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這一年、這個月份太過敏感,他都是一直繃緊了神經的。他的有著很多秘密的阿姐,別人或許看不出,他卻是看得出來的,他知道的她也一定是知道的,雖說他們不是來自同一個地方,可是世上難以解釋的奇事很多,他也不想追問到底。看著一點預兆也不知曉、頻頻走神的阿姐,他知道這次不是阿姐所為,只能說這陛下著實坑爹,他若在此時、此地有個差池,當真是麻煩,他現在已經不得不封鎖消息了。
“大人,大人,陛下醒來了”
郭煒聽到掩不住驚喜,緊忙入內,此時竇融、耿弇等也從側殿趕出來,便聽著裡面傳來陛下低啞的聲音,“今日是十九?”,“通兒,通兒呢?”,“為何不點燈盞?”竇融和耿弇心中咯噔一下,互相看著,腳步重似千斤。
大漢的皇帝陛下,眼盲了。
☆103、鋪路
祭遵大敗鮮卑,馬成取勝烏桓,本都是舉國振奮之事,然因為皇帝回到洛陽後傳出眼盲的消息,皇上的病情算是基本上公布於眾,讓這喜悅之中摻雜了眾人許多的焦慮。哪成想祭遵長年征戰、積勞成疾,打敗鮮卑之後病逝於遼東,按著其吩咐牛車載棺、薄葬洛陽,隨著這兩年寇恂、蓋延、杜茂等功臣先後離世,建武重將已經去了一大半,留下的也不少傷病、老邁,邊境又總起戰事,皇帝身體堪憂……著實讓人不安。
靈柩運回,劉秀讓文武百官前去相迎,以漢宣帝葬霍光之禮重葬祭遵,賜將軍、侯印綬,朱輪容車,命甲土列陣送葬,自己也是由人扶著親往葬禮上弔唁。
劉秀對著靈位,是真的痛苦失聲,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真實,不僅是因為祭遵確是為人沒話說、不僅是因為是他心腹愛將……劉秀也是在哭自己,哭一去不回的崢嶸歲月,哭他坎坷的一生,哭他改變不了的事實,哭他未完成的大業和身後事,哭一世遺憾……
站在他一旁的舊將舊臣們,無不心有戚戚然,曾經叱吒沙場的錚錚男兒都紅了眼眶,今日是祭遵明日又會是誰呢!
“陛下節哀!”眾人上前相扶劉秀,“弟孫得此殊榮也當含笑矣!”等著劉秀起身又都立刻放開手臂,只有劉疆敢繼續扶著。
無盡的黑暗原來就是這般,經過最初的暴戾無法接受、砸碎了身邊能夠得到的所有東西,現在的劉秀已經平靜下來,縱有萬般無奈不舍,他終還是這個帝國的皇帝,他得為整個天下考慮,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感覺到是長子在扶著自己,聽到吳漢顫巍相勸的聲音,劉秀心中又是一番難言酸澀,弟孫啊弟孫,吳漢之後的大司馬之位我原本是屬意你的啊!你既離去,這大司馬之位我當托於何人?景丹,劉秀搖頭,有自己在能震得住他,自己不在了,決計不能給此人高官;臧宮,人太高傲不適合;郭煒,還太年輕,又是外戚,眾臣不會服的;銚期,劉秀沉默了些;耿弇,確是能當此任,然耿家已經勢大,縱有郭家、馬家相抗衡,劉秀還是擔心他有朝一日會有別的心思;朱祐,能力不夠啊;……
現在的大司徒只是平常之輩,不足以交託天子;原本他是有意栽培歐芳的,可惜事態剛穩,不能馬上起復他;尚書令、司隸校尉等皇帝心腹,劉秀一一想過,他該將國事、太子托於誰?太子年輕,功臣托大,邊事未穩,國家疲憊……留給自己的時間終是太短了。
而眾人看著這對父子離去的背影,臉上表情也都多了許多深思,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和子孫的未來又該如何?
