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為了避免更大的悲劇發生,局部的犧牲是必須的,自由會不但會派兵幫助你們守城,還將動員數以萬計的市民動搖你們。”
“讓市民都疏散掉。”我堅決地說。
兩天後,弗洛狄志願旅正式組成,旅長為卡夫卡上校,下轄4個混編志願營,總計1300人。這樣,起義軍總兵力人2000人增加到3300人,與敵可用兵力之比由1∶6提高到1∶4。同一天,即2015年11月29日,上野楓的部隊完成了對花都的合圍。根據雪麗的情報網得知,到29日午夜,敵軍的部署為:城北方向,有自1師師部,自1師1旅及作為部預備隊的自2師4旅;城南方向,有自2師5旅(欠駐月都的13團),暫編第1突擊群(含未起義的自2師6旅16團及17團之機甲101營);城東方向為自1師3旅;城西方向為自1師2旅。總兵力達1.2萬餘人,裝備無人機甲2100部,有人機甲1660部。
我軍則於30日完成了全部城防部署,仍依然先前所定的內外層防線計劃,只是在每個方向上加強1個弗洛狄志願營,擴大防禦縱深並增強火力密度,具體配置為:城北由18團快步3營和志願4營負責;城南安排17團長快步1營和志願2營;城東為17團快步504營和志願3營;城西為空軍陸戰隊1營和志願1營。
內層防線仍由18團重步2營負責,加強自6旅旅部警衛連和志願旅旅部連。機動部隊統編成機動團,由18團機甲1營和海軍陸戰隊混成2營組成,團長為機1營營長弗蘭克_斯諾少校,擁有起義軍全部136部機甲。
我很清楚,若是單純地拼武器、拼兵力,我手中這點部隊將會在兩小時內被碾得粉碎。
問題的關鍵是堅持,每拖下去1小時,距勝利就近一步,而堅持的前提是,以最小的損失消滅最多的敵人。說起來輕巧,做起來傷神。要創造奇蹟,運氣之外,最重要的是非常之路。
我準備好了嗎?
上野的部隊花了一整天時間修築好圍困花都的防禦陣地群後,派出小股偵察部隊試探性地對我前沿發動攻擊,均被嚴陣以待的我軍一一擊退。
11月30日這天,沒有夜晚,敵軍將人造太陽移動到了花都上方,並且鎖定起來,這使得大家都省去了使用夜視儀的麻煩。
時間悄悄逝去,轉眼進入了12月,電子表的顯示屏上數字緩緩變動,直到跳出06∶00/1/12的字符……
對空傳感器的終端屏幕上,可見密密麻麻的飛彈軌跡,同時能量傳感器也傳來了粒子炮磨擦空氣產生的能量反應,敵軍開始了火力準備。
很快,被層層水泥塊、沙袋、複合裝甲包裹起來的市政廳大樓抖動起來,我和雪麗被迫帶著司令部人員轉入地下工事。
兩小時後,敵人人四面同時出擊,由於每個方向上進攻正面的寬度有限,敵人只在北、東、西方向各投入約一個團,加強若干無人機甲營,各有無人機甲400部,有人機甲100部,而在南面投入擁有210部有人機甲的第1突擊群全部。敵在各個方向上均以機甲為突擊主力,僅攜少量步兵,乘坐裝甲飛車跟隨機甲突進。
敵人很快越過了我無人駐守的前哨陣地,進入市區,這裡,我軍外層防線前沿的部隊開始零星反擊,但主要火力點仍隱藏不動,將浩浩蕩蕩的敵機甲放入城裡。敵步兵在占據了少數制高點後,也沒有留下更多兵力清剿各樓層,大部分步兵乘飛車尾隨機甲部隊繼續前進。
08∶20,敵各路部隊均已進於我外層防線內沿,並開始與嚴密部署的我軍交火。這時,我下令引爆早已布置在外層防線整個縱深的上百枚強力電磁脈衝彈。
一時間,高強度的電磁脈衝波席捲了大部分戰區,燒毀各種收發天線,損壞電子元件,讓一件件精密的武器變成垃圾,特別對半智能半搖控的無人機甲最為有效。敵軍1200餘部無人機甲頓時癱落在地,動彈不得。
