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永寧強忍著翻白眼的衝動,暗惱魏徵這些老頭子不厚道。她現在連貼身服侍的人都沒有,又要怎麼去處置皇后?讓誰去處置?雖然這大明宮已經大半都處於安全狀態,可是外面站著的那些兵將卻屬於NPC序列,不歸她調動,不聽她指揮,難道這些老大人是想讓她去跟皇后肉搏,然後親自動手捆綁押解不成?
她乾咳了一聲,有些不自然地說道:“王將軍回來之後,此處便由他來處置好了……”
魏徵等人突然醒悟,永寧並不是不想處理了皇后這個麻煩,只是現在著實“不方便”……於是一個個都有些理解地點了點頭,再抬頭看向御階,發現皇后離完全失控還有段距離,應該可以堅持到王方翼出現,於是也就都學起了永寧的樣子,只當什麼都沒聽見、沒看見起來。
皇后眼看著永寧絲毫沒有與她對話的欲望,更別提答應她的什麼要求了,不由得慌亂了起來,她知道,如果再拖下去,等著她的絕對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她也只是想見李治一面,或是私下裡與永寧一會,用真正解藥的消息,替自己換得一線生機……而永寧轉身離去的背景,卻無情地敲碎了她最後的希望,她絕望地鬆開了手中的金簪,看都沒看失去了她的助力跌倒在地上的李瑋,只朝著已經走到了殿門處的永寧尖厲地高聲問道:“為什麼?給我一個答案我究竟哪裡不如你——我究竟輸在什麼地方——你告訴我呀”
永寧在聽到金簪落地的聲響時,便已然停下了腳步,而皇后最後的問話,也終於讓她緩緩地轉身相對。從某些方面來說,永寧也同樣覺得皇后是個很可憐的人,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處身在永寧的位置之上,她對皇后根本生不起半點的同情之心。
雖然異地而處,她相信她自己也同樣會想要得到一個答案,但是她此刻卻也並不覺得那個真相,是可以直言於人前的……不論何時,皇室的顏面,總是要顧的
“那個答案其實很簡單……他日若有機會,皇后娘娘還是親自去向同安公主問詢,想來同安公主必會告知皇后娘娘,這一切究竟是因何而起……”這是永寧所能給出答案的極限,再多的內情,卻已是不能由她來說的了。
宣政殿中諸人聽了永寧的話,卻是都不約而同地升起了難解的神情。
第二八零章破局
“她既想知道,那麼阿房……你便告訴她,又何妨?”
就在永寧無意再與皇后糾纏,正要離去的時候,她身後突然傳來了一個讓她熟悉到心顫的聲音,她臉色蒼白地站在那裡,一動不敢動,渾身都僵硬了起來,生怕方才那聲音是出自她的幻覺。
直到殿中朝臣滿懷驚喜地跪拜行禮、山呼萬歲,直到那熟悉的手掌撫上了她的肩膀,熟悉的懷抱靠在了她的身後,熟悉的氣息圍繞在了她的身邊,她的眼淚終於止不住地落了下來。
李治是只衝著諸位大臣隨意地擺了擺手,讓他們平身,他的注意力始終都聚焦在永寧的上。他來了已經好一會兒了,殿中所發生的那些事,永寧的一言一行他都看在眼裡,聽在耳中,只是這會兒才攢足了能自己走進來的力氣,方便露面而已。
對皇后,他的恨意更甚於永寧,若是皇后不曾這樣咄咄逼人,或許他還能為著什麼皇室顏面,而私下裡處理了此事,但是皇后對永寧的污衊和挑釁,卻是他無法容忍的落在永寧肩膀上的手掌用力地按了兩下,讓永寧清醒的感覺到了他是真實的存在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歉疚地說道:“阿房……對不起讓你擔心了……”
直到此刻,永寧才有勇氣緩緩地轉過身去,透過淚光看向眼前的李治,臉色雖然尚透著幾分青紫色澤,可是原先籠罩在他眉心的死氣,卻是已經散開了……她的手微微顫抖著撫上了李治的臉頰,真實地感覺著他的體溫,終於無聲地哭倒在了他的懷裡。
李治又是心疼,又是無奈,回頭看看了跟在他身後一起出現,卻也一起被人無視了的高陽公主和晉陽公主,他這雙姐妹倒是極能體會聖意的,雖然也是眼中含淚,卻好歹比永寧那副似乎已經崩潰了的樣子強得多,姐妹倆對視了一眼,然後一齊走過來,攙著永寧一起離去。
而在永寧被從李治身邊帶開之時,李治已然順勢將她始終緊握在手中的那隻檀木盒子接了過來。
