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天後的4月28日,對於躲藏在地下室里的希特勒等人來說是絕望的一天。蘇軍已經打到了總理府。希特勒的黨羽還在夢想著能聽到溫克前來拯救柏林、施坦因納發動進攻等消息。晚上8時,鮑曼給海軍上將鄧尼茨連發幾份電報,透露出地下室內當時的驚慌和妄想:

  那些手握兵權的將領們並不敦促部隊前來拯救我們,而是保持沉默。如今看來,背叛已經取代了忠誠。我們仍然呆在這裡。總理府已經成為廢墟。舍爾納、溫克和其他將領必須儘快來援救我們的元首,以示他們的忠誠。

  但是,無論溫克還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挽救柏林市中心區的危局。蘇軍從四面八方步步緊逼,與德軍展開逐條街道、逐間房屋的爭奪,柏林城即將徹底毀滅。事實上,此時的德軍不可能進行任何形式的協同作戰。多數抵抗力量是絕望的“國民衝鋒隊”和“希特勒青年團”,但他們長期缺乏後勤補給。柏林衛戍部隊新任司令官魏德林將軍請求德國空軍空投補給物資。幾架Me-109型“梅塞施米特”戰鬥機和Ju-52“容克”運輸機把一些藥品傘降到這個奄奄一息的城市,但彈藥數量卻非常少。德軍在向中心區撤退時,企圖把一些橋樑和其他關鍵設施炸毀,但由於缺乏炸藥,再加上軍備和戰爭生產部長施佩爾拒絕提供橋樑設計圖,使得該項計劃落空。在柏林城內,人員傷亡數量迅速攀升,速度之快令人驚懼。醫院和難民收容中心擠得水泄不通,大多數死去和受傷的人員還散落在街頭、堆積在地下室或者埋在倒塌的建築物下面。在市中心兩個高大堅固的高射炮樓內,盤踞著數千名德軍,但在蘇軍的猛烈炮火打擊下,很快便灰飛煙滅了。

  諸神黃昏 “千年帝國”灰飛煙滅(1)

  罪孽深重的希特勒已經死亡,但他的狂熱信徒們仍在繼續戰鬥。直到1945年5月2日,殘餘的德軍才放下武器向蘇聯紅軍投降,響徹柏林城上空達半個月之久的激烈槍炮聲終於停息下來。蘇聯紅軍取得了柏林戰役的最終勝利,但一項更加艱巨的任務擺在了他們的面前———恢復和重建柏林,為它的居民們提供衣食住行等一切必需的生活條件。

  德國國會大廈已經落入英勇的蘇聯紅軍手中,但柏林其他地方的戰鬥仍在繼續。戰役進行到這個時候,雙方最終的勝負已經非常明朗,沒有人對此心存疑問。5000餘名德軍據守的動物園公園如今僅剩下幾百碼的戰線了。皮爾霍羅維奇指揮的第47集團軍已經奪取了從施潘道到波茨坦包括哈弗爾河西岸的大片陣地。雷巴爾科的坦克部隊與步兵相互協同,繼續向西北方向快速推進,清除維爾默斯多夫的街區。第7近衛坦克軍奉命從措森出發,向據守韋斯滕德的殘餘德軍快速出擊。臨近午夜時分,在雷巴爾科的坦克部隊與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之間的457米的結合部,仍有大批德軍士兵在頑抗。城市中心區的戰鬥仍在激烈進行,在滾滾煙霧和殘垣斷壁之中,以班為單位的德軍守備部隊和蘇軍突擊部隊之間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激烈角逐。德國人如今已經完全陷入絕望之中,但仍然如同一頭困獸,在瘋狂地進行抵抗。眼下的形勢對於德國人極為不利,除了與這座燃燒著的城市同歸於盡之外,他們已經沒有退路。戰鬥補給嚴重缺乏,戰鬥兵員數量銳減,士氣在沉重打擊之下幾乎喪失殆盡。可以說,戰爭之神已經完全拋棄了德國人。在柏林城區的街道上,負責督戰的黨衛軍惡棍們像瘋狗一樣四處亂躥,強迫士兵們繼續進行毫無意義的抵抗。但大規模的臨陣脫逃行為還是災難性地發生了,沮喪、失敗和絕望的情緒像瘟疫一樣在德國軍民中間蔓延開來。據統計,在柏林城臨近滅亡的最後日子裡,有數千名甚至上萬名德國人像他們的元首希特勒一樣選擇了自殺。其中,僅在潘科區一個地方,在戰爭最後一周內就有215人自殺,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她們害怕落入蘇聯紅軍之手。事實上,正是德國政府部門和軍事機關存放在辦公室內的大量白酒,才激起了紅軍戰士們強烈的復仇欲望,他們在攝入大量酒精之後開始在城區到處殺人、強姦、搶劫,恐怖的場面令人髮指。當然,並非所有的蘇軍士兵都參與了這些暴行,但這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對於這種明顯違反國際公約和人道主義準則的犯罪行為,一些頭腦清醒的蘇聯軍官並沒有過多制止,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默許甚至放任了暴行的發生。

  此時,柏林衛戍司令魏德林將軍正在為如何邁出下一步而頭痛萬分。臨近4月30日傍晚時分,他的部隊仍在堅守著從柏林東北角的亞歷山大廣場到西南角的施派達爾市場一線,剛好成為一條對角線橫穿城市中心區。根據當時的形勢,他的部隊必將在數小時內被敵人一切為二。在此情況下,究竟是下令突圍還是繼續堅守陣地?一時之間,這一棘手的問題令魏德林難以作出抉擇。就在這時,他突然接到命令前去希特勒的總理府地下避彈室。當他到達時,發現戈培爾、鮑曼和克萊勃斯都在場,他們向他通報了一個足以改變一切的消息:偉大的元首已經自殺殉國。而他們則試圖與蘇聯人進行談判,希望能夠獲得一個體面的和平。在當時的情況下,關於希特勒業已死亡的消息被嚴密封鎖起來,只有未來的德國新政府成員們以及他們的談判對手———蘇軍指揮官們才有可能獲悉此事。根據最終協商的結果,由陸軍總參謀長克萊勃斯將軍帶著建議前去蘇軍指揮部,希望能夠為德國謀求一個體面的有條件的投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