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迅速與上級指揮官和友鄰分隊指揮官建立聯繫也有很大意義。例如,拜會師部或團部的參謀並同他們交談,可以建立很好的聯繫,以後再通電話或寫報告時,就可以得到關照。

  戰鬥訓練

  裝甲兵部隊的坦克遭到損失以後,常會有許多乘員要到補給連或修理連工作。

  在戰鬥間歇時,有時整個分隊都要休整。間歇期或分隊被調到沒有戰鬥的地域時,就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提高戰鬥力。在這裡除了修理車輛和設備外,首先要繼續進行戰鬥訓練。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越要不斷提高戰鬥技能,因為車輛武器的不足,只能用提高戰鬥技能的辦法來補償。

  經驗和實際情況都告訴我們,不能使士兵過於緊張,戰爭需要的事情才讓他們去做。對坦克乘員來說,十分重要的是,要學會在變化了的情況下迅速定下決心和判定方位的本領。訓練計劃的安排要根據當前任務、季節和作戰地區的地形特點而定。

  在指揮官的訓練中,應著重研練指揮、正確判斷情況、定下決心和下達命令等問題。此外,每名軍官還要儘量掌握其他職務的業務,比如,既能當連長,又能當營參謀長和通信主任等,以便能在必要時接替這些重要職務。

  士官也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可以讓他們參加培養排長和初級軍需人員的短訓班。

  裝甲兵最缺少的專業人員是炮手、駕駛員、無線電員和技師。培養這些人員需要的時間較長,因此不管戰爭形勢如何,都要不斷地訓練這些人員。在修理連建立一些小規模的訓練組,是訓練專業人員切實可行的辦法。根據情況,普通士兵也要經過短期訓練,特別是要讓他們參加坦克殲擊手訓練班和衛生員訓練班等。新兵通常先要在師的野戰補充營經受訓練。由於補充營也給師的其它部隊訓練新兵,士兵們也可以在這裡熟悉諸兵種協同的原則。

  部隊要注意研究前次戰鬥的經驗,甚至要利用行軍休息和戰鬥中不長的間歇時間研究經驗。必須指出,裝甲兵部隊常常能夠迅速接收由裝甲兵總監部發來的情況通報。

  指揮官如何執行獎懲紀律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維護軍隊的紀律和士氣都是十分重要的問題。為此,可以採用與平時不同的一些辦法,因為戰時同士兵們除了一起打仗以外,還要一起生活。前線指揮官只有真正同部屬同甘苦、共命運才能帶好部隊。每輛坦克上的乘員,無論在戰鬥、休息和進餐時,都是一個集體。乘員們要共患難、共歡樂。此外,指揮官應完成和平時期應完成的那些繁雜的任務,只是在完成任務的方式上有些不同罷了。

  軍人晉銜的工作也不能馬馬虎虎地進行,也不能象在後備部隊那樣進行。通常,根據軍人個人素養,特別是戰鬥中的表現晉銜。指揮、戰鬥人員優先晉銜,文書和後勤等人員晉銜的間隔期要長一些。常常容易把住在醫院或留在後備部隊的傷員遺忘,因此必須把傷員繼續編入部隊序列,負責管理。如果需要由本分隊調給別的部隊一些優秀專業人員,要從全局出發,把真正有能力的人員調出,即使這些人員對本分隊十分重要,該調也要調出。

  關於獎勵。對司令部的人員要獎勵在後。坦克團的最高獎勵首先要獎給車長。受獎者的功績要通報全體人員,發獎儀式要隆重。申請獎勵要嚴肅認真,並講明獎勵原因。

  休假按分隊指揮官規定的順序有計劃地進行。只有在特殊情況下,例如,適逢生日或有新生兒時,可照顧一些已婚軍人優先休假。遇有家庭成員重病或家庭因轟炸而受到損失,也可破例給予軍人休假。連隊的副官和司務長不要與連長同時休假。

  被服和給養根據具體情況發放。比如雨衣,如果數量不足,就不要發給文書們。皮大衣數量很少,只有哨兵才能領到;其他人只有在極需時才能領到。直接參戰部隊的軍人可以領到更多的菸草製品和巧克力糖,可以不吃人造奶油,而吃黃油。傷病人員也要得到較好的供應(如供應牛奶等)。

  鑑定被看成是例行的公事。鑑定書里只反映最重要的問題,不寫次要問題。年輕的指揮官時常過急地說出自己對被鑑定人的看法。對不好的鑑定,特別是要在鑑定中寫上德的方面的缺點時,要經過慎重的檢查,並核實所有情況。鑑定的內容口頭告知被鑑定人。最好不在鑑定書中作最後的結論。只有在長官已對被鑑定人形成肯定的意見以後,才能查閱其過去的鑑定。根據鑑定書也可以看出作鑑定人的水平。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盡最大的努力在決定人的命運以前糾正錯誤。當然,讚揚一個表現不好的軍人是個過錯,但也不是有些過錯的人就不能讚揚,因為人無完人。一個軍人平時的優點不一定是戰時所需要的。

  懲罰在前線作戰的較好分隊中是很少見的。只有在戰鬥間歇時間過長時,違反紀律的現象才會增加。懲罰的實施根據情況而定。年輕指揮官的懲治權是很有限的。遇有複雜而不好定案的情況,他們通常要請示師(軍)司令部的軍法科(處)長。對需要給予懲罰的錯誤事實,即使在前線也要全面調查清楚。任何的懲罰都是為了達到教育目的,懲罰的時間不要一次就持續幾周。因此,在機動戰爭的條件下,採取監禁的辦法是不適當的。

  信仰自由是合理的要求。軍隊的牧師要關心自己的教徒的靈魂,永遠以同情心對待軍人。有些牧師要隨分隊到戰鬥第一線,直到戰鬥結束都守護在傷員身邊。指揮官常常要親自到臨時墓地致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