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被軟藥引著走上花山,趙不二緊張得差點滑倒,想不到那碧蘢夫人三十開外,鵝蛋臉面倒很和善,一邊讓左右搬座、看茶一邊道:“勞駕趙掌柜走一遭了,怎麼還有一位小妹?趙掌柜的女兒麼?”
她身邊坐的那位穿桃紅短衣,腰系刺繡花鳥八幅裙的麗色女子卻只是乜斜著眼覷了我們一眼,就起身走開了。
我心忖這樣大排場的青樓,半夜裡平白無事以送餐的明義,叫趙不二來究竟有何事?只是夫人想見家鄉人了?
趙不二一邊把食盒遞給旁邊侍立的丫鬟一邊道:“哪裡是女兒,她是新來店裡做事的,還有個哥哥,江都人,避瘟病跑到錢塘來的。”
“哦?江都人??”夫人上下打量著我:“叫什麼?”
“回夫人,我姓嚴,嚴月兒。”我因與小琥商量好以兄妹相稱,所以把姓也隨了他。
那碧蘢夫人正想說什麼,就看見方才走開那個穿桃紅短衣的女子攙著抓兔子的男人走上來,碧蘢夫人的臉上立刻顯出笑臉並站起身:“顧年陪著國舅大人慢慢喝酒吧,我先回去了。”
那男人玩得正高興,聽說她要走便伸手來擋:“碧姐姐別走啊!我才跟顧年說讓她脫鞋予我喝你釀的桂花陳,你也與我喝一杯如何?”
碧蘢夫人一指周圍簇擁的幾個丫鬟:“這不還有蕙兒和芸妞她們陪您喝麼?我都是老太婆了,不勝酒力得很。”然後不等那國舅說話,就吩咐自己貼身丫鬟道:“露哥,先帶趙掌柜去我的鴛鴦館。”
* * *
隨著那位叫露哥的姐姐在迷宮般庭院中穿行,或經過這一處廊下笙歌,或覷見那兩個柳底嬉和,讓人著實一會臉紅、一下驚艷,眼睛都不知該往哪放了。
可正當我低頭只敢看腳尖走路的當兒,耳畔卻輕輕飄入幾句:“蕭娘面 薄啼目 桃葉尖 易得愁…… ”
那聲調自高而低,清越如銅壺滴漏一般,只是婉轉之間夾著咽聲,唱歌人好像懷著很多傷心事?我竟一時聽得放慢了腳步,循聲望去,廊外是流水,對岸幾株梧桐倒影,蔭後隱約台階依著雪白假山上去,想來唱歌人站在那高處,因此聲音隨著晚風吹來,才顯得似有若無。
“呵!乖乖誰唱的?聽得人眼睛裡都拔不出來了!”趙不二的話忽然大喇喇響起,頓時打斷了我對那女子歌聲的遐思。原來趙不二也聽得站在那裡,只是他的一句讚嘆實在驢頭不對馬嘴,讓人忍俊不住。
還好露哥沒走遠,聽見趙不二的話便折返回來:“噢,那是‘雪鵷嶼’上住的鄭梅夫姑娘,她與花顧年姑娘都是江都人,擅長各種小唱,琵琶、弦子、檀板也樣樣都精通,時常自己寫些小詞吟唱,只是聲調有時未免過悲,碧蘢夫人說過她好多回了,也改不了。”
“原來是同鄉……莫非她有什麼解不開的傷心事?”我心中一動,卻想起那仍在江都城的爹娘和死去的弟弟,不知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梅夫姑娘性子有些乖僻,與她的‘梅’字甚是相符呢,所以夫人讓她居在‘雪’字處真是沒錯的。”露哥笑著說完,自顧就往前走了,我們不敢再耽擱趕緊跟上。
之後,我與趙不二在鴛鴦館前的石凳上坐著等了約有半個時辰,碧蘢夫人才姍姍回來。
開門見山就說到要雇趙不二和我來萼樓做幫廚。趙不二訝異得很:“萼樓不是已經有廚子了麼?我那幾下子不過炒些小菜,做幾碗頭羹罷了,哪裡承接得您這兒的大客?”
