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不留行。

  是天和帝在暗示他退出朝堂。

  至於原因,傅晏寧也能想到。

  是因為前幾日有人告訴天和帝,說他有謀逆聖意的心思。

  而為了證明這一點罪名,有人向天和帝提出了一個好法子,便是以婚事來測他的心思。

  所以有一日晚上,天和帝召見了他。

  話里的意思是想為他賜婚。

  傅晏寧在天和帝剛問出口後,就果斷回絕了。

  所以他這個罪名也真真就坐實了。

  天和帝給了他這一條路,實際是在保他。

  傅晏寧把草藥推到了一旁,手支在腦袋邊,閉眼想著事。

  還沒想多長時間,門聲就響了。

  「主子休息了嗎?」小書在門外小聲問。

  傅晏寧懶得睜眼:「進來。」

  小書推門進來,手裡拿著一個檀木盒子,盒子是古褐色的,還泛著絲絲檀木香。

  「主子,方才又有人送來了這個。」

  「放這吧。」傅晏寧揉著眉心,心裡不免好奇,眼睛也睜開了。

  誰會給他送東西。

  傅晏寧怎麼都想不出會有那麼一個人來。

  他拿過桌上的木盒,慢慢打開。

  盒裡鋪著一條亮黃的錦帛,錦帛上躺著一隻玉佩,玉佩色澤瑩潤,通身淡紫,但再看又像是粉荷色,玉佩呈一半魚狀,看著像殘缺了一半。

  玉上還包著一張小小的白紙,傅晏寧先取出了那張白紙。

  一展開,就看到了熟悉的字跡:「聽聞良玉配君,不久前才找到的玉料,正好是紫色,與你很配,送與你。」

  傅晏寧的眉頭稍稍展開了,嘴角向上翹了一個小小的弧度。

  他抬手輕輕拿起玉,透過透明的玉佩,能隱約看到躍動的燭光,燭光閃爍著,顯得玉佩里似有水色,湊近了看,還有層層雲片狀的紋理。

  傅晏寧一眼就認出了,他手上這塊玉是一枚冰花芙蓉玉。

  因為過於珍貴,他只是在書上看過圖片,卻沒見過實物。

  月光正巧從窗戶進來,撒在了手中的玉上,一片瑩瑩亮光,讓傅晏寧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窗外的月亮。

  一輪圓月停在夜空,不偏不倚地位於小窗中央,他稍一抬頭,就能看到。

  傅晏寧看著看著,就從裡面看到了梁景湛的模樣。

  他連忙晃了晃腦袋,覺得自己真是頭暈腦脹,神志也有些不清醒了。

  夜已深,梁景湛披衣坐在桌前,手邊放了幾封信,他從中取了一份,是李夏從晉州發來的信。

  信上說了晉州近來的戰況和梁添的動向。

  梁景湛看完他的信後,取筆又回了一封。

  寫完後,他又給傅晏寧寫了一封。

  一封信寫完,筆才落,門外的小僕就通報說橋太守來了。

  梁景湛在他進來後,收了信:「橋太守坐。」

  橋頭抬著官服衣擺,看著掉了漆的木椅猶豫了片刻,才在座上坐下。

  「殿下胳膊上的傷好些了嗎?」橋頭看著梁景湛的胳膊,想到了之前他們在山上偶然碰見玉料的事,「上次老臣見殿下寧願冒著被岩漿燙著的危險,也要去撿那塊玉,不知殿下要送給哪位貴人?」

  梁景湛摸了摸已經包紮好的右胳膊,彎唇笑了一下:「傷已經好多了,上次倒是連累橋太守了,本王去找玉料,也只是覺得那塊紫色的石頭很適合一位友人,只是沒想到,卻是讓本王撿了塊寶貝,這卻是意外之喜。」

  橋頭的目光到了梁景湛的腰上,那緊束的腰帶上正掛著一半塊魚形的紫色玉佩,隨著容王的動作一晃一晃地,一直在吸引著他的眼光。

  「原來如此,殿下為了那塊玉,就算那時面對著滾熱的岩漿也毫無懼色,真讓老臣慚愧。想必那另一半玉,殿下也是要送給一個很重要的人吧。」橋頭說話的時候,眼睛都沒能離開那塊玉佩。

  梁景湛低頭順著橋頭的眼光也低頭看著腰間的玉,細細摸娑起來,手指描摹著玉的圓滑輪廓,腦子裡閃過了一抹紫色身影和一雙眨動的眼睛,但他眼神里忽然的深沉都被垂下來的眼睫擋了。

  所以橋頭也無法摸清梁景湛的情緒,只得一個勁賠著笑,臉上的皮肉都僵住了。

  突如其來地,橋頭身前就傳來了一句聽不清是什麼情緒的話音:「事情辦得如何了?可有進展?」

  橋頭小心察看著他的神色,一點點地吐著字:「殿下放心,事、事都辦得差不多了,明日就可照計劃實行。」

  梁景湛算著一切都還按著計劃進行著,便舒心地笑了笑,他抬手倒了兩杯酒,一杯遞給橋太守:「辛苦橋太守了。」

  「能為殿下做事,是老臣的榮幸。」橋頭雙手捧著酒杯,眼睛抬了抬,弓著身子欲言又止。

  「橋太守想問什麼?」梁景湛一手搖晃著酒杯里的酒水,漫不經心地問。

  「老臣聽聞,殿下這段日子與寧老爺往來甚頻繁。」橋頭心有芥蒂,但語氣更加謹慎,像老鼠一樣的眼睛偷偷睨著梁景湛的臉。

  「橋太守是在怪我了?」梁景湛懶懶挑了眼皮看他,把酒杯湊到了嘴邊。

  橋頭聽著他的聲音低沉了很多,或許是生氣了,當即便補充:「就是借老臣十個膽,老臣也不敢怪罪殿下啊,老臣只是擔心,擔心會……」

  「擔心會耽誤正事?」梁景湛不等他說話就接過了話,抬手送了口酒後,便自行解釋,「知道敵方情況,事才會好辦許多,橋太守認為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