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審計公司去審查帳目的時候,才發現周誠這個專項是有單獨的資金管理系統的,以『專項——課題——專題』為基線,形成了三重審查關係,每一筆帳目支出都有對應的原始票據的額電子版,還附有申請報帳的說明。

  審計公司查帳的速度相當快,查完之後就回去匯報了,審計情況只用『優秀』兩字一筆帶過,反正審計報告中會出具詳細的情況,他們花大篇幅渲染了那個財務系統的功能,並打算推薦給各大高校和研究機構。

  這個財務系統不僅連接了深度網絡,形成了縱向查帳的功能,還打通了橫向對比網絡,用來檢驗是否存在做假帳的行為。

  就好比說,做項目的人報了一筆快遞郵寄費用,他註明的理由是往XXX實驗室郵寄樣品三公斤,這個系統的縱向深度網絡就會去查整個快遞過程的數據,分量是不是三公斤,單價對不對,收件地址是不是XXX實驗室?

  做項目的人報了一筆差旅,註明理由是去現場採樣調研,那這個系統的縱向深度網絡就會查,這個人報銷的機票行程單的價格和購票網站中記錄的當日票價是否一樣,酒店價格和酒店官方公布的當日價格是否一致……各個細枝末節都會被查到,如果真是安安分分的去出了個差,那帳目絕對一次性審查就過了,如果是出差途中搞了什麼么蛾子,那絕對會被這個系統給查到恨不得不報銷那筆錢,自己墊付了。

  負責各種國家項目審計的人覺得這個系統特別好,專管這些的大領導也覺得不錯,便同周誠談了這一套經費系統的使用授權,希望開價買下周誠的這一套系統。

  周誠又不缺錢,幹完手頭這個項目後,還大賺了一筆科研績效,他直接將整個系統都給捐了。

  不僅僅是財務系統,科研任務管理系統也捆綁捐贈了。

  紅頭文件很快就發了下來,所有未結題的縱向科研項目,全部按照最新的文件補登各項材料,所有經費合理合規執行的研究人員,在項目完成並通過驗收後,結餘資金可全部轉為科研績效提取。

  除此之外,國家擔心那些博導碩導們不做人,想著反正錢省下來都是自己的,就瘋狂地剋扣碩士博士的勞務,壓榨這些人的勞動力,還嚴格規定了出差期間的補助以及月度、季度、年度勞務費。

  上頭還成立了專項組來監督指導工作。

  這個紅頭文件考慮得相當全面,既保障了科研弱勢群體的權益,還盡力將財務貼向了公開透明,也給了主要科研人員足夠的利益驅動。

  只是那些科研項目的負責人並不能高興起來。

  之前的那麼多帳,雖然水分不是很多,但肯定有,這要是被查到了,那不就完犢子了?

  上面成立的專項組催著收了一波材料,只要百分之十二不到的課題組一次性通過了驗收。這種驗收標準還不是周誠他們項目組的那種『完全無錯』,而是出錯率低於『百分之五』。

  同時,通過帳目的溯源式追蹤調查,專項組還查到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比如說,學生科研績效勞務報銷之後,都出現了定向轉帳、匯款、甚至是學生提取一定的數額,最終這些數額又都匯總到導師帳戶或者是與導師相關的帳戶上。

  最絕的是,某高校博導帶著十二個研究生,每個月都給研究生發三千五百元的勞務費,結果到學生手裡只能剩下一百,他會再收走三千四。

  單單是勞務費的套取,這位博導每個月就能拿走四萬多元。在立項初期設置的預算被超標執行後,他還調整了預算,預算調整申請書里寫的理由是科研人員多麼多麼辛苦,做的活兒多麼多麼艱難繁重,需要提高待遇,實則這些提高的待遇全都進了他的口袋。

  他那些學生的心態都崩了,他們幹了那麼多的活兒,兢兢業業地想要把老師培養成優秀教授,力爭評上院士,結果每月就給一百塊,搬磚送外賣都比這個賺得多!

  作者有話要說:快完結啦~~~

  第106章 :我的愛人

  周誠搞出來的這個財務系統,險些將很多博導、教授給逼得退出學術圈。

  原因無他,這財務系統簡直太智(keng)能(die)了,他們絞盡腦汁編出來的東西,本以為可以瞞天過海,結果將信息輸入到財務系統中後,僅需要幾秒鐘的時間,人家就能給查個明明白白。

  一共幾十萬的項目,被這財務系統查過之後,自動生成的財務整改意見就能列印二十多頁A4紙,財務認可率最高都在百分之七十的線上徘徊。

  關鍵是,都沒人好意思說是這財務系統有問題,因為財務系統檢測出來的問題,確實是他們動過手腳的。

  有意思的是,不少碩士、博士瞞著導師高打□□,明明是買的折扣票,訂的折扣房,結果卻打了完整的票價,原先經過正常財務審核的時候,只要票據上的數額對上了,那就不會被卡,但這會兒的財務系統簡直裝了個火眼金睛,這些有問題的票據都被拎了出來。

  尷尬。

  大寫的尷尬。

  從上到下都在尷尬。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里好像都裝了一兜黃泥。

  見面時,雖然大家不會明著把這些事挑破,但都會用眼神交流說,「哎,你也不乾淨了?」

  「嗨,別提了,你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麼?大家都不乾淨,誰能笑話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