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寧願相信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琴瑟和諧,白頭偕老。歷史太冷酷,太鐵血,好容易出現一抹暖色,就讓她一直暖下去吧。

  長安,未央宮。

  一大群奇怪的人跪在地上,面如死灰,他們剛剛收到確切消息,一向喜怒無形的皇帝要把他們全部處死。這個場景非常詭異,因為跪著的這幫人,都是侏儒。

  遠處開過來一輛車子,侏儒們蜂擁衝上前去攔住,大聲哭喊求饒,場面非常混亂,隨行車子的護衛隊高度緊張。

  車裡出來一個人,皇帝劉徹。劉徹很茫然,這群侏儒是他養著給自己表演娛樂用的,養了好幾年一直相安無事,今天是怎麼了。

  找了一個講話清楚的問了問,原來是有人通知他們,皇帝不喜歡他們了,嫌他們沒用,不能耕田,不能做官,不能打仗,浪費糧食,全部殺掉。所以他們才攔駕求情。

  劉徹繼續茫然。他從沒說過這話,哪家的皇帝會無聊到跟侏儒過不去。

  劉徹問,是誰告訴你們的。

  東方朔,侏儒答道。

  劉徹哈哈大笑。

  講東方朔之前,先談一談臣。君臣的這個臣。

  君只有一個,君多了會打架;臣有很多,臣少了沒人做事。臣分很多種,大臣,小臣,文臣,武臣,能臣,庸臣,忠臣,奸臣,亂臣,貳臣,直臣,諍臣,諫臣,饞臣,佞臣,弄臣,退休的臣,在任的臣,個子高的臣,個子矮的臣,長得胖的臣,長得瘦的臣,同性戀的臣,性無能的臣,酷吏,循吏,貪官污吏,清官,貪官,京官,地方官,部廳局處科,省地市區縣,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按臣的境界分,大臣,小臣,微臣。大臣謀國,小臣謀君,微臣謀己。大臣上面還應該有個社稷之臣,社稷之臣就是大臣的屬性里再加一條:與國家共存亡。社稷之臣只在危亡時機出現,平時是沒有環境的,所以能稱之為社稷之臣的並不太多,知名度比較高的幾個,文天祥,于謙,史可法,張自忠。劉徹說汲黯是社稷之臣,但是沒機會證明。如果我們回歸臣的本意,君之下的所有人都是臣,那麼,所有那些在敵人衝到眼前時也不曾退縮的人們,你們都是社稷之臣!

  4)眾生相(4)

  同樣在亂世出現的,還有亂臣,貳臣。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國家要亂,亂臣便會出現,亂臣賊子,火上澆油,一亂到底。國家亂到亡了,別家人當皇帝了,國號改了,投奔之並繼續做官的,便是貳臣。比如史上最強貳臣吳三桂,四易其主,人稱四臣。

  按工作性質分,文臣,武臣,內臣。西漢之前包括西漢,臣不分文武。和平時期,朝堂議政;戰爭來臨,拎把劍上戰場殺人。東漢後讀書人越來越多,開始分文武。內臣一直都有,陪在皇帝身邊的人,最大的組成部分是宦官,人們更喜歡稱之為太監。

  按最單純的善惡標準分,忠臣,奸臣(佞臣)。這種分法一般只在二流小說或影視作品中出現,歷史上沒有這種分法。無謂忠奸,立場不同而已。

  按工作地點分,京官,地方官。中朝股肱,封疆大吏,沒有高下區別。京城和地方,人員調動很頻繁。京城路子多,爬得快,離皇帝近,幹什麼都方便,再囂張的地方官,來到京城見誰都老實;地方上天高皇帝遠,可以認真做事情,也可以認真撈錢;在京城幹得好的,去地方蹲兩屆,攢政治資本;皇帝不喜歡的,打發到哪個窮山惡水,別回來了;地方上幹得好的,調到京城;地方上干不好的,也調到京城,監獄。

  按水平高下分,能臣,庸臣。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騎馬定乾坤,上床認識女人,下床認識鞋,這叫能臣;只會後面兩項的,叫庸臣。

  按性格分,直臣,諍臣,饞臣。有想法直接對皇帝說,就是直臣。西漢之前包括西漢,幾乎凡臣皆直;西漢之後,直臣越來越少。直臣再加一條,堅持原則,當仁不讓,不給皇帝面子,這叫諍臣。一般來說,諍臣的存在是皇帝需要有人陪他們演戲。到後來連演戲的都沒了。嘴饞的,心饞的,為解饞損人利己,損國利己的,叫饞臣。饞臣一說,還是和立場有關。

  按工作分工,干臣,諫臣,弄臣。實際幹活的,有自己衙門的,管著一畝三分地的,都是干臣,不分京官地方官;在旁監督的,提意見的,就是諫臣,一直都有,各時代叫法不盡相同;皇帝私人喜歡的人,叫弄臣,本來弄臣與政治無關,可是皇帝身份特殊,弄臣干政的事情,時有發生。

  回到東方朔。東方朔什麼臣也不是,一定要歸類的話,大概可以算弄臣。但是誰家的弄臣,能在史書中單獨占一章?《漢書》中東方朔傳可是獨立成篇的。獨立成篇是個什麼概念,皇帝是獨立成篇的。衛青這種級別的,都要跟霍去病合傳。東方朔在整個歷史中都是異類,以前沒有,以後也沒出現過。

  東方朔資格很老,劉徹即位第一年發招賢令,他就來長安了。當時全國範圍遞交簡歷的數百人,東方朔的簡歷是這樣滴:

  姓名:東方朔,字曼倩——多麼帥的名字;

  年齡:22歲——多麼年輕;

  籍貫:平原郡厭次縣(在山東德州);

  教育經歷:

  自由喪雙親,兄嫂養大,本人天賦極佳,自學成才;

  13-15歲,讀書,認字,學歷史,基礎好得不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