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我看了,點了點頭,對優曇道:“上聯不過是店家的話,下聯頗有點道理。”優曇道:“這字寫的也可以,但不知是什麼人作的。”又見滿壁上寫著好些歪詩,什麼“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打上一巴掌,不知死多少”、什麼“床前明月光,地上鞋兩雙,床上狗男女,其中就有你”之類,面目可憎,我也不去看它。車夫便請示華姑,就擺飯罷。華姑又問:“你在那屋裡歇覺?”我回答道:“我和優曇就在東間,岳母大人和小紅在西間。”華姑白了我一眼,到底還是沒有作聲,說著就擺上飯來。
將要吃完,只聽見店外一陣喧譁,傳來了馬嘶聲,華姑吩咐僕人走出去看,半晌才跑回來,對我們說道:“新來了一位送信的夥計,剛剛下了馬,一個店小二見著,就連忙趕過去招徠,躬身說道:‘大爺,小店是本城第一家,保證明窗房靜,上等酒菜一色齊備,服侍周到……’”
聽到這裡,我打斷了這僕人的話“這店小二滿口總是一張油嘴,只懂胡吹亂捧,為求讓來往客人看得高興,多給二分錢糧銀。”
“可不是嘛!”僕人接口說道,“那送信的夥計向那小二微微一笑,便翻身下馬,把韁繩拋向店小二,並從腰間掏出五分錢,遞到那小二手中,笑道:‘煩小哥把鞍轡拆下,把馬兒帶到槽頭去吃些細料。’店小二見了這五分錢賞銀,歡喜也來不及,一迭連聲喊著多謝,並給他牽了馬匹,顯得十分殷勤。結果,就弄出了這樣大的動靜來。”
“看來這送信的夥計不一般,打賞起人來這麼大方,我得出去看一看。”華姑說著,還沒有等其他人反應過來,就走了出去,她不一會兒就喜笑顏開地走了回來,身後,還跟著一個中年男人。
“女婿,你猜這個人是誰?”剛剛走進門,華姑就對著我興奮地說道。我搖了搖頭,這個人我從來沒有見過,怎麼猜得出來他是誰,又是幹什麼的,同我有什麼關係?還沒有等我說話,那中年男人就已經跪下來,對我施禮道:“華安見過姑爺!”
華安,他是幹什麼的?看著我眼睛裡的疑惑,華姑道:“女婿,這位華安呢,就是我家裡的一個老僕人了,他這次來,是為了替雨欣送信給你的。”
哦,原來這位華安是替雨欣送信的,還是華家的老僕人了,看來忠誠度不值得懷疑,我從他的手中接過雨欣的書信,見信封裡面沒有信紙,只有一味藥材——當歸!
當歸,我明白雨欣的心意了,便對華安道:“雨欣還對你說了什麼事情沒有?”華安點了點頭,道:“小姐吩咐,假如姑爺有什麼書信的話,就讓我一同帶回去。”我便從自己的行李裡面,拿出一摞書信來,對華安說道:“這些都是我寫給雨欣的書信,你回去的時候,帶給她吧!”華安答應了。
說著夜已深了,各自安歇。次日起來,仍是大雪不住。僕人上來回道:“騾夫教求各位老爺、太太多住一天,地下太難走,牲口擱不住,就是咱們的東西也怕遭塌。”依華姑還要趕路,優曇說:“多住一天也使得,下站叫他們多辛苦些兒就有了。”
於是又住了一天。到了次日雪霽天晴,一同起身。華安因為要替我們送信,就先行一步,騎上快馬,風馳電掣一般地去了,我和華姑、優曇則要走得慢些。再後來,華安就成了我和雨欣之間的信使,我們一路上的許多書信,就依靠華安來回傳遞。我也養成了每天為雨欣寫信講述一天見聞的習慣。書信中的內容大多是:“細雪紛霏,雪霽,日出,冷氣逼人,北風刺膚,終日不歇。日暮,天紫。高大的櫸樹木葉盡脫,樹幹堅硬,如老將錚錚鐵骨。樹梢高渺,千萬枝條像細絲一般縱橫交錯,揶揄著紫色的天空。仿佛嚴寒侵凌著每一根筋骨。頭上有蒼茫的月,天空像結了冰一般。”當然也有一些情話,只是這些情話就不足為外人道也。
過了黃河、過了泰山、過了微山湖,離徐州越近,我就越情怯。從離家的那一刻開始開始,到遇上華雨欣,再到聽說家中的慘烈變故,最後又去投靠外祖父,我所經歷的一切都歷歷在目,而我所渴求的平凡的普通人生活總是一次次被外界強力粗暴的干涉,逼得我不得不一次次在殘酷的生活面前敗下陣來。離開張府、離開北京城,我什麼也沒有得到,可以說是一事無成,不僅如此,我和外祖父一家人之間的親情,也像夜空里的焰火,雖然也曾絢麗過一次,最終卻歸於灰燼。沒有了我,張渲也許會過得更滋潤,劉閨臣也許會繼續作威作福,可是,整個張家的前途,會變成什麼樣呢?君子之澤,六世而折,有張渲、張漩這樣的子孫,也許等不到第六代,張家就會破落下來吧。這一點,在舅舅一家人將我趕出來的時候,他們可曾想像到呢?只可惜了張沅這個丫頭,儘管她刁蠻了一些,可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不錯的,也許張家振興的希望,就在這位少女的稚嫩的肩膀上吧。