碧蘢夫人笑道:“就是看中你小菜做得好。我這裡原有三位廚娘,南北伙食都可做得,不過前些日專做小炒菜的燴娘辭了工,說要與家人遷下贛州去生活。我沒得不答應啊,只好結算了給她走路。思來想去,我是個念舊的人,總偏愛家鄉口味,你的飯菜雖然不矜貴但向來做得潔淨,不如就找了你來補這個缺,何況……”說到這時她忽然把目光在我身上一掃:“這姑娘我看著很好,能一道來幫襯便更好了,工錢方面不用擔心,一個月的月銀一吊錢,小月姑娘減半,另外每月還可以領兩升白米、兩升綠豆,再一人冬夏各兩匹尺頭,我這裡出裁縫和工錢替你們量身做衣衫穿,”說到這裡,她又掃了我一眼:“總之我不會待薄下人,你們可以先回去思量一下,明晚再來答覆我也不遲。”
“三吊啊……”趙不二頓時心動了,但又作難道:“我還得回去跟堂客和老娘商量一下,我要來了這,那家裡的店面就要關張了。”
碧蘢夫人似乎並不擔心趙不二會拒絕,這時就笑著叫露哥道:“夏夜裡暑熱濕重,給趙掌柜的和小月姑娘拿些冰鎮瓜果來,吃完了好生送出去。”
回店裡的路途,東方已經發白。我隨趙不二踏著細碎的小路,都各自打著自己的思量,不知小琥會不會答應?眼下正愁行腳的盤纏,去萼樓做事一月有幾百個錢,索性做幾月攢些路費也是好的……萼樓雖是那種青樓去處,我自打小在江都長大,曉得家裡街坊一般人就頂看不上做那行當的,可我因在歡香館幫廚,常來的熟客當中有位岳榴仙姑娘就極好,她得遇世家子陳長柳公子成為知己,陳公子又替她贖身,兩人自詡是什麼大隱於市的閒散風騷人,要賞盡四季、湖海賓游的,倒很有幾分說書人口中的風塵俠子的意思,因此我心中對青樓並沒有什麼太多看不過去的,只是莫名忌諱她們的大膽妖嬈和濃妝艷抹罷了。
剛走進頭羹店檐下,頭頂就聽見一陣‘滴滴答答’,竟下起一陣急雨來,趙不二的老娘已經在店裡抹抹搬搬,小琥在後間灶上忙著生火熬粥了。我每回看見他做這些事就覺得心裡不好受,連忙過去搶著道:“我來、我來吧。”
小琥朝我聳聳下巴:“看你那一臉汗,快去洗把臉,粥就得了,老太太說你倆回來都吃完糖粥再去補睡一覺。”
我便與他說起要不要去萼樓做幫廚的事,他聽見是青樓便面色難看起來,頭搖得撥浪鼓一樣,又說:“我每日帶驢子去拉磨或馱些貨物,除了給趙掌柜家那半份飯宿錢,一月也能攢下些,再艱難也總不能讓你去那種地方,女孩兒家清白名聲最重要。”
他這一說我也覺得有道理,但想了想:“如果趙掌柜答應去做廚房,這店沒人做頭羹就沒法開張了,老太太和掌柜娘子又不要我做丫鬟,我在這閒著豈不是多餘?咱要寄宿在他這又得多給一份伙食錢,如果走,又沒多少積攢,怎麼好呢?”
小琥一時語塞,也沉默下來。
趙不二後來果然跟老娘和堂客談妥了,又說起世道不好,目下銅錢越發賤價,平日開店賺的那點流水不知道哪天又貶去一半,萼樓給的是足兩雪花白銀,那自然另當別論,每月還有米豆分派,何況做廚房的多少還能揩點米糧油水,真是打著燈籠難找的好差事。
趙不二的娘子忽然一拍桌子:“看你得意得那樣,到萼樓給我老實點!別想著那見不得人的事!”
