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437 .防禦者的正面越寬,進攻者使防禦者無事可做的部分就可以越多。
438 .同樣,防禦者扼守地區的防禦的意圖表現得越強烈,情況也越是如此。
439 .最後,一般說來部隊越大,情況也越是如此。
440 .如果所有這些有利條件,即自己的部隊大、敵人正面太寬和扼守地區防禦的意圖強烈結合在一起,進攻者集中兵力就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441 .這個問題要在論述空間的規定時才能得到充分的說明。
442 .我們已經(第291 條及其以後各條)說明了逐次使用兵力的利益。在這裡我們還要提醒一點,那就是促使人們去追求這種利益的原因,不僅在於用新銳部隊恢復同一個戰鬥,而且也在於後使用兵力。
443 .後使用兵力有一個主要的利益,這一點將在下面說明。
444 .通過以上這些論述,我們可以看出,由於部隊的大小、兵力對比、態勢和意圖,大膽或謹慎等的不同,同時使用兵力和逐次使用兵力之間的平衡點的位置也就不同。
445 .地形對這個平衡點的位置也有很大影響,這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在這裡僅僅提一提這種影響,暫且不談地形的各種利用。
446 .儘管關係這樣多,情況這樣複雜,不可能規定出一些絕對的標準數值,但是,可以作為這些複雜多變的關係的固定點的某種因素必然還是存在的。
447 .這樣的因素有兩個,也就是兩個方向上各有一個。第一個因素是,把一定的縱深看作是同時使用兵力的縱深。因此,為了延伸正面而採取較小的縱深,只能看作是不得已的下策。這一因素決定必要的縱深。第二個因素是預備隊的安全,關於這一點我們已經談過了。這一因素決定必要的正面寬度。
448 ·上面提到的必要的縱深是一切固定編組的基礎,以後我們在詳細論述各兵種的隊形時①,才能確定這個結論。
① 附錄里沒有論述這一問題。——譯者。
449 .但是,在我們利用這個結論使我們的一般性考察得出一個最後的結論以前,我們還必須闡述一下空間的規定,因為它對這一點同樣是有影響的。
空間的規定
450 .空間的規定回答整體和各部分應在何處進行戰鬥的問題。
451 .規定整體的戰鬥地點是一個戰略任務,不屬於我們這裡論述的範圍。我們在這裡只談戰鬥本身的部署,因此必須以敵對雙方相互接近為前提。戰鬥的一般地點不是敵人軍隊所在的地方(進攻時),就是我們可以等待敵人軍隊的地方(防禦時)。
452 .至於整體的各部分的空間規定,其中就包含著雙方軍隊在戰鬥中應該採取的幾何形式。
453 .在這裡我們暫且不談已經包含在固定編組中的幾何形式,以後再來研究它。
454 .整體的幾何形式可以歸納為兩種:一種是直線式,另一種是向心圓式。所有其他一切形式都是以這兩個形式中的一種為基礎引伸出來的。
455 .凡是雙方真正想作戰的部隊,它們的配置線必然是平行的。因此,當一支軍隊向另一支軍隊的配置線垂直開進時,另一支軍隊就必須完全變換正面,同那支軍隊平行,或者至少必須有一部分部隊這樣做。但是,我軍要想發揮作用,就必須把沒有敵人部隊與之對峙的那部分部隊後延;這樣,就形成了向心圓或向心多角形的配置。
456 .顯然,直線式可以看作是對雙方利弊相等的形式,因為雙方的條件完全相同。
457 .但是,不能說直線式只是由直接的平行攻擊產生的(初看起來好象是這樣),當防禦者平行地前去迎擊斜形攻擊時,也能形成直線式配置。在這種場合,雙方的其他條件當然就不總是相同的了,因為新陣地往往不好,陣地的工事往往沒有全部築成等等。我們在這裡預先指出這一點,只是為了防止在概念上產生混淆。在這種場合,我們認為,對雙方利弊相同的只是配置的形式。
458 .至於向心圓(或向心多角形,在這裡對我們說來都是一樣的)的配置形式究竟有哪些特點,我們在上面已經作了詳細的說明,那就是包圍形式和被包圍形式,在這方面我們沒有什麼要說的了。
459 .假如我軍到處都必須同敵軍作戰,那麼,各個部分的空間根據配置線的幾何形式就可以完全決定了。但是,這不是必然的,而且每次都會產生這樣的問題:要不要同敵軍的所有部分作戰?如果不需要,那麼應該同敵軍的哪些部分作戰?
