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壓住內心的情感,我們的車隊進入故鄉的小鎮。
這裡和半年多以前沒有多大的變化,那時候雖然已經到了季夏六月,但鄉村的蕭條冷落,卻如同秋天。從這村到那村,幾里地遇不上一個行人,一進村落,立即映入眼帘的是剝光了樹皮的榆樹。村上沒有雞啼,沒有犬吠,廣場上也再看不到一個牛羊畜牧。大門上,一家、兩家、三家……家家掛著鎖,有的用土坯封住,也有些敞開的,但大半連門都沒有,因為裡面沒有一點怕人偷的東西,所以把門也劈開當柴賣掉了。而此刻,卻是實實在在的嚴冬。看來災難雖然已經過去,但故鄉卻依舊沒有恢復從前的舊觀。
我們又遇到了吳成,那一位忠心耿耿的佃戶,讓他帶路領我們到父母的墳前。此刻已經是黃昏,那座名字叫做北大山的山其實並不大,山半腰父親和母親合葬的墳塋很顯眼,那個位置是吳成在找到父親、母親遺體後的第二天專門選定的,站在他們的墳前可以看到家鄉,還有環抱家鄉的丘陵,依山傍水鍾靈清秀,這是作為親人們唯一為死者所能做的。父母去世也接近有一年了,很多時候這裡就成了我內心深處時時湧起的思念和牽掛之地。從家鄉的小鎮向西看去,爸爸和媽媽就在那夕陽落下的地方,這讓我感到了最後一絲溫暖,太陽回家了,那裡有我的父親母親。悽厲的寒風中,他們墳頭上的野草已經零亂而乾枯,只有墳前的碣碑依舊那樣肅穆而莊重,靜靜地佇立著,注視著歲月的滄桑。
說是墓碑,但墓碑上卻連一個字也沒有,不是因為我不想讓他們的名字流傳下來,而是直到此刻為止,他們都還是一個罪人,我不能讓九泉之下的雙親,再遭到挖墳掘墓的恥辱!
時候已經到了夜晚。我和優曇、華姑她們一起站在了父母的墳前。歲月的確是滄桑無邊的,想來好像是一個噩夢。站在父母的墳前,我非常感到難過,因為我覺得自己漸漸冷落了他們,漸漸開始忘卻了。一瓶冰涼的泉水,一碗已經涼透了的水餃,一捆草紙,就是這個日子所有的祭奠,獵獵風中那熊熊燃燒的草紙被火舌化為灰燼,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心也頓然燒焦了。陰陽之間,除了這些我不知道怎樣去溝通,生死之界難以逾越。父親母親,你們能知道我心中所想的這一切麼?
感受到我的悲傷,優曇握住了我的手,讓她心中的溫暖,一點點從手中傳入我的心底。我明白她的心思,抬起頭來看了優曇一眼,只一眼,我就知道,今後的人生,我不會寂寞。
除了祭奠父母,我們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將夏荷也安葬在這個地方,安葬在我父母的身邊。夏荷事我而不卒,是命,也不是命。假如她在張府的大堂之上,像春梅一樣背叛我,甚至只要一言不發,她就絕對不會有這樣悲慘的結局,可是,她最終選擇了一條壯烈的道路,贏得了我的尊重,也得到了我的愛。
我讓吳成為夏荷挖出一個巨大的墓穴,就挨在父母的墳邊,下葬之後,看著我親手題寫的墓碑,優曇說話了:“你真的……真的要給她這樣的待遇麼?”
我知道優曇是什麼意思,在墓碑之上,我清清楚楚地寫上了“愛妻吳門夏荷之墓”,這八個大字,就像八塊大石頭,壓在了優曇的心上。女人有時是很盲目固執不通情理的!可這件事情,絕對不會是爭風吃醋那麼簡單。有了這八個字,夏荷就可以算是我的結髮妻子,而優曇和雨欣,卻只能算續弦。
看到優曇難過的樣子,我知道應該安慰她一下了:“娘子,夏荷已經過去了,就讓她得到一個安慰,不好麼?而你和雨欣,得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我啊!”說著,我將優曇攬在了懷裡:“我們還會在一起渡過許多花好月圓之夜呢!”
