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靈魂出竅一個仍然在生的人,竟然據西方一些靈魂學家所說,是真的存在於世上,其中又以發生在泰國和菲律賓等地方特別多,但至於其原因,則至今仍未清楚。不過,這些出竅的魂魄,肉眼是很少見得到的,這種中國人稱為的靈魂出竅的事情通常它們都只是以聲音形式出現,而且大都是在那出竅者抵達前一刻發生。人們會聽到外面樓梯傳來一陣腳步聲或是門鎖開啟聲,可是出外查看,卻又一個人也見不到,這便是靈魂出竅所造成的。除了聲音外,有時那些出竅的魂魄還會發出一陣熟悉的氣味,好像是雪茄,或香水味會變作鬼魂,出現在其它地方?”

  “靈魂出竅不單單是偶然的情況,也有些時候是可以修煉的,有些人練習冥想,氣功,瑜珈等精神修練時,也會發生靈魂出竅現象。他們可以在出竅時去到遙遠處看到那裡發生的事情。

  另外,人在睡夢狀態下也有可能靈魂出竅,最常見的靈魂出竅途徑就是夢魘,也就是俗稱的鬼壓床,當人的肉體很疲憊而大腦卻很興奮的時候,人入睡的話很容易出現夢魘——即身體組織在睡眠,大腦意識是清醒的狀態。當出現這種狀態的時候人開始會感到恐慌、害怕等,甚至有短時間的痛苦,當你克服這個痛苦不掙扎醒來,任由下去,幾分鐘後就可能進入出竅狀態。這個時候你會感到由開始的無法動彈慢慢的可以起來、然後可以離開身體,這樣的話靈魂就出來了,很多實踐者說開始幾次的時候會強烈感覺到有一個類似帶子似的無形東西牽扯著你跟你的身體,行動很緩慢。熟練了之後就可以自由控制了,甚至可以穿牆、飛越等。而出竅也分好多種,有時靈魂可以進入物質界,有時就走不出自己的混沌意識界,後者就是常說的清明夢。”

  不過靈魂出竅也不是沒有風險的,有很多人在嘗試了靈魂出竅以後,很難回到自己的身體之中了。曾經看過知道報導,一個生了重病的孩子忽然醒了過來,他說話辦事的當時竟然都是一副成年人的模樣,他自稱自己是另外一個人,因為靈魂置換的時候發生了錯漏,才進入到了這個孩子的身體內,剛開始的時候家人們都不相信,以為他是得了什麼怪病,直到後來,按照他提供的地址和個人信息,通過網絡得到了核實,確實如此,這個人,他犯了錯誤,在施展靈魂出竅的時候沒有使用正確的法門,結果自己的肉身放在了家裡,並且失去了返回的能力。可是這並沒有什麼用,他們都不知道這個事情怎麼解決,後來只能如此這樣保持下去。

  我之所以向要靈魂出竅,就是覺得在老宅子裡太過拘束,想要得到些許的自由,但是我也曾多次被姥姥提醒不要亂來,畢竟風險太高了。

  然而這在我看來,在奇珍集看來,都不過是小菜一碟,奇珍集上說,靈魂出竅,是人的最基本的本能,只不過是因為幾時的推進,我們不需要再那麼做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刑術(上)

  《奇珍集》是一本神奇的書,我手中的那一本主要介紹了世界上的所有的奇珍異獸,原本我以為另外那半本也是如此,無非就是詳細的介紹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秘術,然而我一直看到天亮,將小姜給我的那半本瀏覽了一遍,真本書真是讓我越來越驚訝。原諒我這麼嘮叨,不停的強調這本書的神奇之處,你要是知道我所看到的一切,只怕你也會像我這樣幼稚。

  《奇珍集》的另外一半,不僅僅是記錄了世間的各種各樣的秘術,還有世間的奇聞異事,天地間的萬事萬物的循環輪迴,真可謂是包羅萬象,我翻到最後一章,上面寫著,世間極刑。

  歷史長河,浩瀚無邊,到底以人類的智慧,能夠發明出多少種刑法呢?《奇珍集》裡面對刑法的記述不是單純的記錄和描述,而是結合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此時穿在的天已經微亮了,但是我完全不困,好吧我承認,我是一個重口味的人,就連看電影,也是喜歡看《電鋸驚魂》之類的電影,看到這一章的題目我便覺得簡直就是如獲至寶,也深深的感覺到,我和姜雨琴前輩真是志趣相投。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刑法呢?從開始實行帝制開始,人類就被劃分成了兩個對立的階級,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而在古代時候,統治階級為了守住自己的權利寶座,想出了暴力治國的方法,刑罰也就應運而生。

  炮烙,菜盆,這些在文學作品中被提到的極刑。已經是讓人聞風喪膽,但是這些竟然還遠遠不能夠體現人類的智慧,人類在創造刑罰的時候,往往可以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創造力。

  《奇珍集》中記述的第一個故事,就是一個極其慘烈的故事,很多人也大多知道,但是這其中的細節卻不一定清楚。姜雨琴前輩把一個過程詳述。描寫之細緻就像是親眼所見一樣。這第一個故事。是關於秦相李斯的故事。關於李斯,歷史上眾說紛紜,關於他的結果大家知道的都是他被趙高陷害。最後受了腰斬之刑,然而在《奇珍集》之中的記述卻並非如此。

  《史記》中有一句關於李斯被殺的文字記載:“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所以姜雨琴前輩把這個刑罰定名為。五具刑。

  五刑,是指對罪犯所實施的五種刑罰。五刑究竟包括哪些內容。歷朝歷代都有所不同。先秦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宮、大辟;北魏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北齊的五刑是鞭、杖、耐、流、死;北周的五刑是死、流、徒、鞭、杖。從隋朝才將五刑定為笞、杖、徒、流、死,並一直延續到清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