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關於項羽發掘秦始皇陵墓,還有著其他不同的說法,有幾種說法流傳的比較廣。

  一個故事是說公元前206年,項羽入關後,命英布去盜秦始皇墓。當英布率眾把地下皇城大門打開時,裡面突然射出無數箭矢來,亂箭如雨,當場就射死了許多沒有任何防備的士兵。箭雨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從墓中飛的出無數怪鳥,這些怪鳥見人就啄,有不少士兵傷於鳥嘴之下。被嚇得三魂沒有七魄的士兵四散逃去,哪知道又被墓中衝出的怪獸追擊,死傷無數。驚呆了的英布不敢進門,急忙派人向項羽報告。項羽一聽大怒,親自率士兵沖入墓門。至墓內,項羽定晴一看,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只見裡面星光燦爛,山巒起伏,草木青翠,這不是函谷關嗎?項羽帶兵往前衝擊,這時又是一陣亂箭飛出,由於士兵傷得太多,項羽無奈之下,只好率兵退出秦始皇陵。

  另一個故事說,項羽把秦朝滅掉以後,特派十萬精兵挖掘秦始皇陵墓。士兵選在陵墓南面和西北面尋挖掘陵墓的穴道,挖了半月有餘,也沒有一絲的線索。項羽聽說後,就趕到了現場,親自督促士兵,可是仍沒有結果。正在猶豫之時,忽然從西北方向走來一個鶴髮童顏的老人。老人對項羽說:“你不該動用如此眾多的勞役來挖墓,秦始皇是怎麼滅亡的,你應該心知肚明,萬不可重蹈秦王朝的覆轍啊。”項羽聽了老人之言,思索良久,終有所悟。於是馬上命令士兵停止挖掘,返回楚地。但是士兵們畢竟在此地挖了多時,地面上已經出現了兩條溝,在歷史上被稱為“霸王溝”。

  還有一個更為離奇的故事。是說項羽挖掘秦始皇陵時,從墓中飛出一些金雁,消失於南方。到三國時期,有一個名叫張善的人在日南這個地方當太守,有人向他行賄,送他一隻金雁,張善一看,金雁身上還刻有字,說此雁乃秦始皇陵中之物。

  不管傳說怎樣,歷史仍是歷史,據史書記載,項羽東撤後,關東的盜賊紛紛湧入秦始皇陵,傳說搗毀陵內銅槨以取銅。再後來,有一個牧童在此放羊,羊走進了被亂軍挖開的地下穴道,找不到了。牧童便拿了一個火把,進入墓穴中去找羊,結果失火,大火燒了90多天。據說,方圓數十里的陵區地面,也隨著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的坍塌而下陷了好幾米。這樣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蕩然無存,地下埋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

  這些記載都已被當今考古發現所佐證。秦始皇陵發現的陪葬坑、陪葬墓幾乎都遇到過盜掘和火焚的破壞。

  不過,以現在掌握的通過長期認真考古調查和發掘所獲得的資料分析,秦始皇陵未曾經過大規模盜掘。秦始皇陵是否曾經被項羽破壞,眾說不一,已經成為千古疑案。有學者推測,盜發秦始皇陵實有其事,但有可能並非項羽軍官方有組織的行動。

  現代考古證實,秦始皇陵只是部分被盜,地宮尚未被盜掘。已出土的兩乘銅車馬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下面地宮西墓道的耳室里。有史料記載秦始皇陵地宮普遭火焚和洗劫,如果真是這樣,那墓道旁的隨葬品應該首先遭到破壞。但銅車馬出土前沒有遭到火焚和其他人為破壞,這也為地宮沒有被盜火燒做了一個旁證。

  十餘年來,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四周進行了細緻的鑽探工作,先後打了4萬多個探孔。鑽探資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宮四周均有4米厚的宮牆,還用磚包砌起來,並且找到了若干個通往地宮的甬道,發現甬道中的五花土並沒有人為擾動破壞的跡象。只發現兩個直徑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盜洞,但均遠離地宮。

  此外,秦始皇陵地宮中存在大量水銀的事實,更是其未遭到盜掘的有力證據。因為地宮一旦被盜,水銀就會順盜洞揮發掉。由上述理由可以推斷,秦始皇陵地宮可能沒有被盜。隨著最新科技手段的運用,地宮是否被盜掘和焚毀的真相將會大白於天下。

  秦陵歷代劫難

  據史料記載,項羽對秦始皇陵墓的挖掘應該是秦陵所遭遇的最早的劫難,但是秦陵並沒有因此變得安寧,反而西楚霸王的這次行為成了秦陵之後劫難的導火索,從那以後的幾千年裡,秦陵就再也沒有平靜過。

  當西楚霸王掘陵的陰影還沒有消散,西漢王莽的敗亡,赤眉軍入關中,就曾經對秦陵進行過大規模的“發掘諸陵,取其寶貨”。

  據有關記載,後趙的當權者石勒和石虎,在盜竊戰國時的趙簡子墓失敗之後,來到了秦始皇陵。經過一番周密的鑽探,他們在封土不遠處開始了挖掘。這次,苦心沒有白費,鬼使神差,他們竟然打開了通往秦陵地宮的墓道,取走了墓道門旁安裝的數根銅柱。正當他們打算進一步向地宮深入鑿挖時,被守陵人發現。兩人不得不含恨忍痛放棄了秦陵,背著銅柱落荒而逃。

  還有更為離奇的民間傳說:清朝道光年間,秦始皇陵封土遭到了暴雨流水的衝擊,陵墓北面的半腰間,竟然被暴雨衝擊中出一個很深的洞窟。這個洞窟被附近村莊的一個老頭發現後,立即傳播開來。消息傳到了一個土匪頭子耳中,他立即率人以探測陵園為由進入洞窟,令所有入洞者大吃一驚的是,這個洞窟竟通入陵墓地宮。土匪頭子對此大為興奮,命人取了大批的珍寶出洞,溜之大吉。守陵人得知此事後,馬上報告官府,官府派人堵死了洞窟,隨之加緊了對陵園的看管,洞窟再未被掘。清朝滅亡之後,隨之而起的是軍閥混亂,陝西軍閥又一次派兵挖掘了秦陵,取走了地宮大批珍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