……
廣德殿中,劉疆念完了最後一道奏疏和自己想的批覆,便停下等著父親評說指點,劉秀改了幾個字,讓劉疆執筆批覆、蓋上玉璽,交給尚書郎執行。
“西巡歸來,便是歲末,明春等你大婚過後,再往東巡,大軍也可南征,蠻夷之地,道路難行,糧糙供給不易,料想兩年之內難以平定,你心裡也該有個成算,切記勿急勿躁”,劉秀吩咐著,本來西巡、東巡都是他要親往的,如今他的身體已經經不起長途跋涉,但是為了安撫先時之亂,這道程序也是不能省的,又急著為太子樹威,這是理解他遠見、哪怕自己死了也能繼承自己遺志的太子,劉秀覺得或許這是上蒼給他為數不多的厚待中最讓他滿心感激的一個,索性派太子前往。
一隻手看似從容的放到案上,前後左右挪著,卻是怎麼都夠不到茶盞。
“喏,兒謹記”,劉疆看著父親那隻手和那雙眼,一陣陣的湧上酸意,可是又不能替他拿起來放到手裡,那樣父親會雷霆大怒,會覺得他自己像個廢人,那書簡之上的廢太子直到母親去世才不得不被重臣逼迫著皇帝下詔調去封地,儀仗同皇帝……他真的很想問問父親是不服還是有愧、問他可曾後悔,可是便是他問了,父親也是什麼都不記得的,理解母親匯集全身力氣報復了這個讓她恨了百年的男人、卻有種一拳打空的感覺。便如同他能理解卻是始終無法感同身受母親記得所有事的悲戚,他看著父親這樣,始終是恨不起來!
“阿爹,能給兒講講您幼時、少時之事嗎?”劉疆望了一眼內殿,給劉秀加了一個靠墊,看著他端起茶盞露出放鬆一些的表情。
劉秀飲下一口茶,聽著內室方向還沒有動靜,便先讓萬松去叫妻子過來,才轉頭對著兒子方向,周圍已經帶了不少皺紋、沒有了往日神采的雙眼此時多了些光彩,“疆兒怎地想聽這些了?”聽著熟悉的腳步聲,立刻轉頭對著那個方向,伸出了手,軟滑熟悉的小手握在了自己手裡,拉著人做到了身邊。
“阿爹,兒也想聽”,跟著母親在內殿裡習字的劉焉聽著父親和長兄處理完了政事,也隨著出來,見父親還是看不到他,彎著的眉眼有些垂下,小臉上一臉的不忍卻也知道不能在父親面前提這事,便又笑著湊過去也挨在他身邊說道。
劉秀由著妻子接過茶盞放好,騰出的手試探著落在幼子肩頭,把他抱在了懷裡放好,“課業可曾完成?背於阿爹聽過,背的好,阿爹便講於你們聽”,感覺妻子要抽回手,立即握緊了轉向她的方向,“通兒怎不言語?可是累了?去,告訴禮官明日再來稟報太子大婚之事”
“文叔,無妨的,我不過是想替你斟茶”,她只是在看著長子而已,“你有些握疼我了……”
劉秀聞言放了手勁,還是道“明日再聽奏也無礙,今日便罷了”,開始讓幼子背誦經史,手卻一直沒有鬆開。
置身黑暗之中,人會覺得恐懼,永遠的與黑暗為伍,便會想抓緊身邊一切在乎的東西、時刻能感覺到他們的存在。郭聖通體味過八百年孤零飄蕩的孤單,看著這個曾經橫掃天下、強硬一世的男人向抓著最後一根浮木一般抓著她,將另一隻手放到了胸腔之中狂烈跳動的那個位置,是報復過後的暢快,是接近終點的期待。此時,壓垮他,其實只需要最後一根稻糙……但是這個過程她會幫他脫得很長。
“阿爹,兒背的對否?”劉焉已經自動的爬下父親懷中,他已經長得很重了。
“對!”劉秀笑著點頭,“我兒甚是聰穎!”對著幼子也不再吝惜讚賞之詞,由著兒子輕搖著自己胳膊,“好了,好了,阿爹講便是”
幼時兄弟姐妹相處、少時離家赴長安結交天下豪傑的趣事,挑著講給兒子們聽,許是想到了那些時光,言語都輕鬆了許多。給兒子講,也是說給妻子聽,他見到她是已經快到三十,自己三十年的時間中沒有她的參與,現在想來,劉秀是覺得遺憾的,且他答應過她帶著她共游天下,如今,他已經沒有時間了,也看不到了。近來一個個難眠的夜晚,想起很多前事,人生苦短,想來對她都是遺憾,怎樣都覺得割捨不下,覺得之前相互陪著的時間太短了,太短了。
聽到樂處,劉焉咯咯咯的大笑,劉疆也是莞爾,卻還是不時注意著母親的神情,從父親眼盲之後,母親也不必再帶著虛應的笑容,或許連她自己都沒有感覺到,她已經幾乎不笑了,是否上一世傷心欲絕的母親便是這般表情?
