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頁
「無須如此,以孤東吳工匠和大批勞力,一年即可築成。」
「一年……」陳震和陸遜對視一眼,眼中都多出幾分若有所思的神色。
「一年足矣。」劉奇翻身上馬,乘騎著戰馬入城,此刻城內街道兩側都有著軍士把守,躲在屋內的百姓們紛紛朝著外面張望。
劉奇看了一眼身側的陳震,「孝起,北地可有戰報傳來?」
「數日之前,大都督便已抵達漁陽郡,如今正在長城沿線和鮮卑鐵騎交戰。」
「烏桓突騎如何?」
「回稟主公,烏桓突騎在失了蹋頓之後,此前與鮮卑鐵騎交戰一次,雙方各有折損數千,幾乎不分勝負。」
「同等兵力之下,烏桓突騎也擊不敗鮮卑鐵騎乎?」
「回稟主公,鮮卑鐵騎分比尋常,其遼東大人軻比能更是鮮卑諸部百年不出的雄才大略之人,若是他日吾軍要進軍草原,須得留意此人。」
「伯言,汝以為此番大都督可能凱旋而歸?」
「以大都督之能,自可擊敗鮮卑鐵騎,將其驅逐出境外,收復失地,斬殺鮮卑蠻夷。」
劉奇微微搖頭,「鮮卑勢大,不弱於昔日之匈奴,只是如今分裂成三部爾,倘若再給他軻比能一二十載,只怕鮮卑三部合一,孤即便再率漢軍北伐草原,也得損失慘重。
「主公,此戰吾軍鐵騎之中,張文遠將軍的徐州鐵騎喪亡近半,馬超將軍的西涼鐵騎幾乎全軍覆沒,陸睿將軍的遼東鐵騎折損七成以上。」
「遼東可還有戰馬?」
「回稟吳王,根據附近的牧民匯報,若要再尋覓馬場,就得往更北邊的極遠之地而去矣。」
「那便儘快擊敗鮮卑之後派遣馬隊北上,孤需要更多的戰馬,打造更多的鐵騎,今後吾軍之中,但凡從北地徵召的兒郎,都可獲得一匹戰馬,南面編練步卒,北面兒郎為馬上騎士。若有五萬騎兵,孤可蕩平鮮卑,若有十萬精騎,孤可殺通整個西域,若有二十萬鐵騎,整個天底下,都沒有任何一處夷國敢與孤大漢爭鋒。」
言罷,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報……前線緊急戰報,司馬懿孤注一擲,率軍迂迴偷襲李嚴所部,燒毀大批輜重糧草。」
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
劉奇面色微變,立即追問道:「如今前線糧草如何?」
「回稟吳王,當只剩一月餘糧爾。」
劉奇沉吟片刻,正待再問,已經是在薊縣太守府內翻身下馬,很快便有軍士呈著急報衝到近前,「報……稟報吳王,從高邑敗退到巨鹿,再敗撤到平鄉的司馬懿命人送來降表。」
「降表?」劉奇微微一愣,便迅速打開遞到跟前的書信。
他仔細一閱,雙眉微皺,「這司馬懿竟然有意帶著麾下幾萬精銳歸降吾東吳,他自請為樂平侯,倒是還沒忘給自己兒子和手足胞弟們請封賞一些閒職。」
陸遜從劉奇手上接過降表瀏覽一番,深深地看了一眼劉奇,拱手一輯,「主公,此乃詐降爾,司馬懿請求主公下令,命徐晃、龐統、呂蒙、徐庶幾位都督出席接見,且下令所部兵馬撤軍五里外,以示誠意。」
「伯言以為如何?」
「當下令十餘萬大軍,合圍平鄉,司馬懿所部兵馬大多都是步卒,行進緩慢,吾軍以輕騎突擊,再以大隊步卒跟進,足以構建一道極強的封鎖牆。」
