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斯諾少校不負我重望,率機動團30分鐘內殲滅敵第一突擊群,己方僅損失機甲4部,陣亡受傷各6人。

  “告訴我,我怎麼做到的!”我對著送話器興奮地大叫,“其實也沒什麼,我們發起攻擊時,敵人的步兵和機甲駕駛員大多忙著修理機甲和飛車,外圍僅布置了單層防線。我和17團1營營長商量了一下,他的步兵從南面發起牽制攻擊,我的機甲部隊則集中直來從北面突擊去,直接砸爛了敵人的指控部,然後用機甲上的擴音器以最大的聲量向敵軍廣播,宣布他們的指揮官已經被我們機甲踩為肉泥,請求他們不要再用自己的血污染我們機甲的腳掌,就這樣,敵人紛紛投降了,少數頑固分子則被我們用粒子炮打碎。”

  “很好,繼續吧,你的下一個任務是轉進城西公寓南區,配合空軍陸戰隊1營圍殲敵自1師2旅4團的兩個營,給你25分鐘――包括向目標機動的時間。”

  “我接受其中的20分鐘。”

  空軍陸戰隊1營營長韋刃上尉為了讓我能目睹戰場實況,特意安排幾名弗洛狄志願者在制高點上持袖珍攝像機監視戰場,畫面通過有線網絡直接傳送回司令部,顯示在我身邊的幾台戰術屏幕上。

  城西公寓南區密布的民居間,巨大的人形甲隨處可見,而且多大完好無損,只是靜靜停在街道上,或立,或跪,或躺,或臥,或腦袋朝下腳朝上,都一動不動,宛如裝飾城市的異類雕塑,更加深了這城市的夢幻氣質。

  光束槍和單兵飛彈的閃光讓人確信這裡是戰場,零星的幾股黑煙和基本完整的城區建築則證明了戰鬥遠遠不能算激烈。看來,敵我雙方都還沒習慣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作戰,特別是敵軍――他們毫無準備。

  斯諾少校的機甲部隊進入了戰場,粒子炮的強光開始在建築群中閃耀,未來派的大樓、秦漢風格的大殿、古羅馬風格的圓形體育場相繼現出被強粒子流射穿的大洞,這樣的景象,似乎又要勾出我無限的回憶,卻這被我緊閉一下的眼打住了。

  敵方士兵終於舉手從藏身之處魚貫而出,斯諾少校的電話也過來了:“報告司令,我用了15分鐘,全殲敵兩個營近400人。絕大部分為俘虜,我軍損失機甲2部,陣亡1名,傷2名。那麼,下一個任務?”

  “去城北文教區,那裡的敵1旅1團兩個營正在企圖突圍,命令你部5分鐘內趕到戰場,20分鐘內結束戰鬥。”

  “我……堅決完成任務。”

  這次斯諾少校沒敢打折扣,因為1旅1團系全自由軍重點建設的王牌部隊,官兵均心高氣傲,戰鬥素質處頂尖這列,要迫使這個團的人乖乖扔槍投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戰術屏幕上,敵方俘虜正被一群手執民用獵槍和體育步槍的年輕人押入我軍地道,這些年輕人是響應自由會號召留在城內協助我軍保衛花都的,數量超過了3000人,他們主要擔負運送物資、救護傷員、收繳和整理戰利品、構築工事、挖掘地道等任務,僅配備基本防身武器。可我卻看到許多年輕人見到光束槍、單兵飛彈和防護服後立即扔掉手中的垃圾,換上正規軍的全套武裝,儼然是我軍的編外部隊。“雖然沒經過正規訓練,可也不失為難得的生力軍,只要不過多占用正規軍的彈藥,就不去干涉他們吧。”我這麼想,於是沒有讓自由會會長卡夫卡上校出面阻止這一違反軍規的行為。

  大約在09∶50,敵第一攻擊波4個半團全部就殲,而10分鐘後,敵救援部隊才剛剛突破我外層防線外沿,發現要救援的對象已不復存在後,又慌忙撤退。緊接著敵第二攻擊波共4個團在空軍掩護下再次突入城內,並使用反輻射飛彈攻擊我軍的電子干擾機天線,全頻段阻塞干擾被迫停止,敵軍機甲開始發揮威力,密切支援步兵逐屋逐樓清除我軍步兵。這次敵機甲部隊中無人機甲的數量減少了,但在北、東、西三個方向上仍各有200部左右,超過同時使用的有人機甲(各約100部),對我軍威脅很大。我根據經驗判斷,倉促間敵軍一定還沒來得及給機甲加裝電磁脈衝屏蔽罩(此裝置一般需兩個人花3小時才能完成,加裝屏蔽罩後機甲的飛行能力和潛水能力會下降,所以只在必要時安裝),決定再實施一次電磁脈衝彈攻擊。我軍的機甲和火力支援車先躲入屏蔽掩體內,其他精密設備也作好了保護準備,一聲令下,又是百餘枚強電磁脈衝彈同時起爆,敵軍不但癱掉了600部無人機甲,更有上百架作戰飛機自空中紛紛墜落,砸到建築群中轟然爆炸,倒造成了我軍不小的傷亡。我又令尚可使用的電子干擾機全部開機,恢復全頻阻塞干擾。

  這次敵方指揮學乖了,拋下損壞的機甲、飛車,領著大隊人馬步行撤退,我軍趁機全線出擊,追著狠打一通。但我沒有動用機動團,我要保存好這惟一的機甲部隊,留待最需要的時候出擊,挽救整個戰局,而不是為了追殺一群敗兵去冒險--敵軍還有7個團的預備隊一槍未發。

  至14∶30,戰鬥基本結束,我軍放棄了前哨陣地和城西北的倉庫區,但卻給了敵軍沉重打擊,迫使其重新部署,並將第三波攻擊推遲到了第二天。12月1日這一天,我軍共斃傷敵1800餘人,俘2400餘人,繳獲和擊毀無人機甲1800部,有人機甲650部,已方損失機甲25部,傷亡400餘人。這一消息很快通過雪麗的地下情報網傳遍了世界,然而,掌握雙方命運的那些分基地駐軍指揮官們仍按兵不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