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大清律例》卷二十八載“凡奴婢毆家長者,皆斬;殺者,皆凌遲處死”,卷二十九“凡奴婢罵家長者,絞”。作者注)
“何謂‘四救四不救’?”
“救生不救死,救官不救民,救大不救小,救舊不救新。
所謂‘救生不救死’是指,死的人已經死了沒法救,活著的人又要殺人抵命,那麼就會多死一個人,所以就要想盡辦法將他救出,至於死者是否含冤,就不用管它了。‘救官不救民’指上訴申冤的案子依法如果判決了,那麼官員的禍福就不可預料了,如果將其定為誣告,那麼申冤的人大不了充軍流放罷了。至於原判是否徇私枉法就不用管了。‘救大不救小’是說如果罪責落到上級官員身上,權位越重則懲處越嚴厲,牽連的人也越多,如果罪責落到下級官員身上,則處罰較輕,也好結案,至於小官是否真的有罪就不用理會了。‘救舊不救新’說的是舊的官員離去,羈留的案件不能完結,新官員剛來,稍施強壓就可以把這些事情解決,新官能不能承受是他的事,別人就不要擔心了。”
“呵……這些話你都從那兒聽來的?”
“拋掉那官場中事不說,佟府家僕卻清楚的知道那掘通冰窖的事情,以及家僕因何而死,這殺雞儆猴的招數使得僕人們對那個秘密諱莫如深,也隨鄂倫岱編造的縊鬼故事流傳著,以至新來的僕人更是愈加相信縊鬼確有其事。鄂倫岱私下命人將佟府內通往閨房的這條秘道掩埋,事情本該這麼過去了,但是張府中曾在清兵入關時為避災厄所修的地道,到康熙十八年七月三河那次大地震後地面有所鬆動,後又多次經歷澇旱,到康熙末幾年,竟陷於佟府後院地表,此概地下掘道迷失方向曲折所致。這件事發生在佟府的院中,所以您大概是不知道的,後來出現在張府的‘狐妖’是誰呢?假如是府上的人,奴婢們不會不認得,所以必然是佟府中的婢僕。鄂倫岱常在京城,偶爾來此,佟家花園中的奴僕也缺少了嚴加管理,這些閒來無事的婢僕夜潛張府,因書房出口處書櫃中有書卷堆積重壓處無法打開,只有度帆樓一處出口,所以巡夜的僕人們常看見有人出沒也不足為奇了。
聽奴僕們說到此事,您從地道中潛入調查,發現了佟家花園地下竟然也有一條複雜的地道,而這條地道中連接佟國綱之妻的閨房以及佟國維避暑時住的主廂房之間有一條規格樣式完全不同的秘道,聯想到那次奴僕自縊的蹊蹺處,您又從佟府辭離的老僕口中套出或是用其它什麼方法知道了古屋與冰窖相通一事,結合鄂倫岱此人行跡種種怪異處與佟氏一族對家醜的欲蓋彌彰,繼而讓您更加堅信殺害奴僕是鄂倫岱所為,您大概猜到了這件事真正的起因是為了掩飾那個秘密。從您之後的行為看,您堅信那個秘密是存在的,但是那個秘密到底是否真實存在,除了佟氏一族,恐怕沒有人知道。
畏於佟氏的權勢,也為了張府上下的安全,於是您掩埋張府地道在佟府院中的出口,又豢養了數隻狐狸,對僕人說出現的那不是人,而是狐妖。時而您將狐狸放出,令人堅信狐妖的存在。狐妖之說只是為了隱藏地道的存在,從而隱藏鄂倫岱的秘密。此時佟府里平日受盡壓抑的僕人更加膽大,私自掘開了地道潛入張府。
“以上皆是你憑空臆想,毫無實據。”張雪峰不以為然地說。