「此外,命人回信給司馬懿,就說孤已知曉此意,亦願意讓麾下的兵馬後撤五里,方便他下令棄械的軍士出城歸降。」
「喏。」
三日之後,平鄉的急報再一次呈到劉奇手上。
「願獻上韓遂首級,以示誠意,再獻上俘虜,涼州大將閻行夫妻,交與吳王……」司馬懿的書信仍舊沒有那麼多的辭藻華麗,只是一昧地討好。
「主公,可還回信否?」陳震一臉猶豫地看向劉奇道。
「鄴城戰時如何?」
「城外四門的護城河已經填平,吾軍已經先後強攻了十餘日,傷亡當在五萬以上,城內守軍死傷也不在少數,曹操亡故之後,城內更是先後在十餘日內送出不少意欲歸降的書信。」
「看來他曹孟德,也未能得遍人心。」劉奇笑了笑,「回信,命他司馬懿一人來廣宗見孤。」
「主公這是要南下?」
「儘早收復鄴城,平息天下最後的戰亂,此乃先父之願,亦是孤之心愿爾。」
三日之後,劉奇帶著大隊輕騎星夜奔馳,終於是趕到了廣宗城內。
這一日,城外笙旗遮天蔽日,司馬懿早已是坐在銅車之上等候多時。
當劉奇策馬出城,他早已是坐在馬上拱手一輯。
在他身後,司馬氏眾將一字排開,不得不說,劉奇還著實有些羨慕司馬家這種文雅之家,若是教子,只怕連曹操都不如司馬氏。
「難怪司馬氏敢篡魏自立。」
「主公,司馬懿擅長蟄伏,可此人不如賈詡,賈文和雖然安身惜命,卻情有可原,他之計謀,太過陰狠毒辣,天下諸侯皆忌憚之。」
「而司馬懿此人,戰陣之上,以圓陣、龜甲陣為主,結成軍陣之後,便可穩若金湯,便是昔日大司馬徐庶,也奈何他不得。」
劉奇沉默了一下,目光看向陸遜,「那以汝之見,當如何行事?」
「主公且去見見他司馬懿罷。」說著,陸遜一指對面中軍,中軍陣列大開,一名乘騎著戰馬的批發中年男子策馬行至近前。
「一年……」陳震和陸遜對視一眼,眼中都多出幾分若有所思的神色。
「一年足矣。」劉奇翻身上馬,乘騎著戰馬入城,此刻城內街道兩側都有著軍士把守,躲在屋內的百姓們紛紛朝著外面張望。
劉奇看了一眼身側的陳震,「孝起,北地可有戰報傳來?」
「數日之前,大都督便已抵達漁陽郡,如今正在長城沿線和鮮卑鐵騎交戰。」
「烏桓突騎如何?」
「回稟主公,烏桓突騎在失了蹋頓之後,此前與鮮卑鐵騎交戰一次,雙方各有折損數千,幾乎不分勝負。」
「同等兵力之下,烏桓突騎也擊不敗鮮卑鐵騎乎?」
「回稟主公,鮮卑鐵騎分比尋常,其遼東大人軻比能更是鮮卑諸部百年不出的雄才大略之人,若是他日吾軍要進軍草原,須得留意此人。」
「伯言,汝以為此番大都督可能凱旋而歸?」
「以大都督之能,自可擊敗鮮卑鐵騎,將其驅逐出境外,收復失地,斬殺鮮卑蠻夷。」
劉奇微微搖頭,「鮮卑勢大,不弱於昔日之匈奴,只是如今分裂成三部爾,倘若再給他軻比能一二十載,只怕鮮卑三部合一,孤即便再率漢軍北伐草原,也得損失慘重。
「主公,此戰吾軍鐵騎之中,張文遠將軍的徐州鐵騎喪亡近半,馬超將軍的西涼鐵騎幾乎全軍覆沒,陸睿將軍的遼東鐵騎折損七成以上。」
「遼東可還有戰馬?」
「回稟吳王,根據附近的牧民匯報,若要再尋覓馬場,就得往更北邊的極遠之地而去矣。」
「那便儘快擊敗鮮卑之後派遣馬隊北上,孤需要更多的戰馬,打造更多的鐵騎,今後吾軍之中,但凡從北地徵召的兒郎,都可獲得一匹戰馬,南面編練步卒,北面兒郎為馬上騎士。若有五萬騎兵,孤可蕩平鮮卑,若有十萬精騎,孤可殺通整個西域,若有二十萬鐵騎,整個天底下,都沒有任何一處夷國敢與孤大漢爭鋒。」
