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他拱起手來對眾人環環一拜說道:“先是黑哥看得起,又得蒙眾家兄弟不棄,我就先忝恥居個頭。咱們以兩個月為限。兩個月以後如果這行馬沒有起色、哪家兄弟受了虧待不肯服我,我便仍然將這檔差事交還給黑哥,從此不再沾惹咱們軒轅村的行馬勾當。”

  “是條好漢子,爽快!”朱賁和其他幾個閒漢一起叫好喝彩起來。朱賁領了頭,讓眾人紛紛舉起碗來敬聶雲,“拜敬大東家!”

  “干!”

  張氏看著一群漢子們舉碗痛飲,呵呵的點頭笑了起來。

  家宴散去,房間裡仍然飄著羊肉和葡萄酒的香味兒。張氏收拾殘局,聶雲則把朱賁叫進了自己房間裡,合議著訂些規矩。

  家中四弟是個讀書人,自然不乏筆墨紙硯。聶雲便將二人議訂的諸項規定寫了下來,一筆端正的瘦金小楷看得朱賁艷羨不已,連張氏見了也驚呼“我兒何時習得如此一筆好字?”

  瘦金體,創自北宋宋徽宋,也就是現在那個可憐兮兮被女真人擄到了北方去的皇帝趙佶。聶雲從小就跟著父親習練瘦金小楷和小草書法,後來又自己練了狂草。原本這些東西在21世紀用處並不太大,沒成想來到宋朝卻大有用武之地。

  聶雲雖然是個21的軍人對企業管理這些比較外行,但沒吃過豬肉總歸見過豬跑路,他腦子裡的見識哪是朱賁這些人能比的。不管是厘定工資、確定賞罰獎金,還是任命不同級別不同分工的管理層‘幹部’,乃至資金的分配與運用,全是聶雲一個人做主劃定細則。朱賁所能做的,一是掏錢,二是告訴聶雲哪個兄弟有什麼特點,誰比較善長做哪些事情。

  整整一天一夜的時間,兄弟倆窩在房裡沒出門。煞費了一番苦心,總算將創建“家族企業”的綱領理出個大概。其中比較重要的一些條款,聶雲還聽取了母親張氏的一些意見。比如該給這些兄弟們定多少工資才夠花才合理,最後確定為每月三貫錢,另外還有兩貫錢的‘績效工資’。誰要是在這一個月內幹得好沒犯錯,這兩貫錢就可以拿到手。細則中的諸項規矩,誰要是違反了哪一項,就得一項項的扣下來。

  每月五貫,差不多是大宋一個禁軍募兵的月薪了,養家餬口全沒問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張氏只用這簡短几字給了個評價。

  朱賁卻是有點詫異:“三哥,我怎麼聽著這裡面一些規矩,像是軍隊的軍令?比如不許兄弟內鬨打架鬧事,違者扣錢一貫;不許偷盜,不許欺壓鄉鄰……守了這些規矩,咱們豈不是連潑皮都沒得做了?”

  聶雲哈哈的笑:“那你說,做潑皮和做有錢人,哪個比較有前途?”

  朱賁也哈哈的大笑:“自然是有錢人!行,三哥你說咋辦就咋辦吧。應了乾娘那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今後有了規矩約束,眾家兄弟辦起事來也會齊心協力。”

  “這就對了。”

  第二天,按照以往的規矩,一些零散的鹽梟散戶都來軒轅村領青鹽私貨了。其實這些人也就是本村或是附近村子的莊家漢,賣些私鹽賺差價補貼家用。八十文一斤的上好青鹽,賣到百姓人家至少可以賣一百文,這遠比一百七十文一斤的官賣解鹽要物美價廉,自然大受歡迎不愁銷路。

  二十幾石鹽,轉眼被領去一空,收到的全是實打實的銀錢。聶雲和朱賁把這些錢按照以往的規矩分給了眾閒漢,然後朱賁就宣布了新規矩。

  初時眾閒漢們全是納悶不解:這是折騰些什麼玩藝兒?不要大家湊錢了,反倒由東家支付工資?

  經過聶雲和朱賁的一番解釋說明,眾閒漢又都歡呼雀躍起來,表示強烈的擁戴。

  原本“絕對平均”的分錢法,本來就有些人不樂意,現在大家一起做事拿工錢不用掏本錢了,自然是願意。畢竟這些閒漢都不是什麼富人,更沒有誰有什麼經濟眼光想到去“集股”。他們只知道,今後可算是有一份穩定的職業穩定的收入了,現今這般混沌亂世人人求安生立命而不可得,主動找上頭來的好事,誰不願意?

  再加上賞罰的規矩也定得清楚,大家也都各自信服。以往出力辦事的人心中自然喜樂,因為自己的努力和收入掛上了鉤;那些平常偷懶懈怠又愛惹事的角色則是有了危機感,這萬一沒幹好事兒就得扣工錢,以後可由不得胡來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聶雲這頭一把火算是燒得旺了。活動資金全在手上又有完全的自主權,聶雲先給每人預發了半個月的工錢,剩下的工錢和獎金月底再進行結算。眾閒漢當然各自歡喜,對聶雲這個新東家也多了幾分信服和感激。

  改革了“體制”,定下了規矩,又收買了人心。聶雲這個新上台的CEO似乎幹得還算不錯。接下來所要做的,就是拿出點成績——帶著大家賺錢了!

  於是三天後,改頭換面的軒轅村行馬商隊,載著最後的一批茶絹,頂著星夜浩浩蕩蕩的朝黃河坡頭渡出發了。為了以防萬一,大家都帶上了兵刃。朱賁上次在戰場死人堆上搜來的兵器,也都紛紛亮了相。

  這一次,聶雲決定和大家一起過黃河,親自到西夏國的會市里去看看。

  第12章 西夏會市

  再次來到坡頭渡,便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待遇了。守渡的都頭薛老二帶著幾個兵迎出了寨來。大抵是上次給的賄賂和那兩隻肥羊起了效果,他們對聶雲朱賁這些搖錢樹客氣得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