此刻不管是殿中,還是殿外,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李治緩步朝御座走去的動作,他身後一列武將也帶著一身的殺氣歸班列位。
皇后雖然一直喊著要見李治,但是當李治真的這樣安然無恙地出現在她的面前的時候,她卻驚駭地再說不出話來。
李治於正中的御坐之上穩穩地坐了下來,此刻已有人將驚嚇受傷、哭鬧不休的六皇子李瑋帶下殿去安慰醫治,整個宣政殿只剩下了皇后無力控制的抽泣之聲。
“王氏……”李治冷冷地看著皇后,手上卻輕輕地摩挲著那隻檀木盒子,絲毫未曾掩飾語氣中的厭惡之情地說道:“你不是很想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嗎?那麼朕今日便讓你死個明白”
說著,李治也同樣打開了那隻檀木盒子,將壓在盒底的幾張黃裱紙一齊取了出來,翻看了一下從中取出了一張,扔到了皇后的跟前,說道:“你且看看此物”
皇后知道,或許這就是她一直在追尋著的答案,可是當這答案就擺在眼前的時候,她卻發現她害怕了,她似乎並沒有那樣的勇氣,去承擔真相……可是李治冷冽的目光,卻不容許她有分毫的退縮,她的手即使已經抖得不成了樣子,無力取物,李治也依然示意身邊的內侍將那張紙攤開在了她的面前。
一眼掃過,皇后便驚聲尖叫了起來:“不可能這不可能這不是真的不可能……”她實在不能接受自己眼前所看到的這張紙,這張在她被賜婚給李治之前,袁天罡替她推衍出來的命書
短短的幾行字,道盡了她的前半生,無一處錯漏
身貴,命不貴,夫尊,妻無榮,位顯,卻無子,有逆骨,無善終……
皇后狂亂地抓起那紙命書,反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驀地狂笑了起來。她強撐著從地上站了起來,抖著那張已經被她抓捏得不成樣子的命書,目不轉睛地看著李治,問道:“這不是真的,對不對?這怎麼可能是真的?這如果是真的,先帝又怎麼可能任我成了你的嫡妃?……這一定是房氏那個賤人,串通了她的那個神棍師傅,一起搞的鬼,是不是?是不是?你說啊是不是?——”
殿中的文臣武將,一聽見皇后扯出了先帝,又扯出袁天罡,再加上皇后那話里透出來的意思,更有腦補能力高強的文臣聯想起了永寧所提到的同安公主,竟是都在心中猜出了個四五六出來。一個個恨不得能把自己縮到地底下去——這樣的宮廷秘事,他們實在是不願意聽呀
李治卻似乎一點都不在乎這些秘事被人知道,毫不在意在場旁聽者眾多,依舊冷冷地看著皇后,滿是嘲諷地輕哼了一聲,說道:“這不是真的?那麼你倒是說說看,袁天師為你批的命書,有何處錯漏?當日若非王家以岷仙派為脅,逼迫同安大長公主出面為你保婚,就以你這命格,焉能嫁入皇室?”
此言一出,殿中驚嘩一片,腦補高人再度出場,猜出今日這一劫,或許在貞觀朝便已成局的,也不在少數。不少人都悄悄將目光轉向殿外玉垣山方向,開始想像著,或許那裡此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許今日之後,那些世外宗門便再也不敢輕易朝著俗世伸爪子了……無數大膽的想像,於此刻一一生成。
皇后卻是初次聽聞此事,對於李治的說法,於她內心深處其實是信了的。當日角逐晉王嫡妃的人選之中,便是撇開了長孫婧和永寧二人,她也並不是最出彩的,可是就在她的祖母同安公主進宮了一趟之後,為她賜婚的聖旨很快便下來了。
當日她只是一片少女心思,即使想到或許這樁美滿婚事,多是同安公主的助力,卻也並不曾想到,其中尚有岷仙派這樣的隱情存在。從一開始,她便知道李治心中有永寧,也知道皇后看中的是長孫婧,可是她總以為身為嫡妻的她,只要守好本份,總會讓李治看到她的好,總會讓皇后知道她也一樣可以做個賢內助……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總是難如她意,她這個嫡妃還沒來得及站穩腳跟,長孫婧便已入府與她鬥了個旗鼓相當,更有蕭氏等人在她二人的爭鬥之中占便宜。雖然所有人都以為與長孫婧之間的爭鬥是她占有了上峰,可又有誰知道她勝得有多辛苦?即使保住了嫡妻的位置,卻依舊沒有得到丈夫的尊重和寵愛,但是在永寧離開長安的那五年時間裡,至少她從來沒有心虛、心慌過,即使內院的爭鬥再狠再厲害,她也從來都沒有怕過,因為——李治對這些從來都不在意,只要她們不將內院的事鬧到外面去,不越過他所能容忍的底線,他從來都不在乎他那些“寵妃”、“愛妾”,誰死誰亡
