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很好。”韋特挖苦地說,“這是一次殘酷的蓄意謀殺,1000年你才能見到一次這樣有趣的謀殺。不過有一點毛病。”
“什麼毛病?”里爾頓問,他眯起眼睛望著他。
“他不可能犯下這個罪行,因為那是我親手乾的,真的,是我割斷了他的喉管!”
他倆爭著承認犯了這件血腥兇殺罪,但里爾頓卻不為所動,只是說:“難道是同樣的方法,同一個地點,同一個受害者,同一種動機?”
“當然,”韋特回答道,“還有同樣的情景。”
他揮舞了一下那根閃光的飄帶,“這是一把殺人的刀,你們瞧,那件新發明小玩意兒是一台非常特殊的電影放映機。它放出立體彩色圖像。銀幕上的圖像由數以千計的微小的角錐形的小珠子組成,這種三維圖像不需要極化過的眼鏡就能清楚地看到。”
“那不是什麼新東西,早已有人幹過。”里爾頓嘲笑說。
“事情並非如此簡單。”韋特解釋說,“首先,這種電影在攝製時,攝影機鏡頭與觀眾混為一體,其視角與觀眾的視角是一致的。”
“這也已經有人幹過了。”
“至今尚未有人幹過的那部分在那條飄帶中。
它放映出一對並排的以角位移動的三英寸電影畫面,從而產生一種立體效果。它用的不是35毫米的標準鏡頭,而是非標準的鏡頭。每分鐘放出3300個畫面。每隔五個畫面照明燈的亮度就突然升高一次,一也就是說以每秒11個脈衝的速度產生一次閃光——它同視覺神經的自然節律相吻合。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不知道——請說下去。”
“這樣全過程便產生了一種旋轉鏡像效應。這種脈動迫使旁觀者進入催眠狀態。”
“混蛋!”里爾頓說。他握著電影帶,想借用照進室內的一點路燈光線看看它。
韋特接著說:“除非看電影者當初已經昏睡過——這是很可能的——不然他開始看時心裡完全明白這純粹是一部影片,但由於受這種效應的影響,他隨後會不知不覺地進入催眠狀態。他變成了一架攝影機,他的頭腦被迫接受並記錄一種虛假的記憶。如果頭腦里已經存在一個在時間和地點上與此相反的記憶,那就不能接受。但腦子裡還有大量的空穴可以利用,人們過去經歷的事情有些是不值得記憶的,這就在腦子裡產生了空穴。這台設備能產生過去發生的罪行以及有關的人物、地點、犯罪動機、當時情景以及延續的周期,而人的頭腦就把這些回憶記入過去由於某種原因所留下的空穴里。”
“對任何一個沒有親身經歷的人來說,這簡直是不可恩議的。”布蘭森插話道。他感到有點可怕,“根據我的估計,這種效應實在是令人信服的。”
“有些富有創造力的專家已經設計出了一種全自動的洗腦機。”韋特說,“當然,假如有人事先沒有提防而被抓住,而且也不知道自己遇上了什麼,這玩意兒可使他將黑色視作白色。”他用手摸了摸口袋,又掏出一小段電影膠捲,遞給了布蘭森,“在這些儲存器里存放著許多現成的兇殺鏡頭。這些兇殺鏡頭的發生地點不是在這裡便是在任何一個遙遠的地方。其中有一起兇殺案發生在伯利斯頓,儘管完全有可能這是在幾千英里之外攝製的。你認為呢?”
布蘭森把它拿到暗淡的燈光下面一看說:“喲,那是阿琳嗎?”
“她可能是地球另一端的某個二流女演員。”
里爾頓猜測說。
“我真不敢相信,”桑德斯插話說,這是他在這段時間裡首次說話。他仍然在出汗。“那些謀殺鏡頭太真實了。使我感到厭惡的是:其中的主要人物簡直是在找死。”
“我也有這種感覺。”韋特說。
“你是怎麼認為的?”里爾頓追問道。
“這些兇殺案太使人信服了,因此人們不會認為它們是編造出來的。我猜這些人可能會永久記住自己的兇殺案。但是他們並沒有馬上被處死,而是被愚弄並且被當作傻瓜。每個人都被勸說在電影中扮演角色,當他們發現最後一幕是極其嚴重的時候,已為時過晚了。”
里爾頓沉思了一陣,他顯得十分冷漠,毫無表情:“在有些人面前我決不會放映這種鏡頭。”
“無論如何,這是一種惡作劇。”韋特說,“因為那些受害者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真情的。
有人要尋找藏身之處,而且決意要把壞事隱瞞起來,你對他又有什麼辦法呢?”
“我知道,我知道。”里爾頓意味深長地看了一下布蘭森,“我要把這件新發明的小玩意兒帶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仔細檢查。”隨後他看了看手錶,對布蘭森說,“我們沒有時間再在這裡閒蕩了。我要把你帶回總部去。讓你好好睡上一天,吃幾頓美餐。然後你把發生的事詳細講一講,對我們抓獲的幾個人認定一下。辦完後,你就可以回家了。”
晚上六點鐘,里爾頓用車送他回家。途中,他同布蘭森交談起來:“毫無疑問,在那個星期的特殊情況下,你成了他們最容易挑選的目標。你被人猛擊了一下,失去了知覺,然後被人帶走。他們用洗腦機來對付你:再把你放回到石階上,然後輕輕地拍你的臉,裝出一副同情的樣子。接著另一個傢伙使洗腦機生效,而又有一個傢伙迫使你出逃。”
“什麼毛病?”里爾頓問,他眯起眼睛望著他。
“他不可能犯下這個罪行,因為那是我親手乾的,真的,是我割斷了他的喉管!”
