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已經無從查證,那隻竹哨,是什麼時候、怎樣弄破的。不過,短時間內,生物不可能發生劇烈的改變。從蠱蟲發生變異來看,哨子必定破損很久了。
伍海確實為了獲得保送資格,希望十三死掉。可我認為,白老師交給他的,是從月坡寨偷走的蠱毒。我不清楚,他是何時、何地、用何種方法對十三下手的,但語文課上的賭約和十三在後山撿到竹哨,應該都是偶然,與此無關。至於十三的死,到底是哪種因素在起作用,抑或是共同作用,恐怕無法弄清了。
許多同學都觸摸過十三拾回的哨子,中蠱的卻只有幾個。我猜,僅僅是觸碰,並不會感染蠱毒,還需要另一個條件。那會是什麼呢?我不知道,也想不出來。
再後來,竹哨到了劉紅琴手裡,被她姐姐看到——哨子必定不是劉紅琴在路上弄丟了,至少她曾把它帶回家,抑或她在途中遇到了劉迎菲?反正她的表姐看到了那隻哨子。
劉迎菲回到貴州,或許真的只是單純地想在出國前看看親戚和曾經生活過的地方。但哨子的出現,讓她敏銳地想到,機會又來了。她開啟了自己偷來的“非”,把蠱毒倒進培養基中培養。這樣,大祭師很快就能感應到她的位置。她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移花接木,就跟九年前一樣。
大祭師的巫術到底不可能像無線電追蹤器那樣精準地定位。她派出的人應該是在一個小範圍內尋找竹哨和竊賊。劉迎菲只要使對方相信,白老師的確偷走了大祭師的“非”,並且我們學校的一系列死亡事件都是他造成的。
她在跟白老師交談時,只說“寨子裡的東西”,絕口不提那“東西”是什麼。她為什麼不直接說出來呢?那樣隱晦的說法似乎沒什麼意義,她不說白老師也清楚自己偷的是什麼。問題是,那些話其實是說給誰聽的?是不是那個時候大祭師的弟子——那個長相可笑的老頭——我們的生物代課老師,正躲在什麼地方聆聽他們的對話?
更幸運的是,她遇到了我。一方面,她隱瞞了我曾經學過蠱術的事實,卻不斷談起相關話題刺激我的記憶,希冀我在無意當中吐露其中的秘密。另一方面,她也許想利用我與大祭師的關係,幫助自己擺脫追捕。假如我真的跟大祭師學過蠱術,那個老頭就應該是我的師兄了,我們以前是不是關係不錯呢?我想起那晚老頭兒看我的樣子,像是帶著許多難過與感慨。我參與在這件事中,會不會讓他放鬆戒心,輕易地相信白老師就是小偷,就是殺人兇手呢?
顯然,白老師並非如海野想像的那樣,死在大祭師的弟子手裡。劉迎菲不會讓他們有深入接觸的機會。否則,她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那麼,語文老師是不是由於相信了她的恐嚇而自殺?她會冒這個險嗎?她是不是那天在辦公室里做了什麼?她堅持說自己只是個醫生,不懂得巫術,可是誰知道呢?她跟了月坡寨的巫醫七年,總能學到點什麼吧?不,即使只是醫生,也有足夠的聰明和冷靜殺人了。
那麼,我呢?接下來,我是最該死的人了吧。我最有可能看穿她的花招,也有條件去告發她,如果那些且蘭遺民真的不那麼難以尋找。她曾一再告誡我,海野的病情相當危險,也是為了不讓我發現她的秘密吧?可是這樣就夠了嗎?因為我是她表妹的好朋友,還是我們曾經交情很深,她輕易地放過了我?又或者,她早已在我身上植下了什麼巫術,不過暫時沒有發作罷了。
我毫不懷疑陳欣然和姚琨是白老師害死的,十三和伍海的死也應該和劉迎菲無關。但是其他人呢?真的只是意外嗎?尤其是哨子從劉紅琴包里回到學校的後山,是蠱蟲們懷念自己長期居住的地方,藉由宋奇志的身體“回家”?還是劉迎菲為了將嫌疑引到語文老師身上,動過什麼手腳?甚至她為了研究蠱毒的作用,將我們當作試驗品,包括她自己的妹妹?她一定很想看看蠱毒是怎樣作用於人體的吧?她是不是知道,感染蠱毒的另一個條件是什麼,並且利用它製造了那一連串死亡事件?
