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概是乾隆在晚年對自己出生地的流言蜚語已有所耳聞,他在七十二歲那年正月到雍和宮拜佛後寫詩作注說:“余實康熙辛卯生於是宮也。”乾隆解釋,朕確實是在康熙辛卯年生在這雍和宮。康熙辛卯年,指的是康熙五十年(1711)。乾隆在這裡強調自己確實生在雍和宮,很明顯,是針對外面的傳聞而發的。

  乾隆七十九歲那年正月,到雍和宮拜佛後又寫下一首七律詩,在注釋中乾隆再次明確重申:“予以康熙辛卯生於是宮,至十二歲始蒙皇祖(指康熙)養育宮中。”

  古稀之年的乾隆為了避謠,再三強調自己生在北京雍和宮,而不是別的什麼地方。

  第二部分

  第23節 乾隆誕生熱河之說

  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乾隆的繼承者——他的兒子嘉慶也認為乾隆大帝生在熱河。嘉慶剛登基的那年八月,乾隆以太上皇身份到避暑山莊過生日,嘉慶寫詩慶賀,詩的開頭兩句是:“肇建山莊辛卯年,壽同無量慶因緣。”嘉慶在這兩句詩文的後面注釋說:“康熙辛卯肇建山莊,皇父以是年誕生都福之庭……此中因緣不可思議。”

  辛卯(1711)這一年康熙親題“避暑山莊”匾額,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同時集冊刊行,因此嘉慶皇帝說:“康熙辛卯肇建山莊”,“皇父”當然是指太上皇了,乾隆誕生在康熙五十年自無疑義;“都福之庭”,意思是諸福匯聚之地,從文意來看,當指避暑山莊。連貫起來,即:“皇父”乾隆於辛卯年誕生在山莊,與康熙肇建山莊恰當同時,這其中的緣由確實“不可思議”。

  第二年,乾隆又到避暑山莊過生日,嘉慶再次寫詩祝壽,在詩文的注釋中把“皇父”乾隆的出生地說得更明確了,他明明白白地寫道:“敬惟皇父以辛卯歲誕生於山莊都福之庭。”

  嘉慶這兩次寫的詩和注釋表明,在他看來,“皇父”乾隆生在熱河是一件確鑿無疑的事。

  不過,十幾年後,嘉慶卻又放棄了這一看法,而同意了“皇父”生在雍和宮的說法。原來,清朝每一位皇帝登基後,都要為他的皇父撰修《實錄》和《聖訓》。《實錄》是專門記載每個皇帝在位期間主要活動及重大事件的編年體史書;《聖訓》則是每位皇帝所頒發的詔令諭旨的集錦薈萃。嘉慶十二年(1807),朝臣編修乾隆的《實錄》和《聖訓》,嘉慶在審閱時發現,在這兩部非同小可的典籍中,編修官們把“皇父”的出生地都寫成了雍和宮。嘉慶當即命令編修大臣認真核查。

  這時,撰修《實錄》的實際主持人副總裁劉風誥把乾隆當年的詩找出來,凡是乾隆自己說生在雍和宮的地方都夾上紙條,然後呈送嘉慶御覽。面對這白紙黑字,嘉慶開始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在這樣一個事關真龍天子降生地的問題上,他總不能違背皇父本人的意見吧!於是,嘉慶斷然放棄獅子園說,批准在最具權威的官方典籍《實錄》和《聖訓》上,把乾隆的出生地寫為雍和宮。

  於是,在撰修成書的《清高宗實錄》中這樣載道:“高宗(乾隆)……純皇帝,諱弘曆。世宗(雍正)……憲皇帝第四子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原任四品典儀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仁慈淑慎,恭儉寬和,事世宗憲皇帝,……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時,誕上(即指乾隆)於雍和宮邸。”

  乾隆去世後,廟號為“高宗”,諡號為“純皇帝”。雍正廟號“世宗”,諡號“憲皇帝”。乾隆的生母鈕祜祿氏諡號是“孝聖憲皇后”。《清高宗實錄》在這裡說“誕上於雍和宮邸”,已經明確地把乾隆的出生地寫成雍和宮。

  這段頗有些周折的故事表明,在乾隆皇上誕生地的問題上,嘉慶皇帝經劉風誥的點撥,放棄了原來所持的“山莊”說,而接受了“雍和宮邸”說。這樣一來,才有了《清高宗實錄》中所載的權威說法。

  然而,乾隆出生在哪裡的問題並沒有由此畫上句號。當嘉慶執政二十五年後,突然駕崩避暑山莊。這位六十一歲的皇帝前一天還策馬馳越在山莊的廣仁嶺上,誰料想第二天黃昏便撒手人寰了。在皇族內部流傳著嘉慶皇帝是被雷劈死的說法,這又成了清宮一大疑案。嘉慶猝死,道光繼位,按常理當有先帝“遺詔”頒布天下。在軍機大臣撰寫的嘉慶遺詔中,又提到了乾隆的誕生地,而且說成是避暑山莊。“遺詔”以嘉慶的口氣說:皇父乾隆當年就生在避暑山莊,所以我死在這裡也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嘉慶“遺詔”頒布後,新即位的道光又馬上下令收繳,並命令以六百里加急,將已發往琉球、越南、緬甸等藩屬國的嘉慶遺詔從路上追回。道光在關於追繳嘉慶“遺詔”的諭旨中說:“昨內閣繕呈遺詔副本,以備宮中時閱,朕恭讀之下,末有皇祖(即指乾隆)‘降生避暑山莊’之語,因請出皇祖《實錄》跪讀,始知皇祖於康熙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時誕生於雍和宮邸。”道光進而解釋說,嘉慶突然駕崩,“彼時軍機大臣敬擬遺詔,朕在居喪之中,哀慟迫切,未經看出錯誤之處,朕亦不能辭咎”。道光在無意間透露出,他本人一直以為自己的祖父乾隆是誕生在避暑山莊的,這次專門“跪讀”《實錄》,才“始知”是誕生在雍和宮。不然的話,這樣明顯的錯誤,在事關神器所歸的“遺詔”中哪有看不出的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