她乾咳了一聲,有些不自然地說道:“王將軍回來之後,此處便由他來處置好了……”
魏徵等人突然醒悟,永寧並不是不想處理了皇后這個麻煩,只是現在著實“不方便”……於是一個個都有些理解地點了點頭,再抬頭看向御階,發現皇后離完全失控還有段距離,應該可以堅持到王方翼出現,於是也就都學起了永寧的樣子,只當什麼都沒聽見、沒看見起來。
皇后眼看著永寧絲毫沒有與她對話的欲望,更別提答應她的什麼要求了,不由得慌亂了起來,她知道,如果再拖下去,等著她的絕對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她也只是想見李治一面,或是私下裡與永寧一會,用真正解藥的消息,替自己換得一線生機……而永寧轉身離去的背景,卻無情地敲碎了她最後的希望,她絕望地鬆開了手中的金簪,看都沒看失去了她的助力跌倒在地上的李瑋,只朝著已經走到了殿門處的永寧尖厲地高聲問道:“為什麼?給我一個答案我究竟哪裡不如你——我究竟輸在什麼地方——你告訴我呀”
永寧在聽到金簪落地的聲響時,便已然停下了腳步,而皇后最後的問話,也終於讓她緩緩地轉身相對。從某些方面來說,永寧也同樣覺得皇后是個很可憐的人,可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處身在永寧的位置之上,她對皇后根本生不起半點的同情之心。
雖然異地而處,她相信她自己也同樣會想要得到一個答案,但是她此刻卻也並不覺得那個真相,是可以直言於人前的……不論何時,皇室的顏面,總是要顧的
“那個答案其實很簡單……他日若有機會,皇后娘娘還是親自去向同安公主問詢,想來同安公主必會告知皇后娘娘,這一切究竟是因何而起……”這是永寧所能給出答案的極限,再多的內情,卻已是不能由她來說的了。
宣政殿中諸人聽了永寧的話,卻是都不約而同地升起了難解的神情。
第二八零章破局
“她既想知道,那麼阿房……你便告訴她,又何妨?”
就在永寧無意再與皇后糾纏,正要離去的時候,她身後突然傳來了一個讓她熟悉到心顫的聲音,她臉色蒼白地站在那裡,一動不敢動,渾身都僵硬了起來,生怕方才那聲音是出自她的幻覺。
直到殿中朝臣滿懷驚喜地跪拜行禮、山呼萬歲,直到那熟悉的手掌撫上了她的肩膀,熟悉的懷抱靠在了她的身後,熟悉的氣息圍繞在了她的身邊,她的眼淚終於止不住地落了下來。
李治是只衝著諸位大臣隨意地擺了擺手,讓他們平身,他的注意力始終都聚焦在永寧的上。他來了已經好一會兒了,殿中所發生的那些事,永寧的一言一行他都看在眼裡,聽在耳中,只是這會兒才攢足了能自己走進來的力氣,方便露面而已。
對皇后,他的恨意更甚於永寧,若是皇后不曾這樣咄咄逼人,或許他還能為著什麼皇室顏面,而私下裡處理了此事,但是皇后對永寧的污衊和挑釁,卻是他無法容忍的落在永寧肩膀上的手掌用力地按了兩下,讓永寧清醒的感覺到了他是真實的存在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歉疚地說道:“阿房……對不起讓你擔心了……”
直到此刻,永寧才有勇氣緩緩地轉過身去,透過淚光看向眼前的李治,臉色雖然尚透著幾分青紫色澤,可是原先籠罩在他眉心的死氣,卻是已經散開了……她的手微微顫抖著撫上了李治的臉頰,真實地感覺著他的體溫,終於無聲地哭倒在了他的懷裡。
李治又是心疼,又是無奈,回頭看看了跟在他身後一起出現,卻也一起被人無視了的高陽公主和晉陽公主,他這雙姐妹倒是極能體會聖意的,雖然也是眼中含淚,卻好歹比永寧那副似乎已經崩潰了的樣子強得多,姐妹倆對視了一眼,然後一齊走過來,攙著永寧一起離去。
而在永寧被從李治身邊帶開之時,李治已然順勢將她始終緊握在手中的那隻檀木盒子接了過來。
此刻不管是殿中,還是殿外,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李治緩步朝御座走去的動作,他身後一列武將也帶著一身的殺氣歸班列位。
皇后雖然一直喊著要見李治,但是當李治真的這樣安然無恙地出現在她的面前的時候,她卻驚駭地再說不出話來。
