  李亦行起身打算再去添點作料,他端起那碗面走到掌廚正在撈麵的老闆娘面前,「這面差點味道,在加點鹽喃。」

  老闆娘接過李亦行手裡那碗面,不知他口味輕重,便問道:「加多少?」

  李亦行:「加滴得兒。」

  老闆娘:「???」她懵了,停下拿勺加鹽的手,「這……『滴得兒』是多少?」

  李亦行也一愣,這『滴得兒』對他家鄉來說也是一個量詞,可若是這邊官話又該是多少?

  「這滴得兒就……就是眼屎巴巴兒。」李亦行就超著那口椒鹽話亂整(就說著那口彆扭話亂說)。

  「???」

  怎麼還跟眼屎扯上了關係?

  李亦行扶額又拿回那碗面來:「還是我自己來加吧。」

  多加了些鹽味道便好多了,李亦行端著面回到原處坐下吃麵。一旁的書生看了他一眼,不由好奇問道:「這位壯士聽口音,似是南方那邊的?」

  李亦行瞅了他一眼,埋頭吃了幾口面才點了點頭,「巴蜀人也。」

  聽到巴蜀那書生似來了興致,他往李亦行身旁湊了湊,「我覺得你們的話講起來真的很好聽,還有你們的風土人情也亦是有趣。」

  李亦行邊聽著書生講著邊快速吞咽著碗中熱面,他還要趕去玄都觀,所以有些趕時間也就大致聽書生說話內容。他停了片刻,禮貌回應道:「你若覺得感興趣真可去看看,若是夏冬季就別去,夏季熱得人像處在悶鍋,冬季濕冷凍得人骨頭疼。」說完便低頭繼續吃去。

  書生笑道:「我正要南下,若路經蜀地定去看看。說來壯士因何來長安?」

  「尋人。」

  書生收斂了笑容,竟想到自身事滿臉躊躇,他嘆道:「我也正是要去尋人。」也不知那個似一直在等待他回去那個人在哪裡?

  李亦行刨下最後幾口,滿足的打了個到個飽嗝。書生見他吃完該是要離去了,便急忙拉著他道:「你我相識有緣,不知壯士貴姓?」

  李亦行起身拱手而道:「免貴,姓李,亦行。」

  書生也站起身來,自報家門:「在下顧藍潤,長安人士。那……後會有期了。」

  「後會有期。」李亦行把面錢放在桌上,提醒夥計記得收,便轉身匆匆離去。

  沒走兩步李亦行就停了下來,怎麼感覺哪裡沒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