她身邊坐的那位穿桃紅短衣,腰系刺繡花鳥八幅裙的麗色女子卻只是乜斜著眼覷了我們一眼,就起身走開了。
我心忖這樣大排場的青樓,半夜裡平白無事以送餐的明義,叫趙不二來究竟有何事?只是夫人想見家鄉人了?
趙不二一邊把食盒遞給旁邊侍立的丫鬟一邊道:“哪裡是女兒,她是新來店裡做事的,還有個哥哥,江都人,避瘟病跑到錢塘來的。”
“哦?江都人??”夫人上下打量著我:“叫什麼?”
“回夫人,我姓嚴,嚴月兒。”我因與小琥商量好以兄妹相稱,所以把姓也隨了他。
那碧蘢夫人正想說什麼,就看見方才走開那個穿桃紅短衣的女子攙著抓兔子的男人走上來,碧蘢夫人的臉上立刻顯出笑臉並站起身:“顧年陪著國舅大人慢慢喝酒吧,我先回去了。”
那男人玩得正高興,聽說她要走便伸手來擋:“碧姐姐別走啊!我才跟顧年說讓她脫鞋予我喝你釀的桂花陳,你也與我喝一杯如何?”
碧蘢夫人一指周圍簇擁的幾個丫鬟:“這不還有蕙兒和芸妞她們陪您喝麼?我都是老太婆了,不勝酒力得很。”然後不等那國舅說話,就吩咐自己貼身丫鬟道:“露哥,先帶趙掌柜去我的鴛鴦館。”
* * *
隨著那位叫露哥的姐姐在迷宮般庭院中穿行,或經過這一處廊下笙歌,或覷見那兩個柳底嬉和,讓人著實一會臉紅、一下驚艷,眼睛都不知該往哪放了。
可正當我低頭只敢看腳尖走路的當兒,耳畔卻輕輕飄入幾句:“蕭娘面 薄啼目 桃葉尖 易得愁…… ”
那聲調自高而低,清越如銅壺滴漏一般,只是婉轉之間夾著咽聲,唱歌人好像懷著很多傷心事?我竟一時聽得放慢了腳步,循聲望去,廊外是流水,對岸幾株梧桐倒影,蔭後隱約台階依著雪白假山上去,想來唱歌人站在那高處,因此聲音隨著晚風吹來,才顯得似有若無。
“呵!乖乖誰唱的?聽得人眼睛裡都拔不出來了!”趙不二的話忽然大喇喇響起,頓時打斷了我對那女子歌聲的遐思。原來趙不二也聽得站在那裡,只是他的一句讚嘆實在驢頭不對馬嘴,讓人忍俊不住。
還好露哥沒走遠,聽見趙不二的話便折返回來:“噢,那是‘雪鵷嶼’上住的鄭梅夫姑娘,她與花顧年姑娘都是江都人,擅長各種小唱,琵琶、弦子、檀板也樣樣都精通,時常自己寫些小詞吟唱,只是聲調有時未免過悲,碧蘢夫人說過她好多回了,也改不了。”
“原來是同鄉……莫非她有什麼解不開的傷心事?”我心中一動,卻想起那仍在江都城的爹娘和死去的弟弟,不知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梅夫姑娘性子有些乖僻,與她的‘梅’字甚是相符呢,所以夫人讓她居在‘雪’字處真是沒錯的。”露哥笑著說完,自顧就往前走了,我們不敢再耽擱趕緊跟上。
之後,我與趙不二在鴛鴦館前的石凳上坐著等了約有半個時辰,碧蘢夫人才姍姍回來。
開門見山就說到要雇趙不二和我來萼樓做幫廚。趙不二訝異得很:“萼樓不是已經有廚子了麼?我那幾下子不過炒些小菜,做幾碗頭羹罷了,哪裡承接得您這兒的大客?”