想到這裡,我不免又苦笑了一下,張家依然是大戶人家,外祖父依然是朝廷的宰相,他們的未來,用得著我這個外人來操心麼?倒是我自己,此刻已經是家破人亡,好在還有兩位美麗溫柔的妻子,陪伴在我的身邊。而幾經生死風雨無數,我也必須要勇於面對現實。祭拜過父母之後,從徐州到杭州去,一切將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將要吃完,只聽見店外一陣喧譁,傳來了馬嘶聲,華姑吩咐僕人走出去看,半晌才跑回來,對我們說道:“新來了一位送信的夥計,剛剛下了馬,一個店小二見著,就連忙趕過去招徠,躬身說道:‘大爺,小店是本城第一家,保證明窗房靜,上等酒菜一色齊備,服侍周到……’”
聽到這裡,我打斷了這僕人的話“這店小二滿口總是一張油嘴,只懂胡吹亂捧,為求讓來往客人看得高興,多給二分錢糧銀。”
“可不是嘛!”僕人接口說道,“那送信的夥計向那小二微微一笑,便翻身下馬,把韁繩拋向店小二,並從腰間掏出五分錢,遞到那小二手中,笑道:‘煩小哥把鞍轡拆下,把馬兒帶到槽頭去吃些細料。’店小二見了這五分錢賞銀,歡喜也來不及,一迭連聲喊著多謝,並給他牽了馬匹,顯得十分殷勤。結果,就弄出了這樣大的動靜來。”
“看來這送信的夥計不一般,打賞起人來這麼大方,我得出去看一看。”華姑說著,還沒有等其他人反應過來,就走了出去,她不一會兒就喜笑顏開地走了回來,身後,還跟著一個中年男人。
“女婿,你猜這個人是誰?”剛剛走進門,華姑就對著我興奮地說道。我搖了搖頭,這個人我從來沒有見過,怎麼猜得出來他是誰,又是幹什麼的,同我有什麼關係?還沒有等我說話,那中年男人就已經跪下來,對我施禮道:“華安見過姑爺!”
華安,他是幹什麼的?看著我眼睛裡的疑惑,華姑道:“女婿,這位華安呢,就是我家裡的一個老僕人了,他這次來,是為了替雨欣送信給你的。”
哦,原來這位華安是替雨欣送信的,還是華家的老僕人了,看來忠誠度不值得懷疑,我從他的手中接過雨欣的書信,見信封裡面沒有信紙,只有一味藥材——當歸!
當歸,我明白雨欣的心意了,便對華安道:“雨欣還對你說了什麼事情沒有?”華安點了點頭,道:“小姐吩咐,假如姑爺有什麼書信的話,就讓我一同帶回去。”我便從自己的行李裡面,拿出一摞書信來,對華安說道:“這些都是我寫給雨欣的書信,你回去的時候,帶給她吧!”華安答應了。
說著夜已深了,各自安歇。次日起來,仍是大雪不住。僕人上來回道:“騾夫教求各位老爺、太太多住一天,地下太難走,牲口擱不住,就是咱們的東西也怕遭塌。”依華姑還要趕路,優曇說:“多住一天也使得,下站叫他們多辛苦些兒就有了。”
於是又住了一天。到了次日雪霽天晴,一同起身。華安因為要替我們送信,就先行一步,騎上快馬,風馳電掣一般地去了,我和華姑、優曇則要走得慢些。再後來,華安就成了我和雨欣之間的信使,我們一路上的許多書信,就依靠華安來回傳遞。我也養成了每天為雨欣寫信講述一天見聞的習慣。書信中的內容大多是:“細雪紛霏,雪霽,日出,冷氣逼人,北風刺膚,終日不歇。日暮,天紫。高大的櫸樹木葉盡脫,樹幹堅硬,如老將錚錚鐵骨。樹梢高渺,千萬枝條像細絲一般縱橫交錯,揶揄著紫色的天空。仿佛嚴寒侵凌著每一根筋骨。頭上有蒼茫的月,天空像結了冰一般。”當然也有一些情話,只是這些情話就不足為外人道也。
過了黃河、過了泰山、過了微山湖,離徐州越近,我就越情怯。從離家的那一刻開始開始,到遇上華雨欣,再到聽說家中的慘烈變故,最後又去投靠外祖父,我所經歷的一切都歷歷在目,而我所渴求的平凡的普通人生活總是一次次被外界強力粗暴的干涉,逼得我不得不一次次在殘酷的生活面前敗下陣來。離開張府、離開北京城,我什麼也沒有得到,可以說是一事無成,不僅如此,我和外祖父一家人之間的親情,也像夜空里的焰火,雖然也曾絢麗過一次,最終卻歸於灰燼。沒有了我,張渲也許會過得更滋潤,劉閨臣也許會繼續作威作福,可是,整個張家的前途,會變成什麼樣呢?君子之澤,六世而折,有張渲、張漩這樣的子孫,也許等不到第六代,張家就會破落下來吧。這一點,在舅舅一家人將我趕出來的時候,他們可曾想像到呢?只可惜了張沅這個丫頭,儘管她刁蠻了一些,可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不錯的,也許張家振興的希望,就在這位少女的稚嫩的肩膀上吧。
想到這裡,我不免又苦笑了一下,張家依然是大戶人家,外祖父依然是朝廷的宰相,他們的未來,用得著我這個外人來操心麼?倒是我自己,此刻已經是家破人亡,好在還有兩位美麗溫柔的妻子,陪伴在我的身邊。而幾經生死風雨無數,我也必須要勇於面對現實。祭拜過父母之後,從徐州到杭州去,一切將是一個嶄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