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娘的,敦煌宮的鱉孫,回頭找他們去!」

  罵罵咧咧著,大使手揮了揮,「交錢走人!」

  「是是是,太尉辛苦,太尉辛苦,有勞太尉體恤。待俺在大都護庇佑之下略有所得,一定過來孝敬太尉……」

  「滾!」

  「是是是,太尉您忙,您忙……」

  這隴右漢子居然知道「您」這個稱呼,讓關口大使也是一愣,要知道,這個稱呼,大多流傳在江淮一帶。

  之前來的一幫荊襄人,也用了「您」這個稱呼,而且一個個拽得二五八萬,讓關口大使很是不爽。

  明明都是流放犯。

  一通忙碌過後,隊伍立刻清了很長的一段,跟著隴右漢子一起過關的,還有大量小門小戶。想要拿到全部的通關手續,沒點門路是真不行。如果沒有這些手續,就只能通過天竺都護府的「僱傭」協議來通關,憑此協議,就能以天竺都護府僱工的身份,在天竺進行活動。

  這些協議都是一年期限,總之,想要走捷徑,也得給天竺都護府打一年工。

  當然,天竺都護府也不會虧待這些人,不但有工錢,還能建立起在番邦野地的人際關係。

  很多單槍匹馬的好漢,反而更稀罕這一年期的僱傭協議。若是能夠以「義從」「民團」的身份進行治安管理,很容易刷出名聲來。一年後哪怕不干,憑一年時間的經營,也足夠拿捏百幾十號本地人搞點產業出來。

  最少一個種植園是有的,頗有點狐假虎威然後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不過這本身就是天竺都護府默認的,和這些「小打小鬧」比起來,江淮、兩京的豪商集團,才是真正的兇狠。

  有些在長安蟄伏的老牌大貴族,可能一個天竺人都沒見過,可手中的「天竺奴」,可能超過三萬。

  這三萬「天竺奴」又各分批次,有的去修天竺長城;有的則是「換奴交易」,交換來「黑閹奴」,轉手再賺差價;還有的則是以苦力的形式,被趕向波斯故地,前去建立在吐火羅人地盤上的據點。

  最多的,還是修路。

  天竺都護府的資金是相當充沛的,除了弘文閣的財政撥款之外,還有大量的地方債。

  程處弼被弘文閣授權,可以發行「天竺債票」,主要就是修路。

  這筆錢,吸引了大量官商集團前來做工程,不但高價聘請武漢土木大工,「奴隸貿易」的第三次高峰,就是此時。

  和東海貿易航線上的規模相比,天竺都護府每天帳面上進出的「天竺奴」「黑閹奴」等等奴隸品種的總量,都是以萬人為一個單位。

  如此大規模的投入,哪怕是武漢內部的精英,也有按捺不住,通過張德的門路,前往天竺都護府報到。

  和太子那無比佛系的操作比起來,程處弼的動靜相當激烈,乃至已經正式進入退休狀態的李世民,在得知天竺都護府簡直就是日新月異的變化之後,連櫻花樹怎麼種這個事情,也拋在了腦後。

  甚至李世民還想著去天竺走一趟,要不是康德認真勸說,李世民還真想看看。

  好在天竺太過遙遠,而自己的身體,為的就是撐到封禪泰山的那一天。

  李皇帝也就只是讓人去把天竺風情畫下來,剩下的,也就不做多想。

  「這修往泰山的路,都修到何處了?」

  已經退休但性子變急的李世民,將老花鏡取了下來,疊好報紙,看著康德問道。

  「徐州那邊發來消息,崔弘道已在主持工程,揚州的工程隊,現在都在徐州。當下進度,還算可以。」

  「造價不菲啊,仔細一想,還真是驚人,朕居然修路都能有如此大的開銷。」

  一個路段就是一百五十萬貫的投入,心驚肉跳啊。

  修九成宮、洛陽宮、太原宮等等宮殿,那才多少錢?

  和修路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當下都是舉債修路,外朝結餘也多,加上現在也熟練得多,成本是降了一二十萬貫的。」

  「『徐州鐵道債票』,是馮氏買的最多?」

  「廣州想要成為南都,此事陛下也是知道的。」

  康德笑了笑,「陛下以為如何?」

  「老夫覺得還行,南都就南都,李道興不是在交州做事麼?復其爵位。」

  「那……奴婢就去稟明皇后?」

  「算了,老夫既然不管外事,又何必多此一舉。此事,由得馮氏跟觀音婢消磨去。之前玄齡也提過,老夫也是讓觀音婢自行決斷。」

  「皇后頗為意動,而且準備南巡廣州。」

  「噢?馮氏做了甚麼,讓她這般意動?」

  「聽說是在廣州,建了一個天后大殿,乃是大唐第一大!」

  「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笑得暢快,「這馮氏,果然會做事啊。」

  第九章 集體趕工

  「都憲,這省內修路,本就用人緊張。『京東線』遠離武漢,遠方大興土木,著實有些浪費啊。」

  「給皇帝一個念想,浪費一點,也沒甚麼。橫豎省內修路,鐵道有了一條『漢安線』,能鍛鍊幾個司局運轉出來,就算成功了。」

  多掏多少錢,這時候他是不計較的。皇帝最後一點點任性,無非就是向天地、祖先、鬼神、黎民再做最後的一次報告。

  李世民古往今來,第一聖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