“阿娘,那您幼時呢?呵呵呵呵呵,外祖母講過,您派人整治過真定公世子表舅舅呢”,劉焉聽完不免好奇的問著母親,想像不出漂亮端莊的母親讓人把表舅舅衣褲掛在樹上是什麼樣子。
劉秀聽的也是一笑,不過那些妻子幼年的趣事只能他一個人聽,晚上自會讓她在自己懷裡慢慢講,“不得胡鬧!你不是要跟著你二兄打拳嘛,讓春來帶你過去”
“喏!”劉焉只得嘟嘟嘴,老實答應,不想惹父親生氣。
“阿爹,耿侯爺他們尚需半個時辰方得進宮來,兒帶九弟過去吧”,劉疆起身行禮,抱著弟弟離開,卻不敢對上母親的目光。
大殿之中只剩帝後二人,劉秀把人扣進懷裡,試著貼上她的菱唇,安慰道“通兒放心,疆兒我會安排妥當,不讓他受群臣排擠,等著他大婚,我便會給幾個孩子晉升為王,給他們建好府邸,選好正妃,吉兒的駙馬你也滿意了,明歲便賜婚、建府,國相、長史都給他們選好,不會讓他們受委屈”
“通兒,你笑一下好不好?”
“徐老正在想法子,許是很快就能找到根治我腦中阻塞的方子良藥,明歲、後歲便能好起來”
“我答應你,不離開,可好?”
大殿中只有低沉的男聲不時傳來,不知是安慰懷中的佳人還是安慰自己。哪怕是再也看不到,當日那重合的身 影也已經印入腦海、刻入骨髓,劉秀覺得不幸中的慶幸只是便是他能見到的世間最後的景致人事是他的通兒。伸手撫摸著熟悉每一寸每一點的臉頰,探到臉上的濕意,便又湊過去吮干,上天另一樣帶他不薄的事便是給了他一個不增怨他、始終摯愛他的妻子啊!
“陛下,好畤侯,膠東侯,郭衛尉,伏波將軍求見”
劉秀停下,由著妻子服侍著理好衣衫,又湊過去親了兩下,“委屈你在這陪我,今日會早些處理完政事軍務”,聽著她笑著搖頭,進到內殿,對著那個方向“望了”一會兒,才招他們進殿。他必須能隨時感覺到妻子就在身邊,只能讓她白天來自己殿中相陪,忙碌一生,便是眼盲了只信任兒子相輔國事,他也是閒不住從早忙到晚的,且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只剩不到五年的時間,他根本沒有為兒子考慮那般多呢,如今都要加緊鋪路,交趾他是一定要徹底平復,匈奴他是要想盡法子讓它掀不起大浪來,給兒子留下一個至少邊境沒有顛覆性隱患的大漢!
“大人,大人,陛下醒來了”
郭煒聽到掩不住驚喜,緊忙入內,此時竇融、耿弇等也從側殿趕出來,便聽著裡面傳來陛下低啞的聲音,“今日是十九?”,“通兒,通兒呢?”,“為何不點燈盞?”竇融和耿弇心中咯噔一下,互相看著,腳步重似千斤。
大漢的皇帝陛下,眼盲了。
☆103、鋪路
祭遵大敗鮮卑,馬成取勝烏桓,本都是舉國振奮之事,然因為皇帝回到洛陽後傳出眼盲的消息,皇上的病情算是基本上公布於眾,讓這喜悅之中摻雜了眾人許多的焦慮。哪成想祭遵長年征戰、積勞成疾,打敗鮮卑之後病逝於遼東,按著其吩咐牛車載棺、薄葬洛陽,隨著這兩年寇恂、蓋延、杜茂等功臣先後離世,建武重將已經去了一大半,留下的也不少傷病、老邁,邊境又總起戰事,皇帝身體堪憂……著實讓人不安。
靈柩運回,劉秀讓文武百官前去相迎,以漢宣帝葬霍光之禮重葬祭遵,賜將軍、侯印綬,朱輪容車,命甲土列陣送葬,自己也是由人扶著親往葬禮上弔唁。
劉秀對著靈位,是真的痛苦失聲,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真實,不僅是因為祭遵確是為人沒話說、不僅是因為是他心腹愛將……劉秀也是在哭自己,哭一去不回的崢嶸歲月,哭他坎坷的一生,哭他改變不了的事實,哭他未完成的大業和身後事,哭一世遺憾……
站在他一旁的舊將舊臣們,無不心有戚戚然,曾經叱吒沙場的錚錚男兒都紅了眼眶,今日是祭遵明日又會是誰呢!