優曇好似明白了我的苦心,她從身上摸出一把淺藍色的草籽撒在了夏荷墓的周圍。淺藍色的草籽似有神秘能力般,落入並不疏鬆的土地上不一會兒,就全部鑽入了泥土之中,再過了一會兒,竟然長出一叢叢荊棘來。我有些驚奇。“藍刺薊草,四季青,生長迅速,葉小枝密,有倒刺,難清除,最適合堵路封墓!”優曇低聲介紹,“也算我送給夏荷姐姐的一點小禮物了。”
“謝謝你!”我吻上了她的唇,“回了杭州,我一定會迎娶你的!”華姑和其他人看到這一幕全都轉過了臉去。
優曇不好意思地紅了臉,她想要轉換話題,便說道:“相公,那你以後還有什麼打算,會不會對付張渲和劉閨臣呢?”
聽到這話,我鬆開了優曇的懷抱,慢慢地朝著山下走去,一邊走,口中一邊吟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我的心意如此,至於優曇能不能明白,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後記
當我寫完計劃中的第一卷時,我就想到,應該寫個後記了。如果說,一本書的生命僅僅存在於寫作它的過程中的話,那麼後記,無疑是這本書的墓志銘了。《鬼妻》,這是作者一本計劃外的作品,如今,也似乎走到了它的盡頭。
不要責怪作者沒有按計劃寫完三卷本的《鬼妻》,而是因為這本書,這個名字,本來就無法承擔三卷本的重任。開始的時候,《鬼妻》僅僅是個影子,作者大約只寫了一萬字的開頭,還有一個模模糊糊的計劃,後來,作者終於想要把這一個坑填滿,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坑卻越來越大,大得作者不得不放棄了其他重量級作品的寫作計劃,同時,也讓作者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作者寫《鬼妻》寫得太痛苦了,不是因為作者江郎才盡,而是《鬼妻》的架構太大,作者害怕幾年時間也寫不完。而在幾年的時間當中,任何一個意外,就可以讓《鬼妻》流產。
這裡和半年多以前沒有多大的變化,那時候雖然已經到了季夏六月,但鄉村的蕭條冷落,卻如同秋天。從這村到那村,幾里地遇不上一個行人,一進村落,立即映入眼帘的是剝光了樹皮的榆樹。村上沒有雞啼,沒有犬吠,廣場上也再看不到一個牛羊畜牧。大門上,一家、兩家、三家……家家掛著鎖,有的用土坯封住,也有些敞開的,但大半連門都沒有,因為裡面沒有一點怕人偷的東西,所以把門也劈開當柴賣掉了。而此刻,卻是實實在在的嚴冬。看來災難雖然已經過去,但故鄉卻依舊沒有恢復從前的舊觀。
我們又遇到了吳成,那一位忠心耿耿的佃戶,讓他帶路領我們到父母的墳前。此刻已經是黃昏,那座名字叫做北大山的山其實並不大,山半腰父親和母親合葬的墳塋很顯眼,那個位置是吳成在找到父親、母親遺體後的第二天專門選定的,站在他們的墳前可以看到家鄉,還有環抱家鄉的丘陵,依山傍水鍾靈清秀,這是作為親人們唯一為死者所能做的。父母去世也接近有一年了,很多時候這裡就成了我內心深處時時湧起的思念和牽掛之地。從家鄉的小鎮向西看去,爸爸和媽媽就在那夕陽落下的地方,這讓我感到了最後一絲溫暖,太陽回家了,那裡有我的父親母親。悽厲的寒風中,他們墳頭上的野草已經零亂而乾枯,只有墳前的碣碑依舊那樣肅穆而莊重,靜靜地佇立著,注視著歲月的滄桑。
說是墓碑,但墓碑上卻連一個字也沒有,不是因為我不想讓他們的名字流傳下來,而是直到此刻為止,他們都還是一個罪人,我不能讓九泉之下的雙親,再遭到挖墳掘墓的恥辱!
