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秘密立儲因為不過早地宣布皇位繼承人,也不因循嫡長子繼承制,所以有心帝位的皇子,從理論上說都有機會。他們心存希望,在不知父皇好惡的情況下,便會努力用帝王的標準來塑造自己的形象,以求將自己的名字簡於帝心。同時,還因為沒有明確的競爭目標,所以也不可能發生形成龐大政治集團的結黨行為。此法雖不能徹底消彌統治者內部爭奪帝位的鬥爭,卻避免了公開確立皇儲所造成的皇子之間的血腥爭鬥,以及儲權對皇權的威脅,減弱了帝位之爭的激烈程度,使得皇權得以平穩過渡,也使以後的皇權鬥爭,變得溫和、充滿計謀。其中最為有趣、最具典型意義的,就要算道光之子奕}和奕D兩兄弟爭儲的故事了。

  第二部分

  第34節 兄弟爭儲

  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玉牒》(皇族的譜牒)記載,道光皇帝共有九個兒子:長子奕緯、二子奕綱、三子奕繼、四子奕}、五子奕宗 、六子奕D、七子奕X(xuān)、八子奕 合 (he)、九子奕M(hui)。

  其中前三子奕緯、奕綱、奕繼先逝。到了道光二十六年(1846)的時候,道光皇帝已經老邁,到了必須考慮儲君的時候。此時,在剩下的幾個皇子中,奕}十四歲多,奕宗 十四歲多,奕D十三歲多,其餘諸子皆為六歲以下幼童。這年正月,奕宗 又過繼給恪親王綿愷為嗣子。這便意味著道光皇帝肯定不喜歡奕宗 ,讓他也退出了競爭。這樣,有條件和能力競爭帝位的就只剩下奕}和奕D兩兄弟了。

  說來這也算不幸,因為在道光皇帝的諸位皇子中,奕}與奕D的地位相近。奕D雖為靜貴妃所生,但靜貴妃自入宮後得道光皇帝寵愛,位序晉升很快。奕}的生母孝全成皇后死後,靜貴妃曾“總攝六宮事”,位置僅次於皇后了。若不是清祖制規定於三位皇后之外不再立後,靜貴妃極有可能晉封為后。此外,奕}與奕D的關係也最為密切。他們年齡相近,從小在一起讀書習武。在皇子們讀書學習的“上書房”和圓明園“上齋三天”等處,都留下過他們讀經誦史、粗習聲律的稚嫩童音;在紫禁城與皇家園林的庭前階下,也曾留下過他們揮拳使棒、舞刀弄槍的叱吒鏗鏘。在長期的共同學習生活中,二人不僅成就為熟讀經史、兼擅詩文、嫻於騎射的皇子,最終還共同研製出槍法二十八式,刀法十八式,使道光皇帝甚為欣慰。年邁的道光皇帝還特御賜槍法為“棣華協力”,刀法為“寶鍔宣威”,喻義兄弟協力同心。特別是奕}十歲時,他的生母孝全成皇后暴卒,他便由奕D的生母靜貴妃撫養,從此二人更增添了一層親情,如同一母同胞。

  無奈!皇帝既稱寡人,皇位只有一個。究竟誰能成為道光皇帝真正的寵兒,繼而錦匣緘名呢?一時間朝廷內外揣測頗多。

  有關道光皇帝擇儲的故事,野史中演義得繪聲繪色,有好多種說法:

  其一:因為孝靜皇貴妃最寵愛奕D,道光皇帝曾預先寫好立儲諭旨。書寫時有太監在階下窺視,遠遠望見最後一筆特別長,猜想寫的是D字而不是}字。這件事漸漸傳到了出去,道光皇帝知道後很不高興,便改立了奕}。

  其二:奕D排行老六,特別聰明。道光皇帝非常喜歡他,有幾次想放棄皇后所生的奕}而立妃子所生的奕D為皇儲。當道光皇帝將死時,急忙命令內侍召見他。恰巧四阿哥奕}剛好來道光皇帝寢宮請安,聽說這個消息後趕忙跑到父皇身邊。道光皇帝見了奕}輕聲嘆息了一聲,背過氣去,昏迷中還在問六阿哥來了沒有。等到奕D趕來時,道光皇帝已經駕崩,奕}已經即位了。從此咸豐皇帝奕}也因此對奕D心存戒備,不任用他,命他遷居圓明園讀書去了。

  其三:奕}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生前與身為皇太后的道光皇帝的母親孝和睿皇后關係不好,婆媳不和。她由貴妃晉升為皇后不久,就暴崩了。有一首《清宮詞》云:

  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

  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詩注的大意是:孝全成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秘。其時孝和皇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故諡之曰“全”。道光皇帝為此十分悲痛,於是決定不立其他妃嬪的兒子而立奕},似乎道光皇帝想以此告慰非正常死亡的孝全成皇后的亡靈。同時也因為他在活著的皇子中年齡最大。

  其四:道光皇帝晚年最鍾愛奕D,想把家國大業交給他。在下立皇太子的諭旨時,有好幾次想寫奕D,但又因為奕}賢良並且年長,所以猶豫不決。

  這幾種說法歸納起來分析,似乎奕D的優勢在於天資聰穎,而奕}的優勢在於嫡出、年長,且母有冤屈。聽起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並且有所根椐。第一和第二種說法見於《清稗類鈔?宮闈類》,第三種說法見於《清稗類鈔?禮制類》,第四種說法見於《清朝野史大觀》卷七。但光有根據還不行,因為前三種說法僅見於野史,其中道聽途說和揣摩的成分很多,不足以成為史證。第四種說法雖有正史佐證(見《清史稿?杜受田傳》)但“猶未決”並沒有說明原因。因此,要想判斷這幾則說法的可信度,弄清道光皇帝到底喜歡誰,還要全面的看看相關檔案文獻才行。

  就封建社會婚姻制度的特色而言,帝王之家的婚姻,經常含有政治婚媾的性質。兩皇子定親的情況或許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據《清史稿?文宗本紀》和《清史稿?桂良傳》記載,道光皇帝為奕}選擇的是負責祭祀事務的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兒,為奕D選擇的是當都統的權臣桂良的女兒。這個事實說明道光皇帝對奕D有所偏愛。此外,奕D在才智上勝過奕}也是事實。這從奕D的《樂道堂詩文鈔》和他以後從政的經歷中都可以找到證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