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
「好好對人家。」常清河放下茶盞,抖了抖披風,又抖出一身披星戴月的霜寒,轉身踱到門外,「你也去忙吧,我到各處轉轉,見見那些老部下。」
「等等!」李明堂叫住他,「你是有幾天沒睡了,眼睛裡都要出血了。你在我這裡躺一躺,我去通知他們,知道你來了,他們肯定高興,大伙兒晚上正好一起聚一聚吃個飯,那三關總兵京里調來沒多久,軍令不出大帳,上趕著巴結我呢。」
常清河看了看凌亂的床鋪,「在你這裡躺?我寧可去跟小兵卒子擠。」
李明堂「嘖」了一聲,「都這個時候了,還嫌棄?你什麼時候成講究人了?」說罷走過去將床褥子被頭一起卷了抱起,「罷了,真是欠你的。箱子裡還有一張禦寒的虎皮,你拿出來墊了,我這就出去張羅晚宴。」
待李明堂出門,常清河忍不住打了個哈欠,他抬起屋角箱蓋看看,沒聞出不好的味道,便扯了虎皮裘衾之類的禦寒衣物在床上草草鋪了,也沒洗漱,幾乎倒頭就睡過去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醒來的時候常清河一個手刀切過去,差點把正拍他臉的李明堂打個命喪當場。
李明堂嚇得退後三步,吞了吞口水道:「是我,是我!」
常清河定了定神,自嘲道:「多年不在軍中,人都變鈍了,竟是你拍我都拍不醒。」
李明堂在他身旁坐下,安慰道:「比之當年你我剛剛相識之時,自然是功力大不如前,只是如今你不是別人府內豢養的鷹犬死士,不靠以命相搏討生活,武藝下降在所難免。你大概不記得了,那時候你還是我的屬下,我當你不過是個身手不錯的軍戶,靠的是足智多謀,頭腦機靈,直到有一次我親眼見你殺人。正趕上兵荒馬亂,七王相鬥的年月,我不是沒見過陣前殺敵的場面,然而活生生的人被刀槍所傷,滿頭滿臉的血,口鼻冒著血泡和唾液死去的樣子,仿佛騾馬。只有你出手的時候與旁人不一樣,手起刀落乾淨利索,你不砍腦袋,更不剁人手腳,總是一招斃命,死在你手下的人我覺得運氣挺好的,把殺人當成一項手藝活,跟別的工匠雕花刻字一般,大概也只有你了。」
常清河回頭看看,發現李明堂竟還有一絲懷念過去,他自己是一點也不懷念那段時光,簡直可以用不堪回首形容。為了復命,甚至有時候僅僅為了活命,要把自己的精氣神維持到一絲不苟的程度,半點不能鬆懈,睡夢中都是醒著一半。
「你去給我找一套官服來,我原先那身已經丟了,撥幾個面生的人給我充場面,去稟告那位三關總兵楊大人,就說我到了,讓他親自來接我。」
李明堂早有準備,他也不喚下人過來幫忙,親自抖開包袱,裡面是指揮使大人的官服,上面穿金繡銀衣飾華麗,常清河本就長得威風凜凜,這身衣服一穿上,頓時整個人仿佛是畫中走出來的門神天將一般。
李明堂多年以來習慣了由旁人伺候,乍一下又成了伺候人的,不知怎麼的,一身松乏的骨頭突然全抖擻起來。
封腰的尺寸剛剛好,李明堂忍不住道:「我還怕多年不見你胖出個將軍肚來。」
常清河被人評價了腰腹,換成旁人要鬧個臉紅,他卻心下不免有些得意,只不好說為的梁玄琛,也不能放任自己胖出個肚子來。
準備妥當以後,常清河帶著佩刀下樓,與新撥到他身邊的幾名衛士打了照面,又將明日出發的人馬糧草做了一番部署。