言罷,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報……前線緊急戰報,司馬懿孤注一擲,率軍迂迴偷襲李嚴所部,燒毀大批輜重糧草。」
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
劉奇面色微變,立即追問道:「如今前線糧草如何?」
「回稟吳王,當只剩一月餘糧爾。」
劉奇沉吟片刻,正待再問,已經是在薊縣太守府內翻身下馬,很快便有軍士呈著急報衝到近前,「報……稟報吳王,從高邑敗退到巨鹿,再敗撤到平鄉的司馬懿命人送來降表。」
「降表?」劉奇微微一愣,便迅速打開遞到跟前的書信。
他仔細一閱,雙眉微皺,「這司馬懿竟然有意帶著麾下幾萬精銳歸降吾東吳,他自請為樂平侯,倒是還沒忘給自己兒子和手足胞弟們請封賞一些閒職。」
陸遜從劉奇手上接過降表瀏覽一番,深深地看了一眼劉奇,拱手一輯,「主公,此乃詐降爾,司馬懿請求主公下令,命徐晃、龐統、呂蒙、徐庶幾位都督出席接見,且下令所部兵馬撤軍五里外,以示誠意。」
「伯言以為如何?」
「當下令十餘萬大軍,合圍平鄉,司馬懿所部兵馬大多都是步卒,行進緩慢,吾軍以輕騎突擊,再以大隊步卒跟進,足以構建一道極強的封鎖牆。」
「此外,命人回信給司馬懿,就說孤已知曉此意,亦願意讓麾下的兵馬後撤五里,方便他下令棄械的軍士出城歸降。」
「喏。」
三日之後,平鄉的急報再一次呈到劉奇手上。
「願獻上韓遂首級,以示誠意,再獻上俘虜,涼州大將閻行夫妻,交與吳王……」司馬懿的書信仍舊沒有那麼多的辭藻華麗,只是一昧地討好。
「主公,可還回信否?」陳震一臉猶豫地看向劉奇道。
「鄴城戰時如何?」
「城外四門的護城河已經填平,吾軍已經先後強攻了十餘日,傷亡當在五萬以上,城內守軍死傷也不在少數,曹操亡故之後,城內更是先後在十餘日內送出不少意欲歸降的書信。」
「看來他曹孟德,也未能得遍人心。」劉奇笑了笑,「回信,命他司馬懿一人來廣宗見孤。」
「主公這是要南下?」
「儘早收復鄴城,平息天下最後的戰亂,此乃先父之願,亦是孤之心愿爾。」
三日之後,劉奇帶著大隊輕騎星夜奔馳,終於是趕到了廣宗城內。
這一日,城外笙旗遮天蔽日,司馬懿早已是坐在銅車之上等候多時。
當劉奇策馬出城,他早已是坐在馬上拱手一輯。
在他身後,司馬氏眾將一字排開,不得不說,劉奇還著實有些羨慕司馬家這種文雅之家,若是教子,只怕連曹操都不如司馬氏。
「難怪司馬氏敢篡魏自立。」
「主公,司馬懿擅長蟄伏,可此人不如賈詡,賈文和雖然安身惜命,卻情有可原,他之計謀,太過陰狠毒辣,天下諸侯皆忌憚之。」
「而司馬懿此人,戰陣之上,以圓陣、龜甲陣為主,結成軍陣之後,便可穩若金湯,便是昔日大司馬徐庶,也奈何他不得。」
劉奇沉默了一下,目光看向陸遜,「那以汝之見,當如何行事?」
「主公且去見見他司馬懿罷。」說著,陸遜一指對面中軍,中軍陣列大開,一名乘騎著戰馬的批發中年男子策馬行至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