“陛下節哀!”眾人上前相扶劉秀,“弟孫得此殊榮也當含笑矣!”等著劉秀起身又都立刻放開手臂,只有劉疆敢繼續扶著。
無盡的黑暗原來就是這般,經過最初的暴戾無法接受、砸碎了身邊能夠得到的所有東西,現在的劉秀已經平靜下來,縱有萬般無奈不舍,他終還是這個帝國的皇帝,他得為整個天下考慮,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感覺到是長子在扶著自己,聽到吳漢顫巍相勸的聲音,劉秀心中又是一番難言酸澀,弟孫啊弟孫,吳漢之後的大司馬之位我原本是屬意你的啊!你既離去,這大司馬之位我當托於何人?景丹,劉秀搖頭,有自己在能震得住他,自己不在了,決計不能給此人高官;臧宮,人太高傲不適合;郭煒,還太年輕,又是外戚,眾臣不會服的;銚期,劉秀沉默了些;耿弇,確是能當此任,然耿家已經勢大,縱有郭家、馬家相抗衡,劉秀還是擔心他有朝一日會有別的心思;朱祐,能力不夠啊;……
現在的大司徒只是平常之輩,不足以交託天子;原本他是有意栽培歐芳的,可惜事態剛穩,不能馬上起復他;尚書令、司隸校尉等皇帝心腹,劉秀一一想過,他該將國事、太子托於誰?太子年輕,功臣托大,邊事未穩,國家疲憊……留給自己的時間終是太短了。
而眾人看著這對父子離去的背影,臉上表情也都多了許多深思,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和子孫的未來又該如何?
……
廣德殿中,劉疆念完了最後一道奏疏和自己想的批覆,便停下等著父親評說指點,劉秀改了幾個字,讓劉疆執筆批覆、蓋上玉璽,交給尚書郎執行。
“西巡歸來,便是歲末,明春等你大婚過後,再往東巡,大軍也可南征,蠻夷之地,道路難行,糧糙供給不易,料想兩年之內難以平定,你心裡也該有個成算,切記勿急勿躁”,劉秀吩咐著,本來西巡、東巡都是他要親往的,如今他的身體已經經不起長途跋涉,但是為了安撫先時之亂,這道程序也是不能省的,又急著為太子樹威,這是理解他遠見、哪怕自己死了也能繼承自己遺志的太子,劉秀覺得或許這是上蒼給他為數不多的厚待中最讓他滿心感激的一個,索性派太子前往。
一隻手看似從容的放到案上,前後左右挪著,卻是怎麼都夠不到茶盞。
“喏,兒謹記”,劉疆看著父親那隻手和那雙眼,一陣陣的湧上酸意,可是又不能替他拿起來放到手裡,那樣父親會雷霆大怒,會覺得他自己像個廢人,那書簡之上的廢太子直到母親去世才不得不被重臣逼迫著皇帝下詔調去封地,儀仗同皇帝……他真的很想問問父親是不服還是有愧、問他可曾後悔,可是便是他問了,父親也是什麼都不記得的,理解母親匯集全身力氣報復了這個讓她恨了百年的男人、卻有種一拳打空的感覺。便如同他能理解卻是始終無法感同身受母親記得所有事的悲戚,他看著父親這樣,始終是恨不起來!
“阿爹,能給兒講講您幼時、少時之事嗎?”劉疆望了一眼內殿,給劉秀加了一個靠墊,看著他端起茶盞露出放鬆一些的表情。
劉秀飲下一口茶,聽著內室方向還沒有動靜,便先讓萬松去叫妻子過來,才轉頭對著兒子方向,周圍已經帶了不少皺紋、沒有了往日神采的雙眼此時多了些光彩,“疆兒怎地想聽這些了?”聽著熟悉的腳步聲,立刻轉頭對著那個方向,伸出了手,軟滑熟悉的小手握在了自己手裡,拉著人做到了身邊。
“阿爹,兒也想聽”,跟著母親在內殿裡習字的劉焉聽著父親和長兄處理完了政事,也隨著出來,見父親還是看不到他,彎著的眉眼有些垂下,小臉上一臉的不忍卻也知道不能在父親面前提這事,便又笑著湊過去也挨在他身邊說道。
劉秀由著妻子接過茶盞放好,騰出的手試探著落在幼子肩頭,把他抱在了懷裡放好,“課業可曾完成?背於阿爹聽過,背的好,阿爹便講於你們聽”,感覺妻子要抽回手,立即握緊了轉向她的方向,“通兒怎不言語?可是累了?去,告訴禮官明日再來稟報太子大婚之事”
“文叔,無妨的,我不過是想替你斟茶”,她只是在看著長子而已,“你有些握疼我了……”