“事情過去太久,我的確沒有找到什麼證據。但銀船在十幾年前消失如今出現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繫,我可以推斷一直放在書房的銀船消失是被人拿了去,之後藏在了佟府廂房的炕道內。書房的鑰匙由您掌管,而您在銀船消失之後對僕人嚴加訓斥,也沒有理由將銀船藏在佟府,所以盜走銀船的人最可能就是打掃書房的僕人,這僕人無意中發現了書房內藏有銀船的秘密,於是決心盜取。在打掃書房時趁機將事先仿造的門鎖鑰匙替換,交付給您的是事先仿造的鑰匙,而另一把齒槽相同的則自行留下。我之所以說他曾換過鑰匙,還因為在那時曾有一名陌生女子在書房中出現過,而書房的門是從外面上鎖的,進入房間的方法也只有通過秘道,但是書房秘道之上有重壓的書櫃,無法直接進入,必然是有張府中人趁您外出時暗中搬開書櫃令其可以隨時進入,您自然沒有讓一個女人出現在書房中的理由,所以只能是同持有書房鑰匙的那僕人。那僕人幾次夜裡潛入書房,為了尋找其它值錢的物件卻意外發現了書櫃下的秘道入口,並說給那女子聽,那女子能進出秘道,想必定是佟府中的婢女。那僕人為何要冒險讓這婢女進入書房?恐怕是因為兩人存在某種非同尋常的親密關係,而那婢女也對西洋國貢來的鏡子十分好奇,畢竟佟家花園不是京城的佟王府,裡面缺少了些稀罕物。恰巧那時被舅父健亭目睹,舅父聽慣了狐妖的傳說又意外看見錯置的鏡子中的狐狸,便誤以為那婢女就是狐妖。
而那銀船後來被人拿到了佟府,也是那僕人所為。您若發現銀船失蹤必然要苛問僕人,僕人心虛事情敗露被送往官府,僕人本意是盜了銀船就離去的,要是回鄉也免不了被官府緝拿,所以逃離滄州又不還鄉,而且很可能是和婢女一同離去,沒錯,是私奔,那僕人是個男子。這天夜裡,男僕潛入書房,盜走銀船,從地道潛入了佟府後院和婢女約定好一齊離開滄州,但這私會的男女恰巧被廂房裡起夜的史錦捷之婦瞧見,或訛詐要挾,這男僕情急之下使手邊銀船將其擊死,那院對面正是古屋,兩人一番思索後合計按自縊傳說將其懸起。香幾寬不過八寸,上站一人尚不穩,況且還要抱著一具屍體,所以當時一定是還有一人扶著香幾,我才認定殺人一事是兩人合謀。出了人命若此時逃逸被官府查出是謀殺必然要張榜通緝,沾了血的銀船也無法重新放回書房,只得就近藏於炕道內待日後來取。男僕折回張府以避官府緝拿,卻不料官府將此事不了了之,眾人也更加堅信縊鬼傳說。數幾日後男僕辭去,實則是與婢女逃遁。張府丟失了銀船報了官,銀船也成了髒物,男僕擔心取出典賣事跡敗露,於是兩人離去時也沒有取走銀船,兩人從此遠走他鄉。這就是銀船為何會從張府消失又藏於佟府廂房炕道的經過。
“何謂‘四救四不救’?”
“救生不救死,救官不救民,救大不救小,救舊不救新。
所謂‘救生不救死’是指,死的人已經死了沒法救,活著的人又要殺人抵命,那麼就會多死一個人,所以就要想盡辦法將他救出,至於死者是否含冤,就不用管它了。‘救官不救民’指上訴申冤的案子依法如果判決了,那麼官員的禍福就不可預料了,如果將其定為誣告,那麼申冤的人大不了充軍流放罷了。至於原判是否徇私枉法就不用管了。‘救大不救小’是說如果罪責落到上級官員身上,權位越重則懲處越嚴厲,牽連的人也越多,如果罪責落到下級官員身上,則處罰較輕,也好結案,至於小官是否真的有罪就不用理會了。‘救舊不救新’說的是舊的官員離去,羈留的案件不能完結,新官員剛來,稍施強壓就可以把這些事情解決,新官能不能承受是他的事,別人就不要擔心了。”
“呵……這些話你都從那兒聽來的?”