時候已經到了夜晚。我和優曇、華姑她們一起站在了父母的墳前。歲月的確是滄桑無邊的,想來好像是一個噩夢。站在父母的墳前,我非常感到難過,因為我覺得自己漸漸冷落了他們,漸漸開始忘卻了。一瓶冰涼的泉水,一碗已經涼透了的水餃,一捆草紙,就是這個日子所有的祭奠,獵獵風中那熊熊燃燒的草紙被火舌化為灰燼,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心也頓然燒焦了。陰陽之間,除了這些我不知道怎樣去溝通,生死之界難以逾越。父親母親,你們能知道我心中所想的這一切麼?
感受到我的悲傷,優曇握住了我的手,讓她心中的溫暖,一點點從手中傳入我的心底。我明白她的心思,抬起頭來看了優曇一眼,只一眼,我就知道,今後的人生,我不會寂寞。
除了祭奠父母,我們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將夏荷也安葬在這個地方,安葬在我父母的身邊。夏荷事我而不卒,是命,也不是命。假如她在張府的大堂之上,像春梅一樣背叛我,甚至只要一言不發,她就絕對不會有這樣悲慘的結局,可是,她最終選擇了一條壯烈的道路,贏得了我的尊重,也得到了我的愛。
我讓吳成為夏荷挖出一個巨大的墓穴,就挨在父母的墳邊,下葬之後,看著我親手題寫的墓碑,優曇說話了:“你真的……真的要給她這樣的待遇麼?”
我知道優曇是什麼意思,在墓碑之上,我清清楚楚地寫上了“愛妻吳門夏荷之墓”,這八個大字,就像八塊大石頭,壓在了優曇的心上。女人有時是很盲目固執不通情理的!可這件事情,絕對不會是爭風吃醋那麼簡單。有了這八個字,夏荷就可以算是我的結髮妻子,而優曇和雨欣,卻只能算續弦。
看到優曇難過的樣子,我知道應該安慰她一下了:“娘子,夏荷已經過去了,就讓她得到一個安慰,不好麼?而你和雨欣,得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我啊!”說著,我將優曇攬在了懷裡:“我們還會在一起渡過許多花好月圓之夜呢!”
優曇好似明白了我的苦心,她從身上摸出一把淺藍色的草籽撒在了夏荷墓的周圍。淺藍色的草籽似有神秘能力般,落入並不疏鬆的土地上不一會兒,就全部鑽入了泥土之中,再過了一會兒,竟然長出一叢叢荊棘來。我有些驚奇。“藍刺薊草,四季青,生長迅速,葉小枝密,有倒刺,難清除,最適合堵路封墓!”優曇低聲介紹,“也算我送給夏荷姐姐的一點小禮物了。”
“謝謝你!”我吻上了她的唇,“回了杭州,我一定會迎娶你的!”華姑和其他人看到這一幕全都轉過了臉去。
優曇不好意思地紅了臉,她想要轉換話題,便說道:“相公,那你以後還有什麼打算,會不會對付張渲和劉閨臣呢?”
聽到這話,我鬆開了優曇的懷抱,慢慢地朝著山下走去,一邊走,口中一邊吟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我的心意如此,至於優曇能不能明白,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後記
當我寫完計劃中的第一卷時,我就想到,應該寫個後記了。如果說,一本書的生命僅僅存在於寫作它的過程中的話,那麼後記,無疑是這本書的墓志銘了。《鬼妻》,這是作者一本計劃外的作品,如今,也似乎走到了它的盡頭。
不要責怪作者沒有按計劃寫完三卷本的《鬼妻》,而是因為這本書,這個名字,本來就無法承擔三卷本的重任。開始的時候,《鬼妻》僅僅是個影子,作者大約只寫了一萬字的開頭,還有一個模模糊糊的計劃,後來,作者終於想要把這一個坑填滿,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坑卻越來越大,大得作者不得不放棄了其他重量級作品的寫作計劃,同時,也讓作者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作者寫《鬼妻》寫得太痛苦了,不是因為作者江郎才盡,而是《鬼妻》的架構太大,作者害怕幾年時間也寫不完。而在幾年的時間當中,任何一個意外,就可以讓《鬼妻》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