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司馬遷在自己的書里寫到過這件事,很詳細。司馬遷說,李陵投降後,皇帝坐立不安,辦公都沒心思,原文是“(劉徹)食不甘味,聽朝不怡”。大臣們不知道怎麼回事,沒人敢說話。後來劉徹召集大家開會討論李陵的事,司馬遷覺得,皇帝這是不想放棄李陵,但是不好開口,所以想讓大家替他說。

  這些都是司馬遷親眼所見親筆所記,應該假不了。從後來劉徹的言行看,他確實不想放棄李陵,司馬遷並沒有會錯意。

  司馬遷繼續記錄道,李陵的話題一開,眾臣落井下石或者沉默不語,沒一個幫李陵說話的。在這件事上不幫李陵說話就是不幫劉徹說話,劉徹下不來台,司馬遷就想幫皇帝一把,正好皇帝問到他,於是他慷慨陳詞,說了上文那一堆,自以為幫皇帝鋪了一個台階。

  可是劉徹的臉色依舊很難看。

  於是司馬遷就被判了腐刑,割掉生殖器,這個事情連初中課本上都有,不需再多說。當然,課本上為了怕教壞小朋友,沒說腐刑就是割掉生殖器。

  司馬遷的原文說,皇帝安給他的罪行是“誣罔”,就是誣陷毀謗。說他大肆鼓吹李陵五千人作戰如何英勇,明顯就是話裡有話,暗指剛從前線打匈奴回來不久的李廣利將軍作戰不力,屬於挑撥離間,敗壞人心,理應治罪。

  司馬遷說,皇帝錯誤地理解了他的話,他是被冤枉的,一番好意招來當頭禍。

  如果按照司馬遷自己的說法,也能解釋的通,於情於理還算湊合能接受。

  但是只能到湊合這個程度,因為扯上李廣利太牽強了。劉徹何必要弄了這麼一個生硬的理由跟司馬遷過不去?

  或者說,誣罔也許只是表面原因,一部分原因,背後還有一些不太好說的事情。

  我們不要忘了司馬遷的職業,他是寫歷史的,他那一支筆,比今天的任何媒體都可怕。

  《三國志.魏書.鍾繇華歆王朗傳》有這麼段記載,魏明帝曹睿和大臣王肅聊天,曹睿說,“司馬遷這個人很沒意思,他受了刑,肚裡有氣不敢說,就在史書里把漢武帝寫成暴君。”

  王肅答道,“司馬遷寫歷史是有什麼記什麼,好事不誇大,壞事不藏著,稱得上良史。當年漢武帝知道司馬遷寫歷史後,便拿來讀,讀到景帝本紀和自己的本紀時,勃然大怒,便把這兩章削了去,所以我們現在(指三國時期)讀到的《史記》,沒有這兩章。後來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漢武帝便藉機懲罰了他一下。”

  也就是說,三國時期的文人,認為司馬遷受刑是因為寫歷史的緣故。

  這個說法還可以向前追溯,東漢時期成書的《漢舊儀注》曾提到:“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後坐舉李陵,李陵降匈奴,故下遷蠶室(下蠶室的意思就是受腐刑)。”

  至少本人認為,這個說法講得通。劉徹對司馬遷早就有意見,司馬遷寫的不是別的東西,是史書,是定論,以後千秋萬代讀到劉啟劉徹,都會罵這爺兒倆不是好東西,所以“怒而削去”,所以給了司馬遷一刀。也許這才是根本原因,為李陵辯護只不過是導火索。

  7)李陵的悲劇(1)

  至於司馬遷是怎麼死的,說法太多,只怪班固在司馬遷的傳里沒有記。

  如果還是按照《漢舊儀注》里的說法,司馬遷又在書里亂寫,又惹惱了劉徹,蹲大獄到死。至於司馬遷亂寫的什麼,據說就是這些,就是李陵這樁事兒:“明主不深曉,以為仆沮貳師,而為李陵遊說”。他說劉徹理解能力不夠,冤枉他。所以劉徹發怒,又把他弄進去了,老死在大牢里。

  還有一個說法是,司馬遷活過了劉徹,壽終正寢,因為史記很多篇章里提到了劉徹的諡號,就是武帝,人不死是沒有諡號的。距離司馬遷年代不遠的褚少孫博士也說,司馬遷的史記把劉徹時期的事情都寫完了。班固不提司馬遷的死,很可能也是因為司馬遷是正常死亡,不值得提。這個說法可信度似乎大一點,因為都是直接證據。

  第三個說法是,司馬遷死於政治###。劉徹晚年發生了一場人為的大災難,長安城的大人物之間你咬我掐,殃及一般的小公務員,司馬遷就在被殃及的人群中。這場大災我們很快要講到。

  班固在漢書中明言,司馬遷這個人比較憤,因為亂說話而受刑,受刑後還不知道收斂,明知下筆傷人,還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換句話講,司馬遷似乎有烈士情節。

  一個沒生殖器的男人,死亡也許是解脫。

  司馬遷還是有後代的,他受腐刑的時候已經接近五十歲。我們今天讀到的史記,就是司馬遷的後人獻給皇帝後才流傳下來的。

  有一句廢話還是必須要說的,司馬遷是偉大的。他的偉大更多不在於創造,而在於傳承,和孔子類似。把司馬遷上升到文化或者文明的高度,我沒意見。

  司馬遷年輕時,曾遊歷整個中國,南到湖南,北到山東,探尋先人足跡,布衣青牛,且行且書。我喜歡他這一部分。

  好了不提司馬遷了,繼續李陵。

  李陵在匈奴混得還不錯,且鞮侯拿他當私人顧問對待,和衛律平級。李陵拒絕不了,在人家的地面上,連拒絕的資格都沒有。李陵正式成為漢奸李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