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莊助當場反對田蚡,我們要管,不但管,還要大管特管。莊助對田蚡說,如果我們不能救也就罷了,可是我們有實力,為什麼不去救!前秦是扔掉越人不管了,前秦連咸陽都扔掉不管了,我們也要學嗎?小國遇難來求救,我們不管,這種態度怎麼臣服萬國!

  莊助說得慷慨激昂,唾沫亂飛。還沒等田蚡反駁,劉徹說話了,拍板同意莊助。田蚡也就不好再發話了。

  要解救東甌國,就需要打仗,打仗需要軍隊,調動軍隊需要虎符。劉徹沒膽量用虎符調兵,虎符一動,表示要發動戰爭了,這根本就不可能過得了老太太那一關。所以劉徹在拍板的同時,宣布了一個決定:東甌國一事,不能動用虎符解決。他給自己找的理由是,剛即位不久,不能給人一個好戰的印象。當然了,他就是不敢。

  領這次任務的就是發言的莊助。和東甌國接壤的是帝國會稽郡,莊助就是會稽人。莊助決定徵用會稽郡的駐軍來干預此事。至於沒有虎符靠什麼來調兵,莊助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冒險的想法。

  果然不出所料,會稽郡駐軍拒絕合作,不見虎符不發兵。雙方僵持不下。

  莊助在毫無徵兆的情形下,將駐軍的司馬當場斬首。在場所有人都驚了。莊助這是在拿自己的命做賭注,當地駐軍有無數個理由可以現場把他格殺。

  會稽駐軍的幾個指揮官在經過短暫的沉默和眼神交換後,表示願意接受莊助的節度,發兵救東甌。

  東甌國是臨海的,莊助非常聰明地沒有選擇從陸路直接進攻,而是選擇走海路,直接進攻閩越人的後方,而且走海路速度快。

  閩越人得到消息,帝國軍隊開過來了,左右衡量了一番後,從東甌退兵了。這次事變得以順利解決。莊助兵不血刃完成一次軍事任務,回長安後大受嘉獎。

  東甌國王駱搖在經過這次事件後,感覺到漢帝國的新皇帝似乎意識到了東甌的存在,不再像前幾任一樣,對東甌不聞不問,任憑自生自滅。於是駱搖向帝國政府提出一個非常大膽的請求:舉國內遷。

  劉徹批准。

  公元前138年,閩越王駱搖率領族人四萬餘內遷,劉徹將這些人安置在江淮地區,大約是今天的安徽省廬江縣一帶。

  劉徹做皇帝兩年多來,第一次體會到救世主的感覺,四萬人很少,但也是一個國家,他拯救的國家。劉徹很享受這種感覺。

  幸運的是,在整個事件的處理過程中,包括派人處理、強行徵兵、接收東甌國難民等等,老太太都沒有干預,許昌和莊青翟兩個老頭子當然也跟著保持沉默。也許老太太覺得這不算什麼大事,沒有對她自己的世界觀產生衝擊,劉徹想搞就去搞吧,她自己裝不知道。

  但是,東甌事件的處理,運氣的成分太大。莊助跟當年周勃一樣,沒兵符,空手套白狼。周勃當年靠威望,莊助靠強勢,都是冒險行徑。假使會稽駐軍死活就是不合作,小了說,莊助會搭上一條命;大了說,鬧到老太太那裡去,後果很難估算。

  劉徹又閒下來了。像東甌國事件這樣可供劉徹發揮,老太太又不會管的事,不會天天有。實際上,劉徹處理完東甌事件後,真的就找不到能做的事了。這就是第二件大事:遊獵。劉徹是必須要給自己找點事情做的。

  劉徹遊獵喜歡穿便裝,晚上出門,有人查問就回答說自己是平陽侯(平陽侯是他姐夫,有人據此推測劉徹有戀姐情節,好邪惡…)。周圍的隨從都是他從眾多侍衛里挑的騎射高手,成群結隊,浩浩蕩蕩,暴土揚塵,人人避之。他遊獵的範圍就在長安四方周圍,常常幾天不回城,晚上就在老百姓家借宿。老百姓對劉徹這群人非常厭惡,他們的馬肆意踐踏農田,天天被人罵。還有一次事情鬧大了,老百姓把這隻遊獵隊伍告到了地方官那裡去,地方官要抓人,逼得劉徹亮明自己的身份才了事。

  後來劉徹覺得老這樣騷擾老百姓不太好,於是想了一個解決措施:大範圍擴建上林苑,供他過癮。

  7)遊獵人生

  具體負責擴建上林苑的是吾丘壽王,吾丘是個姓,他也是劉徹求賢招來的人才,趙國人。劉徹自己沒事幹,他的這些大好人才們也都閒著沒什么正事,就幹這個。吾丘壽王把終南山附近的土地都劃歸到上林苑。劉徹還命人專門計算老百姓的損失並照價補償。吾丘壽王做事有效率,很快工程計劃報上來,劉徹非常贊同。劉徹身邊站著一個東方朔,東方朔對這個工程很有看法,當時就提了很多意見。東方朔說話還是很有文采的,“殷作九市之宮而諸侯畔,靈王起章華之台而楚民散,秦興阿房之殿而天下亂…”,總體意思就是說,你把老百姓的農田、魚塘、礦場給占了,弄成遊獵場,太不像話,沒這麼做事情的。

  劉徹點了點頭。嗯,不錯,說得很好很有道理,給你升個職,賞點錢,一邊呆著去吧。上林苑該擴建還是擴建。東方朔很無奈。

  劉徹這個傢伙打獵是真打獵,不是說別人轟到他跟前,他再一箭射死。劉徹喜歡親身上陣,近身格鬥。遇到熊或者野豬之類的大型獵物,他最興奮。司馬相如看不慣,他也提意見,說這樣太危險。當年文皇帝飈車,袁盎拉著馬韁繩說太危險,文皇帝停止飈車,並大為讚賞袁盎;景皇帝拎著把劍要殺野豬救女人,郅都攔住,景皇帝同樣讚賞郅都,停止殺豬行動;劉徹也非常讚賞司馬相如,不過該怎麼玩還是怎麼玩。果然不愧是劉邦的後代,老子就是要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