他倆爭著承認犯了這件血腥兇殺罪,但里爾頓卻不為所動,只是說:“難道是同樣的方法,同一個地點,同一個受害者,同一種動機?”
“當然,”韋特回答道,“還有同樣的情景。”
他揮舞了一下那根閃光的飄帶,“這是一把殺人的刀,你們瞧,那件新發明小玩意兒是一台非常特殊的電影放映機。它放出立體彩色圖像。銀幕上的圖像由數以千計的微小的角錐形的小珠子組成,這種三維圖像不需要極化過的眼鏡就能清楚地看到。”
“那不是什麼新東西,早已有人幹過。”里爾頓嘲笑說。
“事情並非如此簡單。”韋特解釋說,“首先,這種電影在攝製時,攝影機鏡頭與觀眾混為一體,其視角與觀眾的視角是一致的。”
“這也已經有人幹過了。”
“至今尚未有人幹過的那部分在那條飄帶中。
它放映出一對並排的以角位移動的三英寸電影畫面,從而產生一種立體效果。它用的不是35毫米的標準鏡頭,而是非標準的鏡頭。每分鐘放出3300個畫面。每隔五個畫面照明燈的亮度就突然升高一次,一也就是說以每秒11個脈衝的速度產生一次閃光——它同視覺神經的自然節律相吻合。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不知道——請說下去。”
“這樣全過程便產生了一種旋轉鏡像效應。這種脈動迫使旁觀者進入催眠狀態。”
“混蛋!”里爾頓說。他握著電影帶,想借用照進室內的一點路燈光線看看它。
韋特接著說:“除非看電影者當初已經昏睡過——這是很可能的——不然他開始看時心裡完全明白這純粹是一部影片,但由於受這種效應的影響,他隨後會不知不覺地進入催眠狀態。他變成了一架攝影機,他的頭腦被迫接受並記錄一種虛假的記憶。如果頭腦里已經存在一個在時間和地點上與此相反的記憶,那就不能接受。但腦子裡還有大量的空穴可以利用,人們過去經歷的事情有些是不值得記憶的,這就在腦子裡產生了空穴。這台設備能產生過去發生的罪行以及有關的人物、地點、犯罪動機、當時情景以及延續的周期,而人的頭腦就把這些回憶記入過去由於某種原因所留下的空穴里。”
“對任何一個沒有親身經歷的人來說,這簡直是不可恩議的。”布蘭森插話道。他感到有點可怕,“根據我的估計,這種效應實在是令人信服的。”
“有些富有創造力的專家已經設計出了一種全自動的洗腦機。”韋特說,“當然,假如有人事先沒有提防而被抓住,而且也不知道自己遇上了什麼,這玩意兒可使他將黑色視作白色。”他用手摸了摸口袋,又掏出一小段電影膠捲,遞給了布蘭森,“在這些儲存器里存放著許多現成的兇殺鏡頭。這些兇殺鏡頭的發生地點不是在這裡便是在任何一個遙遠的地方。其中有一起兇殺案發生在伯利斯頓,儘管完全有可能這是在幾千英里之外攝製的。你認為呢?”
布蘭森把它拿到暗淡的燈光下面一看說:“喲,那是阿琳嗎?”
“她可能是地球另一端的某個二流女演員。”
里爾頓猜測說。
“我真不敢相信,”桑德斯插話說,這是他在這段時間裡首次說話。他仍然在出汗。“那些謀殺鏡頭太真實了。使我感到厭惡的是:其中的主要人物簡直是在找死。”
“我也有這種感覺。”韋特說。
“你是怎麼認為的?”里爾頓追問道。
“這些兇殺案太使人信服了,因此人們不會認為它們是編造出來的。我猜這些人可能會永久記住自己的兇殺案。但是他們並沒有馬上被處死,而是被愚弄並且被當作傻瓜。每個人都被勸說在電影中扮演角色,當他們發現最後一幕是極其嚴重的時候,已為時過晚了。”
里爾頓沉思了一陣,他顯得十分冷漠,毫無表情:“在有些人面前我決不會放映這種鏡頭。”
“無論如何,這是一種惡作劇。”韋特說,“因為那些受害者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真情的。
有人要尋找藏身之處,而且決意要把壞事隱瞞起來,你對他又有什麼辦法呢?”
“我知道,我知道。”里爾頓意味深長地看了一下布蘭森,“我要把這件新發明的小玩意兒帶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仔細檢查。”隨後他看了看手錶,對布蘭森說,“我們沒有時間再在這裡閒蕩了。我要把你帶回總部去。讓你好好睡上一天,吃幾頓美餐。然後你把發生的事詳細講一講,對我們抓獲的幾個人認定一下。辦完後,你就可以回家了。”
晚上六點鐘,里爾頓用車送他回家。途中,他同布蘭森交談起來:“毫無疑問,在那個星期的特殊情況下,你成了他們最容易挑選的目標。你被人猛擊了一下,失去了知覺,然後被人帶走。他們用洗腦機來對付你:再把你放回到石階上,然後輕輕地拍你的臉,裝出一副同情的樣子。接著另一個傢伙使洗腦機生效,而又有一個傢伙迫使你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