160 .如果我們可以不同敵軍的某一部分作戰,那麼,我們不管是同時使用兵力還是逐次使用兵力,都能更有力地打擊敵軍的其他部分。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全部兵力打擊敵軍的一部分。
461 .這樣,我們就能在我們使用兵力的那些地點,或者比敵軍占優勢,或者至少比總的兵力對比所造成的力量大一些。
462 .在可以不同其他地點的敵軍作戰的前提條件下,我們可以把我們同敵軍作戰的地點看作是一個整體。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在空間上更大地集中兵力來人為地增強自己的力量。
463 .不言而喻,這個手段是一切戰鬥計劃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要素,是最常用的手段。
464 .因此,為了確定敵軍的哪些部分可以在這個意義上看作是一個整體,有必要進一步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438 .同樣,防禦者扼守地區的防禦的意圖表現得越強烈,情況也越是如此。
439 .最後,一般說來部隊越大,情況也越是如此。
440 .如果所有這些有利條件,即自己的部隊大、敵人正面太寬和扼守地區防禦的意圖強烈結合在一起,進攻者集中兵力就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441 .這個問題要在論述空間的規定時才能得到充分的說明。
442 .我們已經(第291 條及其以後各條)說明了逐次使用兵力的利益。在這裡我們還要提醒一點,那就是促使人們去追求這種利益的原因,不僅在於用新銳部隊恢復同一個戰鬥,而且也在於後使用兵力。
443 .後使用兵力有一個主要的利益,這一點將在下面說明。
444 .通過以上這些論述,我們可以看出,由於部隊的大小、兵力對比、態勢和意圖,大膽或謹慎等的不同,同時使用兵力和逐次使用兵力之間的平衡點的位置也就不同。
445 .地形對這個平衡點的位置也有很大影響,這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在這裡僅僅提一提這種影響,暫且不談地形的各種利用。
446 .儘管關係這樣多,情況這樣複雜,不可能規定出一些絕對的標準數值,但是,可以作為這些複雜多變的關係的固定點的某種因素必然還是存在的。
447 .這樣的因素有兩個,也就是兩個方向上各有一個。第一個因素是,把一定的縱深看作是同時使用兵力的縱深。因此,為了延伸正面而採取較小的縱深,只能看作是不得已的下策。這一因素決定必要的縱深。第二個因素是預備隊的安全,關於這一點我們已經談過了。這一因素決定必要的正面寬度。
448 ·上面提到的必要的縱深是一切固定編組的基礎,以後我們在詳細論述各兵種的隊形時①,才能確定這個結論。
① 附錄里沒有論述這一問題。——譯者。
449 .但是,在我們利用這個結論使我們的一般性考察得出一個最後的結論以前,我們還必須闡述一下空間的規定,因為它對這一點同樣是有影響的。
空間的規定
450 .空間的規定回答整體和各部分應在何處進行戰鬥的問題。
451 .規定整體的戰鬥地點是一個戰略任務,不屬於我們這裡論述的範圍。我們在這裡只談戰鬥本身的部署,因此必須以敵對雙方相互接近為前提。戰鬥的一般地點不是敵人軍隊所在的地方(進攻時),就是我們可以等待敵人軍隊的地方(防禦時)。
452 .至於整體的各部分的空間規定,其中就包含著雙方軍隊在戰鬥中應該採取的幾何形式。
453 .在這裡我們暫且不談已經包含在固定編組中的幾何形式,以後再來研究它。
454 .整體的幾何形式可以歸納為兩種:一種是直線式,另一種是向心圓式。所有其他一切形式都是以這兩個形式中的一種為基礎引伸出來的。
455 .凡是雙方真正想作戰的部隊,它們的配置線必然是平行的。因此,當一支軍隊向另一支軍隊的配置線垂直開進時,另一支軍隊就必須完全變換正面,同那支軍隊平行,或者至少必須有一部分部隊這樣做。但是,我軍要想發揮作用,就必須把沒有敵人部隊與之對峙的那部分部隊後延;這樣,就形成了向心圓或向心多角形的配置。
456 .顯然,直線式可以看作是對雙方利弊相等的形式,因為雙方的條件完全相同。
457 .但是,不能說直線式只是由直接的平行攻擊產生的(初看起來好象是這樣),當防禦者平行地前去迎擊斜形攻擊時,也能形成直線式配置。在這種場合,雙方的其他條件當然就不總是相同的了,因為新陣地往往不好,陣地的工事往往沒有全部築成等等。我們在這裡預先指出這一點,只是為了防止在概念上產生混淆。在這種場合,我們認為,對雙方利弊相同的只是配置的形式。
458 .至於向心圓(或向心多角形,在這裡對我們說來都是一樣的)的配置形式究竟有哪些特點,我們在上面已經作了詳細的說明,那就是包圍形式和被包圍形式,在這方面我們沒有什麼要說的了。
459 .假如我軍到處都必須同敵軍作戰,那麼,各個部分的空間根據配置線的幾何形式就可以完全決定了。但是,這不是必然的,而且每次都會產生這樣的問題:要不要同敵軍的所有部分作戰?如果不需要,那麼應該同敵軍的哪些部分作戰?
160 .如果我們可以不同敵軍的某一部分作戰,那麼,我們不管是同時使用兵力還是逐次使用兵力,都能更有力地打擊敵軍的其他部分。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全部兵力打擊敵軍的一部分。
461 .這樣,我們就能在我們使用兵力的那些地點,或者比敵軍占優勢,或者至少比總的兵力對比所造成的力量大一些。
462 .在可以不同其他地點的敵軍作戰的前提條件下,我們可以把我們同敵軍作戰的地點看作是一個整體。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在空間上更大地集中兵力來人為地增強自己的力量。
463 .不言而喻,這個手段是一切戰鬥計劃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要素,是最常用的手段。
464 .因此,為了確定敵軍的哪些部分可以在這個意義上看作是一個整體,有必要進一步研究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