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不知道乾隆是否看過這段唐史並從中受到啟發,但他對為雍正煉丹的道士的“驅逐”,與唐代將害死太宗的胡僧的“放還”竟如同一轍,難道這只是一種偶然的巧合嗎?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這件事上都是這樣:先帝服丹致死,新帝不願把事情張揚鬧大而將煉丹方士趕走了之。在為父皇遮醜這一點上,乾隆與唐高宗使用的方法是一模一樣的。由此看來,乾隆對煉丹道士張太虛等人的發落可謂有例可循,並不奇怪。而這一重複的歷史現象,是否又可以反過來“證明”,雍正恰像唐太宗一樣是服丹喪命的呢?

  說到這裡,我們通過一件件深藏大內的秘檔看到,雍正是個喜好煉丹、常吃丹藥的皇帝,他的暴亡,可能是死前十幾天運入圓明園的那二百斤黑鉛所致,更可能是常年服食丹藥,有毒成份在體內長期積累最終發作的惡果。總之,從各方面情況看,雍正死于丹藥中毒是大致可信的。那麼,等到將來有一天打開埋葬雍正的泰陵時,對其遺骨的化驗研究,或許會進一步證實雍正是不是死於靈丹妙藥。到那時,也可看看躺在地宮裡的雍正到底有沒有腦袋了。

  雍正皇帝的陵寢:泰陵石牌坊

  71

  清時圓明園銅版圖——《海晏堂北面》

  雍正在皇子時代寫的《燒丹》詩

  雍正御筆書寫的關於尋訪道士的九份硃諭

  雍正皇帝道裝像

  雍正在圓明園秀清村煉丹的檔案記錄——內務府《活計檔》

  《圓明長春萬春三園總圖》:方框所示,為雍正煉丹的處所——秀清村

  乾隆諭令:為雍正煉丹的道士張太虛、王定乾等人,驅逐回籍。

  太上老君驅邪寶印

  雍正?道士?丹爐

  第二部分

  第22節 撥開乾隆身世的迷霧

  乾隆大帝,是古代中國最為長壽的一位皇帝,他活到了八十九歲。被史家讚譽的“康乾盛世”,就是在他的統治下達到頂峰的。可就是這位聲名赫赫的封建帝王,儘管離開人世已經兩百多年了,但圍繞著他的身世,卻一直是迷霧重重。人們對乾隆究竟生在哪裡至今鬧不清,對他的親生母親到底是誰也說法不一,甚至常有人議論說乾隆本是漢人家的孩子。這一連串撲朔迷離的說法,不禁讓人感到,乾隆生得離奇!由此,這位古稀天子也就蒙上了一層亦真亦幻的神秘色彩。

  按理說,一個人生在哪裡,當是一清二楚的。更何況是皇家的龍子龍孫,史官秉筆記注,天下萬人注目,還能有啥紛爭?可這事兒在乾隆爺那裡卻偏偏說不清楚。長期以來,對乾隆生在哪裡,竟有很叫勁的兩種說法。

  乾隆自己認為,他生在雍和宮。

  雍和宮,坐落在北京老城區的東北,是著名的喇嘛廟。但康熙時這裡還不叫雍和宮,而是雍親王府,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時的府第。雍正登基當上皇帝後,以這裡是“潛龍禁地”,改名為“雍和宮”。乾隆繼位後,把他的父親雍正的畫像供奉於雍和宮的神御殿,派喇嘛每天念經。乾隆自己每年正月都要走進雍和宮看一看,平時路過也要進去待一會兒。

  乾隆在五十年(1785)正月到雍和宮瞻仰禮拜後,作詩說:

  首歲躍龍邸,

  年年禮必行。……

  來瞻值人日,

  吾亦念初生。

  “人日”是古人對正月初七的叫法。乾隆的意思是,在正月初七“人日”那天到雍和宮作禮拜,不禁感念當初自己就是生在這裡。類似的詩句,乾隆還有不少,如:“雖曰無生俞宗旨,到此每憶我生初。”“尚憶初生我,忽來八十翁。”

  特別是,在一首雍和宮紀事詩中,乾隆很明確地寫道:“齋閣東廂胥熟路,憶親唯念我初生。”這裡,乾隆不僅認定自己誕生在雍和宮,而且還隱隱點出了具體地點,就在雍和宮的東廂房。

  可是,就在乾隆還在世的時候,已有人對他的出生地提出了懷疑。有人認為,乾隆不是生在雍和宮,而是塞外的避暑山莊。

  當時,朝中有個小有名氣的軍機章京叫管世銘,在隨乾隆到承德山莊打獵的過程中,先後寫下了三十四首詩,其中的第四首說:

  慶善祥開華渚虹,

  降生猶憶舊時宮。

  年年諱日行香去,

  獅子園邊感聖衷。

  在這首絕句之後,管世銘作了如下的註解:“獅子園為皇上降生之地,常於憲廟忌辰臨駐。”意思是說,獅子園是乾隆皇上的降生之地,因此乾隆常常在先帝雍正駕崩的忌日到那裡小住幾天。

  這獅子園,是承德避暑山莊外的一座園林,因為它的背後有一座形狀像獅子一樣的山峰而得名。康熙到熱河避暑時,雍正作為皇子經常隨駕前往,獅子園便是雍親王一家當時在熱河的固定住處。管世銘等一些朝野人士認為,這個園子才是乾隆的降生地。

  管世銘的話有多大的可信度呢?管世銘,比乾隆小二十幾歲,可算是與乾隆同時代的人。他官品不高,但在軍機處當差參與皇帝的機要事務長達十餘年之久,應該說是了解一些內廷隱情的;他在官場中交際甚廣,和當朝元老阿桂尤有特殊關係,因此他有廣泛的信息來源,有關當朝皇帝的一些傳聞他耳熟能詳,並不奇怪;他作為軍機章京,隨扈乾隆駐蹕山莊、進哨木蘭,對皇帝在避暑山莊的行動起居是比較了解的;“憲廟忌辰”即雍正駕崩的紀念日,乾隆去獅子園行香一事,與乾隆每次駐蹕山莊必游獅子園的事實也大致相合——從以上幾點綜合分析,管世銘敢把“獅子園為皇上降生之地”,以及“降生猶憶舊時宮”這樣的意思寫入詩內,而且該詩集在當時就刻板行世,說明管世銘還是有相當大的把握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