他此來,是以換防練兵為名,那位三關總兵楊大人仍然頂著三關總兵的名頭,只完全給架空了,常清河的人常清河的兵,只聽常清河的號令,這麼多年能鎮守遼東抵禦外敵,靠的不是李明堂,靠的是多年以來常清河帶兵打仗養成的血性。若是這位楊大人當個乖乖聽話,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的楊大人自然好,若是橫加干涉敬酒不吃吃罰酒,那便是圖窮而匕首現的局面了。
李明堂緊緊跟在常清河身後,但見他腰間佩刀刀鞘鋥亮,從刀尖至刀柄都仿佛散發出嗜血的氣息,一時間只覺得心間暗潮洶湧,跌宕起伏,澎湃不息。
第82章 血印禪寺
梁玄琛帶著韓允漴去的地方是一處逼仄的小樓,穿過曲曲折折的弄堂,在一處荒僻的街巷深處,竟有一座小廟。韓允漴生平去過的廟宇不多,但是好歹也算見識過皇家供奉香火的地方,別的不說,光是在南宮思過時長住的雞鳴寺,基本包攬了幾片山頭,大雄寶殿巍峨莊嚴,寺內香火旺盛。他平日聽禪上課並不去主殿,而是在後山專門為奕王殿下新置了宅子,便是那一處宅子也是有樓有閣,還有專門讀書練功的院落,是以見到這麼玲瓏的宅子竟是一座廟,他覺得還挺新奇的。
寺廟蝸居在一座橋堍邊,香火也不旺,約摸是靠附近街坊接濟度日。門洞上方寫著「血印寺」三字,看著仿佛就不很吉利,禪門半開,只見裡面一名小沙彌不過七八歲光景,尚處於心智未開的年紀,蹲在樓前空地上和附近的孩子一起逗蛐蛐玩。
梁玄琛只憑院中的笑鬧聲已分辨出一二,朗聲道:「慧根,師父在屋裡嗎?」
那小光頭喜道:「木先生,你怎麼來了?」說罷打發了其他小孩,收起他的蛐蛐,過來迎接梁玄琛,「師父昨日還提起你了,說是好久沒有你的消息。」
「緣何就提起我來?」梁玄琛伸出手去,準確地摸到了對方的光頭。
「好好對人家。」常清河放下茶盞,抖了抖披風,又抖出一身披星戴月的霜寒,轉身踱到門外,「你也去忙吧,我到各處轉轉,見見那些老部下。」
「等等!」李明堂叫住他,「你是有幾天沒睡了,眼睛裡都要出血了。你在我這裡躺一躺,我去通知他們,知道你來了,他們肯定高興,大伙兒晚上正好一起聚一聚吃個飯,那三關總兵京里調來沒多久,軍令不出大帳,上趕著巴結我呢。」
常清河看了看凌亂的床鋪,「在你這裡躺?我寧可去跟小兵卒子擠。」
李明堂「嘖」了一聲,「都這個時候了,還嫌棄?你什麼時候成講究人了?」說罷走過去將床褥子被頭一起卷了抱起,「罷了,真是欠你的。箱子裡還有一張禦寒的虎皮,你拿出來墊了,我這就出去張羅晚宴。」
待李明堂出門,常清河忍不住打了個哈欠,他抬起屋角箱蓋看看,沒聞出不好的味道,便扯了虎皮裘衾之類的禦寒衣物在床上草草鋪了,也沒洗漱,幾乎倒頭就睡過去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醒來的時候常清河一個手刀切過去,差點把正拍他臉的李明堂打個命喪當場。
李明堂嚇得退後三步,吞了吞口水道:「是我,是我!」
常清河定了定神,自嘲道:「多年不在軍中,人都變鈍了,竟是你拍我都拍不醒。」
李明堂在他身旁坐下,安慰道:「比之當年你我剛剛相識之時,自然是功力大不如前,只是如今你不是別人府內豢養的鷹犬死士,不靠以命相搏討生活,武藝下降在所難免。你大概不記得了,那時候你還是我的屬下,我當你不過是個身手不錯的軍戶,靠的是足智多謀,頭腦機靈,直到有一次我親眼見你殺人。正趕上兵荒馬亂,七王相鬥的年月,我不是沒見過陣前殺敵的場面,然而活生生的人被刀槍所傷,滿頭滿臉的血,口鼻冒著血泡和唾液死去的樣子,仿佛騾馬。只有你出手的時候與旁人不一樣,手起刀落乾淨利索,你不砍腦袋,更不剁人手腳,總是一招斃命,死在你手下的人我覺得運氣挺好的,把殺人當成一項手藝活,跟別的工匠雕花刻字一般,大概也只有你了。」
