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年六月,乾隆御賜和|六歲的兒子名豐紳殷德,並將自己最為寵愛的小女兒和孝公主許配於他,待年成婚。於是,三十一歲的和|與七十歲的乾隆皇帝這對君臣主僕又成了兒女親家,關係更為密切,和|的地位更加鞏固,這門親事為和|帶來的政治與經濟上的利益都是顯而易見的。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一月,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成婚時,乾隆皇帝給了女兒、女婿極為豐厚的賞賜,而且文武百官拜辭於公主轎前,致賀於和|府中,使和|風光無限。

  乾隆不斷為和|提供各種出頭露面的機會,而且無功受賞,有過不罰。四十六年(1781),甘肅蘇四十三起義,進逼蘭州。乾隆諭命在河南黃河工次的大學士阿桂就近前往甘肅辦理,又命和|帶欽差大臣關防同往督師,並指示等阿桂到蘭州三日後,和|就交印回京。乾隆為了讓和|在軍前建功,就以阿桂有瘡疾所累,有意拖延他的行程,忽而讓他“緩行暫住”,忽而讓他“不必前往,著即回京”。不料和|一到軍中,就指揮失當,打了敗仗,使軍威大挫,而他卻指責是將領不聽調遣所致。數日後,阿桂趕到蘭州,指揮布置,井井有條,局勢馬上改觀。這時,和|覺得丟了面子,又遲遲不肯回去。乾隆終於認識到和|未歷戎行,於軍事不行,在阿桂的奏片上硃批道,前此所發諭旨“系因和|遲到而又飾過而發,今既到彼,汝一人足矣,應即令和|速

  回。……阿桂宜在彼料理,和|宜速來,早有旨矣,何須汝二人皆在彼乎?看此竟似和|欲在彼,又錯了。若再固執,更不成事體矣。”和|拖了半個月,才灰溜溜地啟程回京。乾隆派和|這趟差事意味深長,卻被和|弄巧成拙。雖然乾隆在諭旨中也多次批評和|,但卻未給予任何處分。而同年十一月,又讓和|兼任了兵部尚書。

  自乾隆四十四年(1780)領班軍機大臣于敏中去世後,武英殿大學士阿桂就一直擔任領班軍機大臣。但乾隆知道和|與阿桂關係不睦,所以常常讓阿桂在外領兵,或查閱河塘工程,辦理各種案件,於是軍機處的實權就落在了和|的手中,他儼然就成了軍機處的領班。同時,和|在朝中又極力打擊異己,拉幫結派,不斷膨脹其權力。和|打擊異己手腕高明,因其“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竊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也就是借皇帝旨意以利其奸,自己往往不著痕跡。如大學士松筠“不為屈,遂久留邊地”,不讓他回京供職。和|當朝,政以賄成,京外許多大小官吏皆出自和門,他培植心腹親信也有數人。他的弟弟和琳,在其扶植下,數年之內由吏科給事中升至四川總督。軍機大臣福長安,本是乾隆孝賢皇后之侄,家族顯赫,被和|拉攏過去,惟命是從,成為其最大的幫凶。其他如山東巡撫伊江阿只會巴結拍馬,大學士蘇凌阿老邁昏聵,只因對和|忠心都被委以顯爵要職。

  第二部分

  第30節 勢焰薰天的時候

  當和|勢焰薰天的時候,朝中雖有人敢於碰硬,但根本撼不動他。早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六月,御史曹錫寶就想以參劾和|的家人劉全奢侈招搖入手,以期打開缺口,攻一攻和|。但曹錫寶做事不密,將折稿拿給老鄉吳省欽過目,希望他幫助潤色。不料吳省欽正是和|的親信,連夜派人趕赴熱河向在那裡扈駕的和|告密,使和|預先採取了對策。結果,曹錫寶反而受到皇帝的詰難,有口難辯,最終落得個革職留任的處分。數年後,內閣學士尹壯圖針對和|創立議罪銀的危害,上書建言,請求永停此例。和|以其折中“商民半皆蹙額興嘆”一語激怒乾隆,抓住不放,讓尹壯圖到山西、直隸、山東、江蘇各省去查驗倉庫,並與各督撫對質所交議罪銀是否取自下屬?結果可想而知,什麼也查不出來,尹壯圖只得自認虛誑,下刑部論罪,差點丟了性命。從此,別人也就敢怒而不敢言了。

  民間流傳著很多劉墉(即“劉羅鍋”)、紀昀(曉嵐)等智斗和|的故事。其實,劉墉(比和|大三十歲)、紀昀(比和|大二十六歲)兩人在朝中雖居高位,但一直沒有擔任過軍機大臣進入中樞,而且乾隆還批評劉墉遇事模稜圓滑、紀昀讀書不明事理,他們都不可能與和|有多少直接碰撞,檔案和正史中也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和|遇到的真正對手是其在軍機處的幾位同僚。領班軍機大臣大學士阿桂(比和|大三十三歲),出將入相,德高望重,對和|總是不理不睬,一同上朝時則遠離和|站立。和|一直嫉恨他,但因乾隆對阿桂信任倚重,搬不倒他。於是,有時就有意上前套近乎,阿桂也不買帳。大學士王傑(比和|大二十五歲),為乾隆二十六年狀元,學問優長,剛直清廉,遇事堅持原則,始終與和|保持著一定距離。一天,王傑下朝後回到值房,正在獨坐沉思,和|走了進來,拉著王傑的手,對這位年近七旬的老前輩開了一句玩笑:“你的手怎麼這麼柔軟呀?”王傑馬上抽回手,正色回敬道:“王傑手雖好,但不能摟錢!”和|一下臊了個大紅臉。從此,對王傑恨之入骨。但因乾隆對王傑知之甚深,“和|雖厭之而不能去”。尚書董誥(比和|大九歲),書、畫俱為乾隆賞識,正直敢言,有古大臣之風,“與王傑扌耆 柱其間”,和|也排擠不動。正邪不兩立,最終在軍機處形成了一種奇怪的局面,每天上班,軍機處大臣五人竟然不在一起辦公,只有阿桂一個人在隆宗門內軍機處值房,王傑與董誥在南書房,福長安在內務府造辦處,和|或在內右門內房間,或在隆宗門外靠近造辦處的房間,即使隨皇上在圓明園,仍不在一處辦公。為此,御史錢灃曾專門上摺奏請恢復舊規,讓軍機處大臣們集中在一處辦公,遇事好商量,也免得司員們來回奔走請示,實際上矛頭就是衝著和|的。乾隆雖然硃批“所奏是”,但也不了了之。和|嫌錢灃多事,此後“凡遇勞苦事多委之”,沒多久就把錢灃累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