李治於正中的御坐之上穩穩地坐了下來,此刻已有人將驚嚇受傷、哭鬧不休的六皇子李瑋帶下殿去安慰醫治,整個宣政殿只剩下了皇后無力控制的抽泣之聲。
“王氏……”李治冷冷地看著皇后,手上卻輕輕地摩挲著那隻檀木盒子,絲毫未曾掩飾語氣中的厭惡之情地說道:“你不是很想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嗎?那麼朕今日便讓你死個明白”
說著,李治也同樣打開了那隻檀木盒子,將壓在盒底的幾張黃裱紙一齊取了出來,翻看了一下從中取出了一張,扔到了皇后的跟前,說道:“你且看看此物”
皇后知道,或許這就是她一直在追尋著的答案,可是當這答案就擺在眼前的時候,她卻發現她害怕了,她似乎並沒有那樣的勇氣,去承擔真相……可是李治冷冽的目光,卻不容許她有分毫的退縮,她的手即使已經抖得不成了樣子,無力取物,李治也依然示意身邊的內侍將那張紙攤開在了她的面前。
一眼掃過,皇后便驚聲尖叫了起來:“不可能這不可能這不是真的不可能……”她實在不能接受自己眼前所看到的這張紙,這張在她被賜婚給李治之前,袁天罡替她推衍出來的命書
短短的幾行字,道盡了她的前半生,無一處錯漏
身貴,命不貴,夫尊,妻無榮,位顯,卻無子,有逆骨,無善終……
皇后狂亂地抓起那紙命書,反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驀地狂笑了起來。她強撐著從地上站了起來,抖著那張已經被她抓捏得不成樣子的命書,目不轉睛地看著李治,問道:“這不是真的,對不對?這怎麼可能是真的?這如果是真的,先帝又怎麼可能任我成了你的嫡妃?……這一定是房氏那個賤人,串通了她的那個神棍師傅,一起搞的鬼,是不是?是不是?你說啊是不是?——”
殿中的文臣武將,一聽見皇后扯出了先帝,又扯出袁天罡,再加上皇后那話里透出來的意思,更有腦補能力高強的文臣聯想起了永寧所提到的同安公主,竟是都在心中猜出了個四五六出來。一個個恨不得能把自己縮到地底下去——這樣的宮廷秘事,他們實在是不願意聽呀
李治卻似乎一點都不在乎這些秘事被人知道,毫不在意在場旁聽者眾多,依舊冷冷地看著皇后,滿是嘲諷地輕哼了一聲,說道:“這不是真的?那麼你倒是說說看,袁天師為你批的命書,有何處錯漏?當日若非王家以岷仙派為脅,逼迫同安大長公主出面為你保婚,就以你這命格,焉能嫁入皇室?”
此言一出,殿中驚嘩一片,腦補高人再度出場,猜出今日這一劫,或許在貞觀朝便已成局的,也不在少數。不少人都悄悄將目光轉向殿外玉垣山方向,開始想像著,或許那裡此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許今日之後,那些世外宗門便再也不敢輕易朝著俗世伸爪子了……無數大膽的想像,於此刻一一生成。
皇后卻是初次聽聞此事,對於李治的說法,於她內心深處其實是信了的。當日角逐晉王嫡妃的人選之中,便是撇開了長孫婧和永寧二人,她也並不是最出彩的,可是就在她的祖母同安公主進宮了一趟之後,為她賜婚的聖旨很快便下來了。
當日她只是一片少女心思,即使想到或許這樁美滿婚事,多是同安公主的助力,卻也並不曾想到,其中尚有岷仙派這樣的隱情存在。從一開始,她便知道李治心中有永寧,也知道皇后看中的是長孫婧,可是她總以為身為嫡妻的她,只要守好本份,總會讓李治看到她的好,總會讓皇后知道她也一樣可以做個賢內助……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總是難如她意,她這個嫡妃還沒來得及站穩腳跟,長孫婧便已入府與她鬥了個旗鼓相當,更有蕭氏等人在她二人的爭鬥之中占便宜。雖然所有人都以為與長孫婧之間的爭鬥是她占有了上峰,可又有誰知道她勝得有多辛苦?即使保住了嫡妻的位置,卻依舊沒有得到丈夫的尊重和寵愛,但是在永寧離開長安的那五年時間裡,至少她從來沒有心虛、心慌過,即使內院的爭鬥再狠再厲害,她也從來都沒有怕過,因為——李治對這些從來都不在意,只要她們不將內院的事鬧到外面去,不越過他所能容忍的底線,他從來都不在乎他那些“寵妃”、“愛妾”,誰死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