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主父偃隨身抓出一把錢,扔向人群;抓出一把錢,扔向人群…

  當年你們看不起我,打壓我,我大半生被迫顛沛流離,我活下來了!今天我回來了,你們都像狗一養趴在地上拜我。地上的錢,都是送給你們的!撿啊!撿啊!

  13)生不五鼎食 死即五鼎烹(2)

  “今天開始,我和諸位絕交,從此以後,再也不要進我主父偃的家門!”

  主父偃狂笑而去。

  門客們看不下去了。有個人就勸他,說先生你太橫暴了。主父偃猛然回首,“我一輩子顛沛流離,連一個安身之處都沒有,爹娘不要我,兄弟不要我,同僚也不要我,我苦了太久了!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我老了,暮途遠,就要倒行逆施!”

  類似的話,當年伍子胥說過。為報父兄之仇,伍子胥引吳兵入楚,那是他的祖國。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伍子胥最後死於吳王夫差之手。

  人生在世,要爽一次。生不在帝王家,死即帝王陪,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然後主父偃就去管劉次昌了。主父偃行事很有酷吏風範,他將齊國後宮的宦官宮女全部審了一遍,凡是和劉次昌亂倫醜聞有關聯的,全部殺掉以正風氣,並且把審理經過形成卷宗,報給劉次昌。

  事實上,劉次昌得知主父偃來的時候,三魂七魄已經丟了一半,他知道燕王劉定國就死在他手上。劉次昌以為主父偃來齊國是逼他來了。主父偃本來就是來者不善,儘管這不是劉徹讓他來齊國的初衷。主父偃把卷宗報上去,劉次昌連拿起來看的力氣也沒了。主父偃時不時會在劉次昌面前提一下燕王劉定國的案子,或明言或暗示,每提一次,劉次昌的生命力就少一格,嚇的。燕王比他大兩輩兒,比皇帝大一輩兒,一樣被主父偃逼死,劉次昌不可能不害怕。他見到主父偃,就像見到死神,穿著黑斗篷,扛著大鐮刀,來收割他的生命。

  我做了和燕王一樣的事…是不是輪到我了…

  劉次昌還是個孩子。當年劉徹的大哥劉榮也是個孩子,被嚇得自殺了。

  劉次昌服毒自盡了。

  舉國震驚,都在盛傳一個說法:主父偃又逼死一個王。

  劉徹聞訊震怒交加,這個結果不是他想要的。

  劉徹的同父兄弟,趙王劉彭祖非常擔心,下一個就輪到他,因為主父偃也在趙國呆過,沒受過他任何關照,最後也是被逼走的。於是劉彭祖搶在主父偃回長安復命之前,上書劉徹,說主父偃任職期間大肆收受賄賂,法律所不能容,還提到諸侯和皇帝都是血脈相連,不能讓他這麼一路逼下去,孰輕孰重,要掂量一下啊。

  這正是劉徹所擔心的。兩個王都死了,這不是推恩,這是真的在要人命,萬一諸侯都自以為沒了退路,很可能就走上絕路,到那時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七國之亂會不會重現?要打匈奴,無論如何國內不能亂,亂不起。

  主父偃留不得了。他這把刀太快了,一舉手便是鮮血四濺。甚至劉徹連留主父偃一條活路的選擇也沒了,誰讓主父偃做得這麼絕。必須要殺,殺之以謝諸侯,謝諸侯以安天下。

  可惜了主父偃一代奇才,劉徹是真的很欣賞他。甚至欣賞他的狂,劉徹從他身上找到自己的一點影子。

  劉徹把趙王的舉報書交給廷尉署,主父偃被逮捕了,押解到長安。一路之上主父偃什麼也沒說,他知道他有這麼一天。

  判決下來了,主父偃大肆收受賄賂,離間皇氏宗親,滅族。

  劉徹招來三公九卿開會,討論主父偃的問題。沒人發言。主父偃太狂了,喜歡他的人不多。公孫弘說了一句話,基本代表了大多數人的意見,也是劉徹不太想說出口的,史書原文,公孫弘說:不誅主父偃,無以謝天下。

  主父偃全家被殺了。

  主父偃死後,門客一鬨而散。只有一個門客,叫孔車,給主父偃收屍並葬了。

  劉次昌沒有後代,齊國領土併入中央政府。齊國滅。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我不知道各位讀出了什麼,我只讀出了嚴重的自我毀滅傾向。司馬遷說,主父偃死得很可悲;班固很乾脆送了主父偃兩個字:活該。

  未央宮上,劉徹對著夕陽沉思,忽然喃喃說了一句話:那個孔車,是個厚道人。

  1)出西域(1)

  劉徹第14年,即修建朔方城的當年,匈奴發生了一場內亂,仿佛是為了配合帝國的進攻姿態。

  冒頓之孫,軍臣單于病死,由太子於單接任。本來一次普通的權力更迭,由於伊稚斜的參與變成了一場流血政變。伊稚斜是於單之叔,軍臣單于之弟,匈奴第一號好戰分子。河套地區被衛青占領,伊稚斜發誓一定要奪回來,並對漢帝國實施更大規模的報復。伊稚斜在匈奴經營幾十年,勢力穩固強盛,軍臣單于一死,誰還能壓得住他,於單剛宣布即位,伊稚斜從東方率軍殺至,一片混亂中,於單逃跑,伊稚斜奪位成功。匈奴國內對這場政變沒什麼大的反應。

  於單向南進入帝國境內,後來劉徹接見他,並封為涉安侯,不知道於單有沒有組織個流亡政府什麼的。大概這個於單就是命比紙薄,好容易做上單于卻被自己叔叔趕跑了,幾個月後竟然又死在中原。

  趁混亂而逃向漢帝國的,除了於單一行人,還有兩個身份很奇怪的人物,一個叫張騫,和一個叫甘父的僕人。於單南逃是為了避難,他們兩個,是為了回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