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錢能通神,錢能買命,錢能買到大殺器,錢從哪裡來。

  最簡單的回答是:多收稅。

  這也是劉徹最先做出的反應。比如最直接明了的人頭稅,劉邦定的是從七歲收到十四歲,七十多年一直沒變,劉徹把起征點提到三歲。

  最大的誘惑來自於農業稅。農民的比例在整個大漢帝國是個壓倒性的數字。

  劉邦定的農業稅率是6.7%,劉恆在任期間有十三年時間乾脆是0.0%;劉啟把稅率降到3.3%,劉徹繼任後沒變更。

  要不要提一提呢?孟子說,收10%就已經算王者之政了。

  土崩瓦解,本來應該寫成瓦解土崩,瓦解在前。主父偃、徐樂、嚴安當年和劉徹第一次見面,徐樂詳細說過這兩個詞。瓦解,就是瓦碎了,這是大事情,但不會要命,充其量漏雨讓你不爽,房子四面山牆都在,以後有機會再掛上新瓦,房子還是原來的房子;地基如果壞了,房子一定倒,子就過不下去了,此所謂土崩。

  1)張湯自殺案及其背後(4)

  徐樂說,秦始皇很形象地演示了什麼叫土崩:他把農民折騰得太厲害了,再狹義一點,他把農業稅定得太高了。雖說當時稱秦始皇農業稅收50%以上有刻意誇張嫌疑,但是肯定比3.3%要高很多。農民是沉默的大多數,也就是說,秦始皇犯了眾怒。沉默的大多數也會爆發。

  農業稅不能提。雖然提一下不大可能導致秦末群魔亂舞的情形,但是可能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很難應對,一個處理不好,整個帝國都會顫抖,賺錢有一萬種途徑,沒必要非冒這個險。韋小寶都知道“永不加賦”是對的,劉徹也不希望史書上記他一筆增加農民負擔。

  劉徹和秦始皇很像,精力過於旺盛,甚至有強迫症嫌疑,死命打仗,打不死不算完。但是劉徹和秦始皇不一樣的一點,劉徹能經得起誘惑,壓得住心魔。

  事實上,後世對劉徹的評價有這麼一句話: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就是老百姓負擔沒加重,國家也撈了不少錢。

  似乎有些矛盾,誰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再怎麼轉也脫不了富民窮國,或者富國窮民。但是不要總是關注這句話的含水量,能寫到史書上,肯定有含金量的。

  士農工商,農不能動,那就動後面兩個,工商,向買賣人下手。免不了要先向最賺錢的行業下手,揀肥肉切。最賺錢的有什麼行業,販毒,製藥,賣軍火,辦學校。那個時代最賺錢的是兩個行業:鹽、鐵。鹽誰都要吃,鐵誰都要用,找個山頭開礦,錢就來了,真正的坐吃山空。

  從鹽鐵身上撈錢,一般的想法還是多收稅。怎麼個提稅法?財政部部長鄭當時說,我手下有兩個人想對這個事發表意見。

  那就來講吧,劉徹說。

  這兩個人是孔僅和東郭咸陽,商人出身,官任大農丞,是鄭當時的屬官。

  孔僅和東郭咸陽對劉徹說,我們不提鹽鐵稅。

  什麼意思?

  與其提稅,不如把鹽鐵經營權收歸國有,生意我們來做,賺多少都是國家的。

  又是一個斷子絕孫的好主意,可以和主父偃當年的推恩令媲美。

  這麼好的提案劉徹當然不會拒絕,還從身邊抽了一個人,桑弘羊,配合孔僅和東郭咸陽。桑弘羊出身洛陽大商家,十三歲就跟在劉徹身邊。桑弘羊雖人不在商界,卻有最精明的商業頭腦。也就是說,負責鹽鐵專賣一事的三個人,都是生意人。做生意還是要找生意人。

  任何改革免不了要伴隨著新的法律出台,這個事情肯定落到張湯頭上了。不止是出台新法律,鹽鐵專賣整件事,劉徹都讓張湯擔下來了,這麼大的事情,沒個大人物牽頭干不起來。孔僅、東郭咸陽、桑弘羊三個人直接向張湯匯報,張湯直接向劉徹回報。

  這裡就有個問題了,張湯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上面還有個丞相,鹽鐵專賣這麼大的事情,丞相干嘛去了。

  丞相沒幹嘛,現任丞相莊青翟,被晾起來了。

  皇帝——或者皇帝的代言人,比如呂后、竇老太太一類人——代表皇權;丞相是政府首腦,代表相權,政府的權力。丞相本來應該很忙,呂惠文景時期,大小事情都是丞相說了算,皇帝負責簽字。這不是說皇權不如相權,而是皇帝把權力下放。皇帝有資格專權但是不專權,皇帝認為沒必要,又不搞什麼全民總動員之類,何必專權;丞相有潛力專權但是不敢專權,有皇帝在上頭制衡,只能老實幹活。皇帝、政府大家各司其職相安無事。這是皇帝和政府之間一個微妙的平衡,當然這不是天平式的平等的平衡,因為皇權有永遠的主動權。儘管這樣,呂惠文景時期的權力體系,依舊曆來為後人稱道。但是話說回來,中國歷史上從來不存在什麼皇權相權相爭一說,皇權是一切權力的源頭,皇權比相權高一個級別,兩者根本不能放在一起比。

  1)張湯自殺案及其背後(5)

  劉徹精力旺盛,是個勞模皇帝,丞相該幹的事情他自己幹了。因為劉徹想法太多,中間夾個丞相,不如自己決定來得乾脆直接。如果丞相是個聽話的主那還好,比如公孫弘,當初劉徹挽留公孫弘,就是因為公孫弘很配合他,而且很能幹,也是個勞模,勞模喜歡勞模。但是勞模又聽話的人不好找啊,丞相這個政府首腦又不能沒有。這個事情其實很好辦,找一個老資格的傢伙,給他扣頂帽子,上寫丞相二字,好,你就是丞相了。劉徹真就是這麼幹的,根本不把丞相當回事。所以劉徹時期,長安城職位最高的是丞相,子最不好過的也是丞相。劉徹時期,長安城的權力分布稍微有些特殊,自從竇老太太死後,那個微妙的平衡被劉徹輕鬆打破了,變成有些像放射狀的體系,以劉徹為放射源。劉徹是皇帝兼政府首腦,換一種現代說法就是極權主義,囂張一點的說法就是唯我獨尊。所以保守派的汲黯很有意見,說劉徹用人就是堆柴禾,後來者居上,他這話的背後其實就是權力過於集中的問題。放射狀的權力體系效率高,弊端也大,放射源出了問題,大家都倒霉。據今並不遙遠的過去就出過這種事,我想不用多說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