我軍的機甲和其他精密裝備此時卻舒舒服服躲在防護掩體中,一點事都沒有。
接著,設在外層防線縱深內的數十部超大功率電子干擾機從屏蔽所內伸出天線,開始全頻段阻塞干擾,一種害人害己的電子戰術,可以完全阻斷戰區敵方和我方的無線電通訊及探測,然而早有準備的我軍利用遍布全城的有線通訊網絡,加密後可以有效地實施通訊、指揮和控制。
再下來就是在特定區域施放多功能煙幕,主要目的是阻斷戰區內的雷射通訊和探測,這樣一來敵各單位與總部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即完全喪失了快捷聯絡手段,統一有效的指揮與控制已不再可能。
這時我外層防線外沿原先隱藏好的部隊迅速出擊,清除了盤據少數制高點的敵步兵,並從敵主力部隊後方發動攻擊,我外層防線內沿部隊亦全面展開反擊,敵軍主力反被圍困於花都城中,遭兩面夾擊。
我軍步兵又憑有線通訊之利,靈活調遣,集中兵力攻敵薄弱之處,很快又將彼此無法通訊的敵軍分割成6部分,其中又以城南鬧市區中敵第1突擊群那一股實力最強。這種情況下,我的選擇是出動機動團,配合步兵先圍殲第一突擊群,打掉最強的一股,其餘各股敵軍再慢慢收拾,否則全面出擊,企圖一口吃個大胖子的話,很可能是撿了芝麻扔了西瓜,給予敵人強行突圍的機會。
弗蘭克_斯諾少校率領他的機動團投入了戰鬥,由於全頻段阻塞干擾仍在繼續中,各單位只能按照事先的預案各自為戰,而失去了無線電和雷射探測手段的步兵和機甲,只能靠原始的光學儀器及熱像儀去尋找和鎖定目標,甚至直接目視作戰。當然,我也就無法在指揮部的屏幕上看到前方步兵和機甲的傳感器傳回的戰場畫面,電話――無論可視的還是原始的――成了我和前方指揮官聯絡的最佳工具,司令部里擺了十幾部電話,參謀們邊接電話邊往電腦里輸入情報、標識敵我位置,不算寬敞的地下室如菜市場般熱鬧。
“讓市民都疏散掉。”我堅決地說。
兩天後,弗洛狄志願旅正式組成,旅長為卡夫卡上校,下轄4個混編志願營,總計1300人。這樣,起義軍總兵力人2000人增加到3300人,與敵可用兵力之比由1∶6提高到1∶4。同一天,即2015年11月29日,上野楓的部隊完成了對花都的合圍。根據雪麗的情報網得知,到29日午夜,敵軍的部署為:城北方向,有自1師師部,自1師1旅及作為部預備隊的自2師4旅;城南方向,有自2師5旅(欠駐月都的13團),暫編第1突擊群(含未起義的自2師6旅16團及17團之機甲101營);城東方向為自1師3旅;城西方向為自1師2旅。總兵力達1.2萬餘人,裝備無人機甲2100部,有人機甲1660部。
我軍則於30日完成了全部城防部署,仍依然先前所定的內外層防線計劃,只是在每個方向上加強1個弗洛狄志願營,擴大防禦縱深並增強火力密度,具體配置為:城北由18團快步3營和志願4營負責;城南安排17團長快步1營和志願2營;城東為17團快步504營和志願3營;城西為空軍陸戰隊1營和志願1營。
內層防線仍由18團重步2營負責,加強自6旅旅部警衛連和志願旅旅部連。機動部隊統編成機動團,由18團機甲1營和海軍陸戰隊混成2營組成,團長為機1營營長弗蘭克_斯諾少校,擁有起義軍全部136部機甲。
我很清楚,若是單純地拼武器、拼兵力,我手中這點部隊將會在兩小時內被碾得粉碎。
問題的關鍵是堅持,每拖下去1小時,距勝利就近一步,而堅持的前提是,以最小的損失消滅最多的敵人。說起來輕巧,做起來傷神。要創造奇蹟,運氣之外,最重要的是非常之路。
我準備好了嗎?
