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王洪成的水變油如果是真的就應該不怕科學鑑定。”雲希明說。

  “然而王洪成卻一直逃避真正的科學鑑定,並不斷製造各種偽證欺騙輿論。由此也足以看出水變油的真偽了。王洪成到中國科學院說要求鑑定,但當準備鑑定時,王洪成又毀約不干,並且趁機在中科院專利管理處偷了一份蓋有中國科學院公章的文件和印有中國科學院抬頭的空白信箋,回去用剪貼和複印的辦法偽造了一份中國科學院發的《王洪成發明成果證明》文件,到各地出示,以騙取合作單位的信任。之後又出現了一個偽造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管理中心科技部的文件——《關於“大力推廣應用水基膨化燃料”的決定》,到處招搖撞騙。為此中國科協發表了嚴正聲明並向公安部門舉報了此事。在這個假文件中說:高效廉價的水基膨化燃料,已由國防科工委高級研究員王洪成研究成功,經北京市汽車研究所、中國汽車質量北京監督檢驗所在汽車上實驗測定,節油率很高,此燃料溶解於五百倍水中,可產生大卡熱量……”但當向北京市汽車研究所查詢此事時,研究所的同志十分惱火,說:我們只做過送來的汽油樣品的鑑定,從未鑑定過什麼水基膨化燃料!這是嚴重侵犯我所名譽權的行為,我們要訴諸法律。”

  “顯然這個產生高熱量的神話,完全是王洪成自己編造出來的。實際情況是:王洪成曾兩次送樣到第703研究所39室理化室請求化驗,兩張有操作者簽名並蓋有檢驗專用章的報告單上的化驗項目中並沒有測定過熱值。但王洪成把這兩張報告單合在一起重又列印了一張表,表中竟憑空多出來熱值的數據。”陸大叔說。

  “老陸這些你都知道?”王娜姐問。

  “當時有些資料並沒有公開,全國科技大會在北京召開,在會場門外有兩個人攔住會議代表送材料。一份是王洪成的同夥蘭公白等編造的《洪成膨化柴油鑑定資料彙編》,他們竟把江****同志為我國節能工作的題詞,節約能源保護資源造福子孫,放在首頁,企圖讓人以為是給王洪成的題詞。另一份則是哈爾濱工業大學領導給中央負責同志的一封信和一份他們寫的水基燃料的《考察與見證報告》。這封信說:用75%的水和25%的柴油配製的膨化柴油經過分析測試結果表明,原來加入的水已經轉化為碳氫化合物的油,這是事實。信中還說:我們也深知目前對這件事存在著許多懷疑和爭論,有人認為不符合現有科學理論而把它說成是‘偽科學’,我們認為這種認識才是唯物主義的。科學工作者首先要尊重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不能以‘現有理論解釋不了’作為根據說成是‘偽科學’。然而由十名高級專家簽名的《考察與見證報告》中所說的見證實質上也僅僅是看看表演而已。他們並沒有共同認真討論和制定過一個嚴格的科學鑑定方案來執行,更不能解釋為什麼樣品的送樣單位竟不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而是哈爾濱洪成新能源膨化劑有限公司。善良的科學家們碰到了騙子,而恰恰又忘記了自己所應該堅持的科學真理,就會為騙子所利用。但受騙只能是一時的。”陸大叔說。

  “再後來許多位中科院院士收到一份天津市公證處的公證書,公證書說:經審查確認洪成膨化柴油的配製、實驗過程及測試結果真實。但附來的仍然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那份材料,令人迷惑不解。後來又收到了一份天津市公證處的公證書,哈爾濱工業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的測試報告。在報告中說:陳洪發、劉小傑、蘭公白等人帶來的兩種液體燃料,在我中心進行了測試……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進步,即測試中心不再對樣品的來源負責,是蘭公白等自稱樣品是膨化油,當然是真是假大家心中明白。”陸大叔嚴肅的說。

  “可惜了,我的學長被騙許久,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大哲說。

  第五百一十四章 過慧易夭

  “丟了性命?這怎麼會呢?只是做實驗,他不會真的把自己給,作死了吧。”雲顯說。

  “差不多吧,我這位學長原本就是個奇葩,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對於老師講解的知識,大多都是被動接受,但是他卻不是,他習慣質疑。他經常說,老師現在交給我們的知識,當初如果那些偉人不質疑,是不會提出來的。我們也要學會質疑,質疑是思考的過程,被動的接受,還要腦子幹什麼。所以當時他雖然是班級里的學霸,但是也是老師最頭疼的學生。”大哲說。

  “那他是怎麼…”閔瀾問。

  “當時他得到了那些錄像帶,就查了很多的資料,關於水變油這樣的事情,他還是堅信是假的的,不過他卻覺得王洪成的永動機很有道理,極有研究的價值,那個時候他已經面臨畢業,但是他非但不研究自己的畢業論文,反而********在實驗室里做實驗。”大哲說。

  “永動機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瘋狂的研究,但是一旦實驗成功,也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任何發明都需要動力,永動機也不例外。既然人類幻想過永動機,這種幻想就會成為一種動力,由此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永動機的設想。僅就文字記載而言,最早的永動機設想是十三世紀哥德式建築設計師韋拉爾·德·奧努克爾提出來的。他在一個大輪的輪緣上用合頁安上七個木棰,木棰打擊輪緣,使輪子轉動,並帶動其它機械做功。還有義大利的斯脫拉達·斯泰爾許設計一個永動機:先在上面水槽里裝滿水,從上衝下來的時候轉動一個水輪。水輪可帶動一塊磨刀石工作。同時,另外一組齒輪則帶動螺旋吸水器,把水提升到上面的水槽里。源源不斷地補充水槽中的水,整個裝置就會不停地轉動下去。在英國醫生羅伯特·弗魯德採用同樣原理還設計了一個磨麥子的永動機。儘管人們對永動機的幻想很早,但研製永動機的真正狂熱則是在大工業發展起來以後。可是這些永動機都只存在於異想天開的階段,根本沒有什麼理論支撐。”雲希明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