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徹的外甥女兒嫁過來後,劉安做賊心虛,這位兒媳婦是長安來的,萬一後知道了什麼消息,捎個信兒回長安就是大禍臨頭。於是發生了上文一幕,劉安不讓劉遷和她同房,最後只能離婚。

  不過我總覺得劉安造反是個大笑話。劉安身上找不到一點造反者,革命者的氣質。造反需要什麼氣質呢?流氓。流氓也是一種氣質。流氓不要臉,不要皮,不講道理,沒有路數,黑得下心,下得去手,拉得下面子,低得下頭,受得了委屈,吃得了癟,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住。滅秦大戰,最後剩劉邦和項羽倆文盲決戰,劉項原來不讀書,劉邦勝了,因為他是文盲和流氓的完美組合體,項羽只是文盲不流氓。

  劉安是個文化人,非常有文化的文化人,他編了一部書,《淮南子》,現在還能讀到,行文華麗,很有氣勢,所以說劉安有個秀才腦子,但是他是淮南王。秀才腦子王爺命,其實是一種悲劇。秀才一般對現實是有點意見的,但是他不能反抗,劉安這個秀才有反抗的資本,也許這就是悲劇的來源。我們試想一下,把一把利劍交到一個秀才手裡大概是什麼結果:嗆啷啷秀才劍出鞘,口中吟道:一舞劍器動四方,然後被人一悶棍放倒在地。就是這個情形。

  劉遷連個秀才也不算。雷被從軍案的導火索是劉遷和雷被比劍受傷,雷被是淮南名聲最響的高手。其實雷被根本沒心思和他比劍,但是劉遷苦苦相逼,非要和雷被一較高下,因為淮南國所有的高手都被他打敗了。和太子比劍,誰敢不輸?可惜劉遷連人家讓著他都不知道,非要和雷被試試。刀劍無眼,雷被不留神傷了劉遷。技不如人,劉遷還不認,還告到老爹那裡去,幾十歲的大男人了,就這麼點出息,能有什麼前途。當然這要感謝劉安幾十年如一的親子教育。

  這樣的爺兒倆還要造反,笑話。

  3)教育問題(1)

  非但如此,劉安造反的意志還不堅定。劉安某次把他的中郎將,也是資歷最深的老部下伍被叫到內室,先是沉默了半天,而後膩膩歪歪說些不著邊際的空話,伍被摸不著頭腦。劉安終於開口道出真實想法:他想起兵造反。

  伍被嚇得撲通跪地,哇哇大哭,“王爺怎麼出此亡國之言!當年伍子胥諫吳王,吳王不聽,伍子胥說,“我看到有一天麋鹿在姑蘇台遊蕩”,老臣我也看到王宮變成一片瓦礫,荊棘叢生,朝露濕衣了啊王爺!”

  劉安聽得氣兒有些不順,叫你來為了出謀劃策,又不是讓你說這些的。

  劉安把伍被的父母囚禁了,以示懲罰,同時也是當作人質,防止伍被這個反對者跑掉。

  三個月後,劉安又把伍被招來,看看他是不是還那麼嘴硬。

  伍被還是哭,“當年,高皇帝布衣出身,最後立為天子,那是因為秦朝亂用民力,該亡。王爺你只看到高皇帝得天下容易,怎麼沒看到三十年前的吳王劉濞。劉濞國富兵強,謀劃周全,舉兵西進,只到了梁國便兵敗身亡。王爺這是為什麼!劉濞逆天行事啊!王爺你手下的兵力還不如劉濞的十分之一,當今天下比劉濞之時安寧萬倍。王爺啊王爺,你就聽我一句勸,息了這個心思吧,你這是要搶在我們前頭死啊王爺……”

  伍被一把鼻涕一把淚,劉安也跟著哭了,倆老頭子對著哭。

  劉安起身把伍被扶了起來,造反的念想算是暫時斷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沒幾個月,淮南國又出了一樁案子。孫子鬧事了。

  劉建恨叔叔劉遷,暗中組織了一幫人想刺殺他,這樣他爸爸劉不害就有機會做淮南太子了;後來這件事被劉遷知道了,劉遷為報復,不止一次折磨凌辱劉建。一家人內部鬧得一塌糊塗,劉安的家庭教育真是不敢恭維。終於有一次劉建忍無可忍,一封告密信送到長安:淮南太子劉遷曾兩次試圖謀害長安使者。劉徹特事特辦,要求廷尉署優先處理這一案子,和上次一樣,河南郡配合廷尉署辦案。

  河南郡來人把劉建請了去配合調查,劉安不知道為什麼,也不好阻攔。劉建將上兩次中尉段宏來淮南,劉遷和劉安準備密謀刺殺的來龍去脈,和盤托出。

  河南郡將案情進展報到長安廷尉署,案情重大,廷尉署報給劉徹,劉徹批示逮捕淮南國太子劉遷,特別命令淮南國中尉配合廷尉署實施逮捕。皇帝明令下達,廷尉署和河南郡的相關人等感覺有了底氣,不用像上次那樣畏首畏尾,抓劉遷那麼費勁。

  劉安也已經得到消息,劉建把劉遷賣了,長安已經來人抓劉遷了。

  這是長安第三次派人來淮南國了,狼來了也不過三次。

  劉安很清楚劉遷犯的是什麼事兒,一旦被抓走,必死無疑,自己也跑不了干係。劉安又決定魚死網破了,他用力下了下決心,造反!

  造反都這麼被動,累不累啊劉安大叔。

  劉安又把伍被叫來了,他想為自己尋求心理上的支持。

  劉安又是倒背著手半天不說話。

  “你覺得如今天下,是治世,還是亂世?”劉安問。

  “治世。”

  “何出此言?”

  “臣觀如今漢廷,君臣、父子、夫婦、長幼之序皆得其理,皇帝崇古,風俗綱紀健全,商賈流通天下,道路暢行無阻,四夷賓服,匈奴退讓,雖不及上古太平,但稱之為治世不過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