碧蘢夫人笑道:“就是看中你小菜做得好。我這裡原有三位廚娘,南北伙食都可做得,不過前些日專做小炒菜的燴娘辭了工,說要與家人遷下贛州去生活。我沒得不答應啊,只好結算了給她走路。思來想去,我是個念舊的人,總偏愛家鄉口味,你的飯菜雖然不矜貴但向來做得潔淨,不如就找了你來補這個缺,何況……”說到這時她忽然把目光在我身上一掃:“這姑娘我看著很好,能一道來幫襯便更好了,工錢方面不用擔心,一個月的月銀一吊錢,小月姑娘減半,另外每月還可以領兩升白米、兩升綠豆,再一人冬夏各兩匹尺頭,我這裡出裁縫和工錢替你們量身做衣衫穿,”說到這裡,她又掃了我一眼:“總之我不會待薄下人,你們可以先回去思量一下,明晚再來答覆我也不遲。”
“三吊啊……”趙不二頓時心動了,但又作難道:“我還得回去跟堂客和老娘商量一下,我要來了這,那家裡的店面就要關張了。”
碧蘢夫人似乎並不擔心趙不二會拒絕,這時就笑著叫露哥道:“夏夜裡暑熱濕重,給趙掌柜的和小月姑娘拿些冰鎮瓜果來,吃完了好生送出去。”
回店裡的路途,東方已經發白。我隨趙不二踏著細碎的小路,都各自打著自己的思量,不知小琥會不會答應?眼下正愁行腳的盤纏,去萼樓做事一月有幾百個錢,索性做幾月攢些路費也是好的……萼樓雖是那種青樓去處,我自打小在江都長大,曉得家裡街坊一般人就頂看不上做那行當的,可我因在歡香館幫廚,常來的熟客當中有位岳榴仙姑娘就極好,她得遇世家子陳長柳公子成為知己,陳公子又替她贖身,兩人自詡是什麼大隱於市的閒散風騷人,要賞盡四季、湖海賓游的,倒很有幾分說書人口中的風塵俠子的意思,因此我心中對青樓並沒有什麼太多看不過去的,只是莫名忌諱她們的大膽妖嬈和濃妝艷抹罷了。
剛走進頭羹店檐下,頭頂就聽見一陣‘滴滴答答’,竟下起一陣急雨來,趙不二的老娘已經在店裡抹抹搬搬,小琥在後間灶上忙著生火熬粥了。我每回看見他做這些事就覺得心裡不好受,連忙過去搶著道:“我來、我來吧。”
小琥朝我聳聳下巴:“看你那一臉汗,快去洗把臉,粥就得了,老太太說你倆回來都吃完糖粥再去補睡一覺。”
我便與他說起要不要去萼樓做幫廚的事,他聽見是青樓便面色難看起來,頭搖得撥浪鼓一樣,又說:“我每日帶驢子去拉磨或馱些貨物,除了給趙掌柜家那半份飯宿錢,一月也能攢下些,再艱難也總不能讓你去那種地方,女孩兒家清白名聲最重要。”
他這一說我也覺得有道理,但想了想:“如果趙掌柜答應去做廚房,這店沒人做頭羹就沒法開張了,老太太和掌柜娘子又不要我做丫鬟,我在這閒著豈不是多餘?咱要寄宿在他這又得多給一份伙食錢,如果走,又沒多少積攢,怎麼好呢?”
小琥一時語塞,也沉默下來。
趙不二後來果然跟老娘和堂客談妥了,又說起世道不好,目下銅錢越發賤價,平日開店賺的那點流水不知道哪天又貶去一半,萼樓給的是足兩雪花白銀,那自然另當別論,每月還有米豆分派,何況做廚房的多少還能揩點米糧油水,真是打著燈籠難找的好差事。
趙不二的娘子忽然一拍桌子:“看你得意得那樣,到萼樓給我老實點!別想著那見不得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