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書同文」,他做到了,還給了升級;「車同軌」,他做到了,還擴大了車輛、道路的種類。

  漢武帝幹了匈奴,他揍了突厥,不但揍了,還把漠北吃了下來。每年唐朝對漠北的輸血操作,和各地的收入比起來,談不上九牛之一毛,但也無傷大雅。

  更何況,這幾年隨著青料塔的擴建,大型牲口的存欄量,達到了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一個地方即便是牛羊全部報銷,對帝國的總體而言,也是毛毛雨。

  而持續以來的毛皮經濟,又徹底將漠北廣大地區的部族徹底卡死,連偷雞的機會都不存在。並且大型毛皮商多是遊俠或者退役府兵轉型而來,剽悍的性格,加上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有攫取利潤的狂熱,整個地區再想出現匈奴或者突厥,已經成了九幽黃泉一般的難度。

  這一切,都是在自己的手中誕生。

  前人不能解決的難題,在貞觀朝得到了解決。

  李董很高興,他真的很高興。

  「報之於天帝,今時貞觀,功至大矣。」

  手掌拍著大腿,《梁父吟》停當之後大笑三聲,這世上最暢快的事情,大抵就是如此。

  在世時的功德,想要超越他,那該是何等的艱難。

  李董知道世界是圓,知道大地是一個圓球,但他沒有一統全球的想法。貞觀朝三千萬黎民的極限,就在這裡;貞觀二十二年造大船的極限,就在這裡;貞觀朝唐人對欲望的自我約束,就在這裡。

  過線,大概遍地烽火,處處叛逆。

  「陛下,《洛陽日報》《揚子晚報》《武漢日報》到了。」

  「放下吧。」

  「是,陛下。」

  康德緩緩退去,沒有打擾他的主人。

  在他接任史大忠之前,他就沒見過如此意氣風發的主人。哪怕突厥被打殘,也只是報復之後的快感。

  現在這種大圓滿的志得意滿,從未見過。

  李世民翻著報紙,鼻樑上的老花鏡是吳王送過來的,很新,還做了金邊,看上去很有書卷氣。

  只是李世民對這些並不在意,將眼鏡向下放了一點,低頭挑眉看著報紙。平日裡的事情,能夠吸引他的很少,他現在在意的,只是死後的世界。

  封禪泰山這件事情,並不是他要誇耀功德如何璀璨。他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自己的偉大,哪怕是天帝,假如天帝存在的話。

  他只是希望傳說是真的,如果真的有一天自己的功德讓天帝滿意,那麼就飛升吧,或許死後的世界,就是神仙的世界。

  武漢的那條江南土狗不能拿出證據證明神仙的世界是假的,所以說不定是真的呢?

  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

  「噢?原來地球之南,四季同中國相異?」

  《洛陽日報》正在報導的,是逐漸有參加一項競賽的冒險船,從海外歸來。這個競賽,似乎是武漢舉辦的,當年引發了很大的轟動。

  「似是週遊東海之競賽?」

  李世民想起了起來,好像是有這麼一個競賽。

  看著窗外的雪花,一眨眼,貞觀二十六年的冬雪就這麼到了,而一場環繞「東海」的競速賽,似乎並沒有真的結束。

  想要拿到比賽的優勝,並不怎麼容易。

  要有證據證明自己到了哪裡,航海日誌、星圖、動植物標本、土人……很多東西都可以證明,只要拿得出來。

  上海鎮接收到的稀奇古怪動植物多了起來,有體型更大的「花豹」,有半死不活的綠色大蟒,有似駝非駝似羊非羊的牲畜,有疾走如飛的陸行大鳥……

  裁判有很多個,但本質上只有一個。

  長孫無忌在上海鎮只看到這些稀奇古怪的珍禽異獸,就覺得大呼過癮,只這些神奇玄妙,就讓這個老傢伙不想辭職不干。

  權力他要一直掌握著,否則,以後哪來的資格,在奇珍異獸面前隨意地點評?

  「美洲豹、森蚺、羊駝、鴯鶓……鴯鶓?這是去了澳大利亞?」

  翻看了大量的航海日誌、星圖,對於流竄到澳大利亞的冒險船,張德還是感覺很驚訝的。

  在他看來,船隻更大可能通過北太平洋的洋流之後,會順著太平洋的「珍珠鏈」前往菲律賓。

  此時的菲律賓,在南海宣慰使的檔案中,被稱作「東南石塘」。「東南石塘」已經設置有高配的南海宣慰使副使一人,主要負責的就是入貢巨木和金石。

  自從陸續在海外發現金礦之後,儘管外派做官是個冒險行為,但和回報比起來,願意參加這場冒險盛宴的官吏並不在少數。

  而隨著府兵改制,退役的府兵為了尋找更加豐厚的回報,也願意受僱傭而外出。

  經過南海宣慰使的多年影響,「東南石塘」已經有了幾個固定的港口,大量參天巨木,都是從這裡運輸向流求或者廣州,有的大船通航能力強,則是直接抵達杭州或者蘇州。

  整條航線,雖然也有黃金白銀摻和其中,但真正的利潤來源,卻是木頭。

  隨著各地的大建開始,東南地區的木料消耗極大,而連帶著民間市場對木料的需求又在增加。

  這就使得木料價格不斷抬高,長途海上運輸的利潤,也就出來了。

  更何況,中央政府對巨木的消耗是驚人的,大貴族們的亭台樓閣,以往使用巨木,都是要精打細算,琢磨用個傳世百年甚至兩百年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