“拋掉那官場中事不說,佟府家僕卻清楚的知道那掘通冰窖的事情,以及家僕因何而死,這殺雞儆猴的招數使得僕人們對那個秘密諱莫如深,也隨鄂倫岱編造的縊鬼故事流傳著,以至新來的僕人更是愈加相信縊鬼確有其事。鄂倫岱私下命人將佟府內通往閨房的這條秘道掩埋,事情本該這麼過去了,但是張府中曾在清兵入關時為避災厄所修的地道,到康熙十八年七月三河那次大地震後地面有所鬆動,後又多次經歷澇旱,到康熙末幾年,竟陷於佟府後院地表,此概地下掘道迷失方向曲折所致。這件事發生在佟府的院中,所以您大概是不知道的,後來出現在張府的‘狐妖’是誰呢?假如是府上的人,奴婢們不會不認得,所以必然是佟府中的婢僕。鄂倫岱常在京城,偶爾來此,佟家花園中的奴僕也缺少了嚴加管理,這些閒來無事的婢僕夜潛張府,因書房出口處書櫃中有書卷堆積重壓處無法打開,只有度帆樓一處出口,所以巡夜的僕人們常看見有人出沒也不足為奇了。
聽奴僕們說到此事,您從地道中潛入調查,發現了佟家花園地下竟然也有一條複雜的地道,而這條地道中連接佟國綱之妻的閨房以及佟國維避暑時住的主廂房之間有一條規格樣式完全不同的秘道,聯想到那次奴僕自縊的蹊蹺處,您又從佟府辭離的老僕口中套出或是用其它什麼方法知道了古屋與冰窖相通一事,結合鄂倫岱此人行跡種種怪異處與佟氏一族對家醜的欲蓋彌彰,繼而讓您更加堅信殺害奴僕是鄂倫岱所為,您大概猜到了這件事真正的起因是為了掩飾那個秘密。從您之後的行為看,您堅信那個秘密是存在的,但是那個秘密到底是否真實存在,除了佟氏一族,恐怕沒有人知道。
畏於佟氏的權勢,也為了張府上下的安全,於是您掩埋張府地道在佟府院中的出口,又豢養了數隻狐狸,對僕人說出現的那不是人,而是狐妖。時而您將狐狸放出,令人堅信狐妖的存在。狐妖之說只是為了隱藏地道的存在,從而隱藏鄂倫岱的秘密。此時佟府里平日受盡壓抑的僕人更加膽大,私自掘開了地道潛入張府。
“以上皆是你憑空臆想,毫無實據。”張雪峰不以為然地說。
“事情過去太久,我的確沒有找到什麼證據。但銀船在十幾年前消失如今出現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繫,我可以推斷一直放在書房的銀船消失是被人拿了去,之後藏在了佟府廂房的炕道內。書房的鑰匙由您掌管,而您在銀船消失之後對僕人嚴加訓斥,也沒有理由將銀船藏在佟府,所以盜走銀船的人最可能就是打掃書房的僕人,這僕人無意中發現了書房內藏有銀船的秘密,於是決心盜取。在打掃書房時趁機將事先仿造的門鎖鑰匙替換,交付給您的是事先仿造的鑰匙,而另一把齒槽相同的則自行留下。我之所以說他曾換過鑰匙,還因為在那時曾有一名陌生女子在書房中出現過,而書房的門是從外面上鎖的,進入房間的方法也只有通過秘道,但是書房秘道之上有重壓的書櫃,無法直接進入,必然是有張府中人趁您外出時暗中搬開書櫃令其可以隨時進入,您自然沒有讓一個女人出現在書房中的理由,所以只能是同持有書房鑰匙的那僕人。那僕人幾次夜裡潛入書房,為了尋找其它值錢的物件卻意外發現了書櫃下的秘道入口,並說給那女子聽,那女子能進出秘道,想必定是佟府中的婢女。那僕人為何要冒險讓這婢女進入書房?恐怕是因為兩人存在某種非同尋常的親密關係,而那婢女也對西洋國貢來的鏡子十分好奇,畢竟佟家花園不是京城的佟王府,裡面缺少了些稀罕物。恰巧那時被舅父健亭目睹,舅父聽慣了狐妖的傳說又意外看見錯置的鏡子中的狐狸,便誤以為那婢女就是狐妖。
而那銀船後來被人拿到了佟府,也是那僕人所為。您若發現銀船失蹤必然要苛問僕人,僕人心虛事情敗露被送往官府,僕人本意是盜了銀船就離去的,要是回鄉也免不了被官府緝拿,所以逃離滄州又不還鄉,而且很可能是和婢女一同離去,沒錯,是私奔,那僕人是個男子。這天夜裡,男僕潛入書房,盜走銀船,從地道潛入了佟府後院和婢女約定好一齊離開滄州,但這私會的男女恰巧被廂房裡起夜的史錦捷之婦瞧見,或訛詐要挾,這男僕情急之下使手邊銀船將其擊死,那院對面正是古屋,兩人一番思索後合計按自縊傳說將其懸起。香幾寬不過八寸,上站一人尚不穩,況且還要抱著一具屍體,所以當時一定是還有一人扶著香幾,我才認定殺人一事是兩人合謀。出了人命若此時逃逸被官府查出是謀殺必然要張榜通緝,沾了血的銀船也無法重新放回書房,只得就近藏於炕道內待日後來取。男僕折回張府以避官府緝拿,卻不料官府將此事不了了之,眾人也更加堅信縊鬼傳說。數幾日後男僕辭去,實則是與婢女逃遁。張府丟失了銀船報了官,銀船也成了髒物,男僕擔心取出典賣事跡敗露,於是兩人離去時也沒有取走銀船,兩人從此遠走他鄉。這就是銀船為何會從張府消失又藏於佟府廂房炕道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