我的項鍊只是不小心丟了,還是真的被某人偷走?如果確實存在“某人”,會是劉迎菲嗎?
姚琨在我書包發現的東西究竟是什麼?陳欣然由此斷定我也是受害者。也就是說,那是一樣對我有害的東西。是誰把它放進我書包里的?可能是白老師,他大概早就認出了我——在月坡寨治病的時候,他一定見過我。是的,我想起來,雖然自己語文成績很好,他卻一直不喜歡我。也許,學校發生的連續死亡事件,令他覺得那時除掉我是不會引人注意的。然而,更可能是劉迎菲,因為我不記得白老師接近過我的書包,她卻有那麼做的機會。
也許,我的胃病、以及現在偶爾發生的幻覺,就是某種蠱毒發作的前期表現?不知道,當它大爆發時會是什麼樣子。
也許,海野所說的一切只是他妄想症的表現,劉迎菲就是一個責任感極強的醫生,一個溫柔善良的大姐姐。照片是她用新手機翻拍的。她讓我少接近海野是因為關心我。我的項鍊是自己滑脫的,大約搭扣壞了吧。其餘的事情,也都是我捕風捉影的懷疑。
不,不對!我驀然想起那個黑影,那個不時現身的鬼魅,那個無數蠱蟲聚集形成的“女人”,它在我的記憶中越來越清晰,並與一個人的形體逐漸重合——劉迎菲。沒錯,如果她披散頭髮,穿上長袍,就跟那個影子的輪廓一模一樣!
伍海確實為了獲得保送資格,希望十三死掉。可我認為,白老師交給他的,是從月坡寨偷走的蠱毒。我不清楚,他是何時、何地、用何種方法對十三下手的,但語文課上的賭約和十三在後山撿到竹哨,應該都是偶然,與此無關。至於十三的死,到底是哪種因素在起作用,抑或是共同作用,恐怕無法弄清了。
許多同學都觸摸過十三拾回的哨子,中蠱的卻只有幾個。我猜,僅僅是觸碰,並不會感染蠱毒,還需要另一個條件。那會是什麼呢?我不知道,也想不出來。
再後來,竹哨到了劉紅琴手裡,被她姐姐看到——哨子必定不是劉紅琴在路上弄丟了,至少她曾把它帶回家,抑或她在途中遇到了劉迎菲?反正她的表姐看到了那隻哨子。
劉迎菲回到貴州,或許真的只是單純地想在出國前看看親戚和曾經生活過的地方。但哨子的出現,讓她敏銳地想到,機會又來了。她開啟了自己偷來的“非”,把蠱毒倒進培養基中培養。這樣,大祭師很快就能感應到她的位置。她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移花接木,就跟九年前一樣。
大祭師的巫術到底不可能像無線電追蹤器那樣精準地定位。她派出的人應該是在一個小範圍內尋找竹哨和竊賊。劉迎菲只要使對方相信,白老師的確偷走了大祭師的“非”,並且我們學校的一系列死亡事件都是他造成的。
她在跟白老師交談時,只說“寨子裡的東西”,絕口不提那“東西”是什麼。她為什麼不直接說出來呢?那樣隱晦的說法似乎沒什麼意義,她不說白老師也清楚自己偷的是什麼。問題是,那些話其實是說給誰聽的?是不是那個時候大祭師的弟子——那個長相可笑的老頭——我們的生物代課老師,正躲在什麼地方聆聽他們的對話?