上野的部隊花了一整天時間修築好圍困花都的防禦陣地群後,派出小股偵察部隊試探性地對我前沿發動攻擊,均被嚴陣以待的我軍一一擊退。
11月30日這天,沒有夜晚,敵軍將人造太陽移動到了花都上方,並且鎖定起來,這使得大家都省去了使用夜視儀的麻煩。
時間悄悄逝去,轉眼進入了12月,電子表的顯示屏上數字緩緩變動,直到跳出06∶00/1/12的字符……
對空傳感器的終端屏幕上,可見密密麻麻的飛彈軌跡,同時能量傳感器也傳來了粒子炮磨擦空氣產生的能量反應,敵軍開始了火力準備。
很快,被層層水泥塊、沙袋、複合裝甲包裹起來的市政廳大樓抖動起來,我和雪麗被迫帶著司令部人員轉入地下工事。
兩小時後,敵人人四面同時出擊,由於每個方向上進攻正面的寬度有限,敵人只在北、東、西方向各投入約一個團,加強若干無人機甲營,各有無人機甲400部,有人機甲100部,而在南面投入擁有210部有人機甲的第1突擊群全部。敵在各個方向上均以機甲為突擊主力,僅攜少量步兵,乘坐裝甲飛車跟隨機甲突進。
敵人很快越過了我無人駐守的前哨陣地,進入市區,這裡,我軍外層防線前沿的部隊開始零星反擊,但主要火力點仍隱藏不動,將浩浩蕩蕩的敵機甲放入城裡。敵步兵在占據了少數制高點後,也沒有留下更多兵力清剿各樓層,大部分步兵乘飛車尾隨機甲部隊繼續前進。
08∶20,敵各路部隊均已進於我外層防線內沿,並開始與嚴密部署的我軍交火。這時,我下令引爆早已布置在外層防線整個縱深的上百枚強力電磁脈衝彈。
一時間,高強度的電磁脈衝波席捲了大部分戰區,燒毀各種收發天線,損壞電子元件,讓一件件精密的武器變成垃圾,特別對半智能半搖控的無人機甲最為有效。敵軍1200餘部無人機甲頓時癱落在地,動彈不得。
我軍的機甲和其他精密裝備此時卻舒舒服服躲在防護掩體中,一點事都沒有。
接著,設在外層防線縱深內的數十部超大功率電子干擾機從屏蔽所內伸出天線,開始全頻段阻塞干擾,一種害人害己的電子戰術,可以完全阻斷戰區敵方和我方的無線電通訊及探測,然而早有準備的我軍利用遍布全城的有線通訊網絡,加密後可以有效地實施通訊、指揮和控制。
再下來就是在特定區域施放多功能煙幕,主要目的是阻斷戰區內的雷射通訊和探測,這樣一來敵各單位與總部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即完全喪失了快捷聯絡手段,統一有效的指揮與控制已不再可能。
這時我外層防線外沿原先隱藏好的部隊迅速出擊,清除了盤據少數制高點的敵步兵,並從敵主力部隊後方發動攻擊,我外層防線內沿部隊亦全面展開反擊,敵軍主力反被圍困於花都城中,遭兩面夾擊。
我軍步兵又憑有線通訊之利,靈活調遣,集中兵力攻敵薄弱之處,很快又將彼此無法通訊的敵軍分割成6部分,其中又以城南鬧市區中敵第1突擊群那一股實力最強。這種情況下,我的選擇是出動機動團,配合步兵先圍殲第一突擊群,打掉最強的一股,其餘各股敵軍再慢慢收拾,否則全面出擊,企圖一口吃個大胖子的話,很可能是撿了芝麻扔了西瓜,給予敵人強行突圍的機會。
弗蘭克_斯諾少校率領他的機動團投入了戰鬥,由於全頻段阻塞干擾仍在繼續中,各單位只能按照事先的預案各自為戰,而失去了無線電和雷射探測手段的步兵和機甲,只能靠原始的光學儀器及熱像儀去尋找和鎖定目標,甚至直接目視作戰。當然,我也就無法在指揮部的屏幕上看到前方步兵和機甲的傳感器傳回的戰場畫面,電話――無論可視的還是原始的――成了我和前方指揮官聯絡的最佳工具,司令部里擺了十幾部電話,參謀們邊接電話邊往電腦里輸入情報、標識敵我位置,不算寬敞的地下室如菜市場般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