劉秀聞言放了手勁,還是道“明日再聽奏也無礙,今日便罷了”,開始讓幼子背誦經史,手卻一直沒有鬆開。
置身黑暗之中,人會覺得恐懼,永遠的與黑暗為伍,便會想抓緊身邊一切在乎的東西、時刻能感覺到他們的存在。郭聖通體味過八百年孤零飄蕩的孤單,看著這個曾經橫掃天下、強硬一世的男人向抓著最後一根浮木一般抓著她,將另一隻手放到了胸腔之中狂烈跳動的那個位置,是報復過後的暢快,是接近終點的期待。此時,壓垮他,其實只需要最後一根稻糙……但是這個過程她會幫他脫得很長。
“阿爹,兒背的對否?”劉焉已經自動的爬下父親懷中,他已經長得很重了。
“對!”劉秀笑著點頭,“我兒甚是聰穎!”對著幼子也不再吝惜讚賞之詞,由著兒子輕搖著自己胳膊,“好了,好了,阿爹講便是”
幼時兄弟姐妹相處、少時離家赴長安結交天下豪傑的趣事,挑著講給兒子們聽,許是想到了那些時光,言語都輕鬆了許多。給兒子講,也是說給妻子聽,他見到她是已經快到三十,自己三十年的時間中沒有她的參與,現在想來,劉秀是覺得遺憾的,且他答應過她帶著她共游天下,如今,他已經沒有時間了,也看不到了。近來一個個難眠的夜晚,想起很多前事,人生苦短,想來對她都是遺憾,怎樣都覺得割捨不下,覺得之前相互陪著的時間太短了,太短了。
聽到樂處,劉焉咯咯咯的大笑,劉疆也是莞爾,卻還是不時注意著母親的神情,從父親眼盲之後,母親也不必再帶著虛應的笑容,或許連她自己都沒有感覺到,她已經幾乎不笑了,是否上一世傷心欲絕的母親便是這般表情?
“阿娘,那您幼時呢?呵呵呵呵呵,外祖母講過,您派人整治過真定公世子表舅舅呢”,劉焉聽完不免好奇的問著母親,想像不出漂亮端莊的母親讓人把表舅舅衣褲掛在樹上是什麼樣子。
劉秀聽的也是一笑,不過那些妻子幼年的趣事只能他一個人聽,晚上自會讓她在自己懷裡慢慢講,“不得胡鬧!你不是要跟著你二兄打拳嘛,讓春來帶你過去”
“喏!”劉焉只得嘟嘟嘴,老實答應,不想惹父親生氣。
“阿爹,耿侯爺他們尚需半個時辰方得進宮來,兒帶九弟過去吧”,劉疆起身行禮,抱著弟弟離開,卻不敢對上母親的目光。
大殿之中只剩帝後二人,劉秀把人扣進懷裡,試著貼上她的菱唇,安慰道“通兒放心,疆兒我會安排妥當,不讓他受群臣排擠,等著他大婚,我便會給幾個孩子晉升為王,給他們建好府邸,選好正妃,吉兒的駙馬你也滿意了,明歲便賜婚、建府,國相、長史都給他們選好,不會讓他們受委屈”
“通兒,你笑一下好不好?”
“徐老正在想法子,許是很快就能找到根治我腦中阻塞的方子良藥,明歲、後歲便能好起來”
“我答應你,不離開,可好?”
大殿中只有低沉的男聲不時傳來,不知是安慰懷中的佳人還是安慰自己。哪怕是再也看不到,當日那重合的身 影也已經印入腦海、刻入骨髓,劉秀覺得不幸中的慶幸只是便是他能見到的世間最後的景致人事是他的通兒。伸手撫摸著熟悉每一寸每一點的臉頰,探到臉上的濕意,便又湊過去吮干,上天另一樣帶他不薄的事便是給了他一個不增怨他、始終摯愛他的妻子啊!
“陛下,好畤侯,膠東侯,郭衛尉,伏波將軍求見”
劉秀停下,由著妻子服侍著理好衣衫,又湊過去親了兩下,“委屈你在這陪我,今日會早些處理完政事軍務”,聽著她笑著搖頭,進到內殿,對著那個方向“望了”一會兒,才招他們進殿。他必須能隨時感覺到妻子就在身邊,只能讓她白天來自己殿中相陪,忙碌一生,便是眼盲了只信任兒子相輔國事,他也是閒不住從早忙到晚的,且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只剩不到五年的時間,他根本沒有為兒子考慮那般多呢,如今都要加緊鋪路,交趾他是一定要徹底平復,匈奴他是要想盡法子讓它掀不起大浪來,給兒子留下一個至少邊境沒有顛覆性隱患的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