更幸運的是,她遇到了我。一方面,她隱瞞了我曾經學過蠱術的事實,卻不斷談起相關話題刺激我的記憶,希冀我在無意當中吐露其中的秘密。另一方面,她也許想利用我與大祭師的關係,幫助自己擺脫追捕。假如我真的跟大祭師學過蠱術,那個老頭就應該是我的師兄了,我們以前是不是關係不錯呢?我想起那晚老頭兒看我的樣子,像是帶著許多難過與感慨。我參與在這件事中,會不會讓他放鬆戒心,輕易地相信白老師就是小偷,就是殺人兇手呢?
顯然,白老師並非如海野想像的那樣,死在大祭師的弟子手裡。劉迎菲不會讓他們有深入接觸的機會。否則,她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那麼,語文老師是不是由於相信了她的恐嚇而自殺?她會冒這個險嗎?她是不是那天在辦公室里做了什麼?她堅持說自己只是個醫生,不懂得巫術,可是誰知道呢?她跟了月坡寨的巫醫七年,總能學到點什麼吧?不,即使只是醫生,也有足夠的聰明和冷靜殺人了。
那麼,我呢?接下來,我是最該死的人了吧。我最有可能看穿她的花招,也有條件去告發她,如果那些且蘭遺民真的不那麼難以尋找。她曾一再告誡我,海野的病情相當危險,也是為了不讓我發現她的秘密吧?可是這樣就夠了嗎?因為我是她表妹的好朋友,還是我們曾經交情很深,她輕易地放過了我?又或者,她早已在我身上植下了什麼巫術,不過暫時沒有發作罷了。
我毫不懷疑陳欣然和姚琨是白老師害死的,十三和伍海的死也應該和劉迎菲無關。但是其他人呢?真的只是意外嗎?尤其是哨子從劉紅琴包里回到學校的後山,是蠱蟲們懷念自己長期居住的地方,藉由宋奇志的身體“回家”?還是劉迎菲為了將嫌疑引到語文老師身上,動過什麼手腳?甚至她為了研究蠱毒的作用,將我們當作試驗品,包括她自己的妹妹?她一定很想看看蠱毒是怎樣作用於人體的吧?她是不是知道,感染蠱毒的另一個條件是什麼,並且利用它製造了那一連串死亡事件?
我的項鍊只是不小心丟了,還是真的被某人偷走?如果確實存在“某人”,會是劉迎菲嗎?
姚琨在我書包發現的東西究竟是什麼?陳欣然由此斷定我也是受害者。也就是說,那是一樣對我有害的東西。是誰把它放進我書包里的?可能是白老師,他大概早就認出了我——在月坡寨治病的時候,他一定見過我。是的,我想起來,雖然自己語文成績很好,他卻一直不喜歡我。也許,學校發生的連續死亡事件,令他覺得那時除掉我是不會引人注意的。然而,更可能是劉迎菲,因為我不記得白老師接近過我的書包,她卻有那麼做的機會。
也許,我的胃病、以及現在偶爾發生的幻覺,就是某種蠱毒發作的前期表現?不知道,當它大爆發時會是什麼樣子。
也許,海野所說的一切只是他妄想症的表現,劉迎菲就是一個責任感極強的醫生,一個溫柔善良的大姐姐。照片是她用新手機翻拍的。她讓我少接近海野是因為關心我。我的項鍊是自己滑脫的,大約搭扣壞了吧。其餘的事情,也都是我捕風捉影的懷疑。
不,不對!我驀然想起那個黑影,那個不時現身的鬼魅,那個無數蠱蟲聚集形成的“女人”,它在我的記憶中越來越清晰,並與一個人的形體逐漸重合——劉迎菲。沒錯,如果她披散頭髮,穿上長袍,就跟那個影子的輪廓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