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大哲手指的方向,正是南天門的身後,那是一座大殿,要怎麼形容呢,只能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這座大殿沒有地基,當然也不會有地基。因為下面全都是水啊。不過它的下方有若干根巨大的石柱作為支撐,如果不是抬頭看去的時候有墓室的頂棚遮擋了我的視線,我幾乎就要相信這是一座真真正正的大殿了。

  “我的天啊,他這是在墓室裡面,在墳墓之中,在房子裡面又加蓋了一座房子麼?”大哲驚訝的說。

  “事實擺在面前,這不是明顯麼?問題是,在房子中再蓋一座房子,那一個墓室到底有多大?”雲顯問。

  “還是那句老話,在古墓之中什麼都不能用常識來判斷。古人的智慧,古墓裡面的設計,永遠都超出我們的想像。”雲希明說。

  “凌霄寶殿。”大哲念著大殿上面的匾額。“不是靈霄寶殿麼,那個靈巧的靈?”

  “不是,那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凌霄寶殿,是說迫近雲霄的意思,也就是凌駕雲端的意思,所以是凌霄寶殿。”雲希明說。

  “走吧,咱們也去看看這個凌霄寶殿。”陸大叔說,於是大家魚貫而入。走進了這座凌霄寶殿。這凌霄寶殿的華麗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大家一個個全都屏氣凝神。大氣也不敢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只見腳下的大理石地面。歷經上百年依然光鑒照人。宮殿頂上的裝飾古典繁複,殿頂的正脊和垂脊上的裝飾,使用了黃彩琉璃瓦製作的裝飾物,殿頂的岔脊獸十樣俱全。除殿頂上的一條正脊外,在兩層重檐上,各有四條垂脊,兩層重檐有八條垂脊,而每一條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八條垂脊上,共有88個仙人和走獸的裝飾。但每條垂脊上的裝飾物都是一樣的。

  “我天,這橫樑上面的花紋也太複雜了,這都是這什麼?”大哲問。

  “每一條垂脊的花紋都是一樣的,最前面的是騎風仙人,後面排列順序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這十樣全都是形象各異的走獸、各自均有各自的來歷。”雲希明說。

  “這個龍鳳還有獅子倒是都知道,但是這後面這些都是什麼啊?”大哲說。

  “我也沒有聽說過,怎麼這麼多稀奇古怪的名字啊。”雲顯也問。

  “據古書記載,馬成山上有一種獸,形狀長得象一隻白色的大狗。頭上的毛是黑色的,脊背上長一雙翅膀。它見到人時就會騰空飛升起來,人們叫這種獸為天馬。它生活在西方很遙遠的白民國,壽命長達數千歲,人若能騎上它,就能活千歲而不死。它的化身為戰神,擁有不畏強敵、不怕犧牲、拼搏進取的無量勇氣,是軍人崇拜的偶像。這種傳說中的動物誰也沒真正見到過,關於它的具體模樣,大家也說不清楚。海馬,也叫落龍子,海龍一類的動物。海馬象徵著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在我國古代神話中也是吉祥的化身。”雲希明說。

  “狻猊,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一種說法是第五子,另一種說法是第八子。形如獅子,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據說因為它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佛祖見它有耐心,便收在坐下當了坐騎,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古書記載狻猊是與獅子同類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所以才常出現在中國宮殿建築,佛教佛像,瓷器香爐上。而這個押魚,又稱狎魚,是一種海中異獸,具體樣子不詳細,可能也是獅子一類的吧,它的位置可以和狻猊調換,漢族神話傳說中它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所以押魚也是漢族宮殿建築的脊獸之一。”雲希明說。

  “這個是獬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當人們發生衝突或糾紛的時候,獨角獸能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甚至可以將罪該萬死的人用角牴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慄。帝堯的刑官皋陶曾飼有獬豸,治獄以獬豸助辨罪疑,凡遇疑難不決之事,悉著獬豸裁決,均準確無誤。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執法公正的化身,古代法官戴的帽子又稱,獬豸冠。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徵。”雲希明說。

  “鬥牛的介紹比較少,亦叫蚪牛,是古代漢族傳說中的一種龍。也有人說它一天一個模樣,所以沒有人知道它究竟長什麼樣子。據我分析也是寓意吉祥之類的存在。行什是古代漢族建築屋頂所用裝飾物。行什,是一種帶翅膀猴,背生雙翼,手持金剛寶杵,傳說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也有說它是一種帶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壓尾獸。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頗像傳說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徵。”雲希明解釋說。

  “我先不說別的啊,就單單是這個房頂,你們說要耗價多少?這個左慈是不是也太有錢了。”大哲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