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電影和小說當然不是科學講座,藝術想像是編劇、導演和作家的權力,科學家不能干涉。對於《明日之後》,科學家實際上並沒有多大反感。當然他們指出,影片中讓災變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幾天工夫)發生,是誇張了。或者說,《明日之後》將某種關於地球氣候災變的理論描述,在時間軸上急劇壓縮,這樣就對觀眾的心靈產生巨大震撼。事實上,如果那些災變是在幾千年、幾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段內發生,很可能就不是什麼災變了——因為那樣的話人類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和準備,並且也能夠逐步適應環境的變化。

  《明日之後》的故事中還有兩個地方頗有思考價值,似乎被先前的評論文章所忽略。

  一是在故事中起了巨大作用的“模型預測”。主人公霍爾教授就是根據他製作的數學模型預言了災難的發生時間,他的兒子、兒子的女友等也是聽了他的預言才得以倖免於難的。這些情節給人的印象是那個在電腦上演示的數學模型神奇莫測,從形式上看簡直與巫術異曲同工。而實際上,“模型預測”是西方科學史上最傳統、最經典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古希臘天文學家那裡就已經發展成熟,至今全世界的主流科學家沒有不使用這種方法的。

  這種方法的基本程序是:通過實測建立模型,然後用這模型演繹(預言)出未來現象,再以實測檢驗之,實測與理論預言符合則暫時認為模型成功,不符合則修改模型,如此重複不已,直至成功。所謂“符合”,也是因時代而異的——隨著科學儀器及觀測手段的進步,昔日屬於“符合”的結果也可能在後來成為“不符合”。其實影片中霍爾教授的模型,是否真的能夠正確預言未來的氣候變化,是很難說的,因為氣候的變化不像行星運動那樣有相當精密的周期性。

  故事中另一個值得注意之處,是假想北半球變成冰雪世界後,倖存的美國人紛紛逃往南方,美墨邊境的情形頓時翻轉過來——以往一直是美國拼命防止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入境,現在卻是美國難民潮水般湧入墨西哥境內。影片讓墨西哥政府接納了這些美國人,最後美國總統在駐墨西哥大使館發表演說,感謝墨西哥人民。

  由於迄今為止地球上經濟發達地區絕大部分集中在北半球,如果冰河期真的在近期就到來,《明日之後》中所假想的局面就可能真的出現,那時發達地區的人們將成為逃往南方的難民,往日他們面對欠發達地區的人民曾經趾高氣揚,以富貴驕人,此時讓他們情何以堪?所以小說中美國總統在廣播中說道:“他們的慷慨使我意識到昨天傲慢的荒唐和今後合作的必要。”

  《明日之後》所強調的環保意識,不僅僅是某種科學問題或技術問題,它還是思想問題,政治問題。影片中對環境保護持消極態度的美國副總統,被認為是影射美國副總統切尼,影片還被認為是影射攻擊了美國政府在環境問題上的政策,因而引起了政府的不滿。而影片的導演羅蘭·艾默里奇(《獨立日》的導演)表示,他希望《明日之後》成為一部對於地球環境及氣候變化的憂思錄,他說他有一個秘密夢想:要讓這部影片推動政治家在環境保護問題上的行動。

  科幻小說的作家,科幻電影的編劇和導演,雖然不是科學家,通常也不被列入“懂科學的人”之列,但是他們那些天馬行空般的藝術想像力,正在對公眾發生著重大影響,因而也就很有可能對科學和政治發生影響——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現在已經發生了。這樣的例證已經可以舉出若干個,《明日之後》很有可能成為新的一個。

  《明日之後》將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到我們面前:

  如果再不注意環境保護,我們還能不能有後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