常清河回頭看看,發現李明堂竟還有一絲懷念過去,他自己是一點也不懷念那段時光,簡直可以用不堪回首形容。為了復命,甚至有時候僅僅為了活命,要把自己的精氣神維持到一絲不苟的程度,半點不能鬆懈,睡夢中都是醒著一半。
「你去給我找一套官服來,我原先那身已經丟了,撥幾個面生的人給我充場面,去稟告那位三關總兵楊大人,就說我到了,讓他親自來接我。」
李明堂早有準備,他也不喚下人過來幫忙,親自抖開包袱,裡面是指揮使大人的官服,上面穿金繡銀衣飾華麗,常清河本就長得威風凜凜,這身衣服一穿上,頓時整個人仿佛是畫中走出來的門神天將一般。
李明堂多年以來習慣了由旁人伺候,乍一下又成了伺候人的,不知怎麼的,一身松乏的骨頭突然全抖擻起來。
封腰的尺寸剛剛好,李明堂忍不住道:「我還怕多年不見你胖出個將軍肚來。」
常清河被人評價了腰腹,換成旁人要鬧個臉紅,他卻心下不免有些得意,只不好說為的梁玄琛,也不能放任自己胖出個肚子來。
準備妥當以後,常清河帶著佩刀下樓,與新撥到他身邊的幾名衛士打了照面,又將明日出發的人馬糧草做了一番部署。
他此來,是以換防練兵為名,那位三關總兵楊大人仍然頂著三關總兵的名頭,只完全給架空了,常清河的人常清河的兵,只聽常清河的號令,這麼多年能鎮守遼東抵禦外敵,靠的不是李明堂,靠的是多年以來常清河帶兵打仗養成的血性。若是這位楊大人當個乖乖聽話,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的楊大人自然好,若是橫加干涉敬酒不吃吃罰酒,那便是圖窮而匕首現的局面了。
李明堂緊緊跟在常清河身後,但見他腰間佩刀刀鞘鋥亮,從刀尖至刀柄都仿佛散發出嗜血的氣息,一時間只覺得心間暗潮洶湧,跌宕起伏,澎湃不息。
第82章 血印禪寺
梁玄琛帶著韓允漴去的地方是一處逼仄的小樓,穿過曲曲折折的弄堂,在一處荒僻的街巷深處,竟有一座小廟。韓允漴生平去過的廟宇不多,但是好歹也算見識過皇家供奉香火的地方,別的不說,光是在南宮思過時長住的雞鳴寺,基本包攬了幾片山頭,大雄寶殿巍峨莊嚴,寺內香火旺盛。他平日聽禪上課並不去主殿,而是在後山專門為奕王殿下新置了宅子,便是那一處宅子也是有樓有閣,還有專門讀書練功的院落,是以見到這麼玲瓏的宅子竟是一座廟,他覺得還挺新奇的。
寺廟蝸居在一座橋堍邊,香火也不旺,約摸是靠附近街坊接濟度日。門洞上方寫著「血印寺」三字,看著仿佛就不很吉利,禪門半開,只見裡面一名小沙彌不過七八歲光景,尚處於心智未開的年紀,蹲在樓前空地上和附近的孩子一起逗蛐蛐玩。
梁玄琛只憑院中的笑鬧聲已分辨出一二,朗聲道:「慧根,師父在屋裡嗎?」
那小光頭喜道:「木先生,你怎麼來了?」說罷打發了其他小孩,收起他的蛐蛐,過來迎接梁玄琛,「師父昨日還提起你了,說是好久沒有你的消息。」
「緣何就提起我來?」梁玄琛伸出手去,準確地摸到了對方的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