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成都邊上的臨邛縣(四川邛崍)縣令王吉,覺得司馬相如是個人物,雖然現在龍游淺水,以後很可能發跡。他主動湊上去,給司馬相如送錢送東西,養起來了。跟當年呂不韋養子楚一樣,奇貨可居。

  4)眾生相(2)

  司馬相如覺得這樣過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但是他也沒錢出去遊學,只有這麼捱著過。直到有一天,他聽到一個小道消息,臨邛首富卓大老爺家的小姐,死了丈夫,回家守寡了。

  男人,要能屈能伸;男人,要敢作敢為;男人,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時尚不能跟。沒說富婆不能傍,軟飯不能吃。

  司馬相如決定義無反顧地傍卓文君。自尊值幾個錢,肚子都沒填飽,談什麼自尊。

  王吉要把司馬相如介紹給臨邛的幾位知名人物,其中當然有卓大老爺,而且飯局就設在卓家。

  司馬相如興奮死了,他碘一天等得好苦。

  司馬相如非常認真對待這頓飯,走路說話身形舉止,排練了無數遍,只為能給卓首富留下一點良好印象。

  卓文君沒出來見客,司馬相如未免失望。不過他還是認真奏了一曲,他聽說卓文君也是喜歡撫琴的,管她能不能聽到,投其所好再說。總之那一天司馬相如從頭至尾表現都很好。但是卓文君始終沒露面,所以等到飯局結束,司馬相如找到卓家的僕人給卓文君帶去一封簡訊,說要和卓文君見見面。

  一封信換來一個大活人,襄王有夢,神女有心,兩顆顫抖的心遇到一起,兩雙饑渴的手握在一起。司馬相如快改姓西門了。

  卓首富聞之大怒。

  “我的女兒竟然跟男人跑了!老子顏面何存!以後子過不下去了,別跟家裡要錢!”

  這正是卓文君目前要對面的麻煩。司馬相如家裡太窮了,對於她這種出身的人來講,子真的沒法過。

  卓文君對司馬相如說,“要不你跟我回成都吧,爸爸不要我,我還有兄弟,他們不會見死不救。”

  司馬相如說好啊。理直氣壯吃軟飯。這是一種境界。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回到臨邛,賣掉他們的車子,盤了一家小飯店。司馬相如刷盤子,卓文君當掌柜的賣酒。所謂當盧賣酒,臨邛縣一大奇觀。

  卓首富看不下去,連門都不出了,怕丟人。

  親戚朋友也看不下去,他們看不下去的是卓家父女鬧成這個樣子,都來勸解。有錢人果然人緣好。

  卓首富經不住勸,怎麼說那也是他親生女兒。卓首富主動出錢出人出嫁妝,送給女兒。頃刻間司馬相如暴富,兩口子心滿意足再回成都,買房置地,過上了小康生活。

  司馬相如在梁國時,寫過一篇《子虛賦》,被劉徹讀到了。劉徹大發感慨,沒有和作者同時代,真是一種遺憾。劉徹身邊有個負責給他養狗的人,狗頭,叫楊得意,說這篇賦是他老鄉司馬相如寫的。劉徹喜出望外,趕緊召見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翻山越嶺來到長安,劉徹看這位成都宅男一表人才,當即收到麾下,做筆桿子。前邊說過無數次,劉徹對文筆好的人很有愛。

  司馬相如給劉徹又做了一篇《天子遊獵賦》,現在還可以讀到。

  司馬相如這個人有個好處,就是有自知之明,他在長安儘量不參與政治,也不進誰的幕府,所以反而混得很開。司馬相如給劉徹提過幾次意見,都是不疼不癢的表面文章,不值一提。

  這裡有個問題要說一下,就是給皇帝提意見這件事。呂思勉先生說,西漢之前,包括西漢,議論政治者,都要說哪裡哪裡不好,社會有什麼危機,國家有什麼隱患;包括說皇帝,或曰君主哪裡哪裡做得不對,然後再說應該怎麼怎麼改革。這是一種傳統,當然是非常好的傳統了。西漢後這個傳統就沒了,議論政治者都要先歌舞昇平一番,再找個犄角旮旯說哪裡可能有點問題,一直到現在。這是一種遺憾。

  4)眾生相(3)

  司馬相如一生做過的能稱得上大事的,就是替劉徹跑了兩趟雲貴,去宣貫中央的民族政策和外交方針,不是去領兵打仗。還是筆桿子活。

  第二次去的時候,司馬相如的身份已經是中郎將。去雲貴肯定要過巴蜀,巴蜀頭面人物傾巢出動,迎接中央特使,當然也包括臨邛卓首富,他老丈人。老丈人也感慨不已,早知道司馬相如這麼有前途,早把女兒嫁給他了,還用私奔嗎。今不同往昔,老丈人非常識趣,把自己的家產分了一大塊給司馬相如,是送給司馬相如,不是送給女兒。

  然後就沒什麼了。司馬相如此後長住長安,出沒於名門貴府,生活很滋潤,一直到病死。臨死前寫了一道遺囑,說皇帝應該封禪了。於是五年後,劉徹封禪了。

  至於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是什麼結局,司馬相如發跡後有沒有對卓文君始亂終棄,這是小說家考慮的事情,史書沒有記載。後世有本《西京雜記》說司馬相如始亂終棄了,卓文君還做了一首《白頭吟》感懷身世,……淒淒重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卓文君真是超越時代了,西漢就能寫出五言詩來,厲害。

  《西京雜記》是本亂七八糟的書,連野史也算不上,介於野史和小說之間。所以這本書里的記載,當做獵奇文讀讀也就罷了,可信度一點沒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