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這裡,哲峰眼裡己經喻滿了淚水,他好象沒有說完,但已經說不下去了。他舉起右臂,激動地高呼: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打倒漢奸賣國賊!”

  “中國共產黨萬歲!”

  “毛主席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台下萬餘群眾振臂齊呼,喊聲響徹雲霄,震撼著天地。

  哲峰向群眾頻頻揮手,方煒、狄縣長、蓉淑、劉大娘、劉大嫂、劉喜也一齊起立,來到台前,排成一線向大家揮手致意。

  綺麗的陽光照在主席台上,照在錦旗上,照在方煒、哲峰、蓉淑、劉大娘、劉大嫂、劉喜身上,照在小喜身上,照在連心鎖上。連心鎖閃耀著金光,金光又反射到他們的臉上,把他們的臉都映得通紅晶亮。

  會場上響起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戰歌:

  起來,

  饑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

  全世界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

  要為真理而鬥爭!……

  激昂、雄渾的歌聲,在穀場上繚繞,在劉家郢迴蕩。

  這是最後的鬥爭,

  團結起來,

  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歌聲愈來愈強,愈來愈高,無產階級為解放全人類而團結起來進行戰鬥的聲浪,象一股不可抗拒的宏大力量,衝上高空,越過萬水千山,奔向五洲四海……

  當晚,暮色蒼茫,大地一片寂靜。許方部隊帶著榮譽,帶著人民的囑託和期望,悄然開拔,向新的戰鬥目標挺進。他們將要以一個正規團的陣容,重新執行“主力”任務,創造更輝煌的成績,爭取更大的勝利。

  尾聲

  一九五八年初秋的一天上午,朝鮮新義州車站上,停靠著一列即將開動的志願軍歸國列車。列車上彩旗招展,一派鮮紅,所有的車窗口上,都擁擠著許多手臂和面孔,向車站上激情地呼喊:

  “再見啦,親愛的人民軍戰友!”

  “再見啦,英雄的朝鮮人民!”

  “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萬歲!”

  “金日成首相萬歲!”

  “毛主席萬歲!”

  車站上,人山人海,鼓樂喧天,送行的朝鮮軍民,也一齊揮舞著手臂,用朝語向著列車高呼:

  “再見啦,志願軍同志!”

  “朝中兩國人民團結戰鬥的偉大友誼萬歲!”

  “毛澤東主席萬歲!”

  “金日成首相萬歲!”

  在送行的人群里,在緊靠列車中央一節軟席客車的地方,有一位人民軍將軍,身材魁梧,面色紅潤,站在那裡凝重穩健,有泰山立足之勢。他雖已四十出頭,但是熟悉他的人,依然可以從他的面部輪廓和那兩道特有的劍眉上,認出這位將軍,就是十七年前在劉家郢一帶地方赫赫有名的英雄許哲峰。哲峰現在擔任著人民軍某軍區的司令官,今天,他特地從一百里外的駐地趕來向志願軍送行;同來的還有軍區後方部長老柳大佐,軍區衛生部長安蓉淑大佐和十七歲的小喜。小喜今天又帶上了連心鎖,流著眼淚,也在喊著:

  “叔叔,梅姑!朝華!問奶奶好!問媽媽好!”

  軟席客車上,志願軍某軍軍長方煒,探身在窗口外在和哲峰說著話,他已經五十歲了,依舊十分健壯。緊挨在他身旁的是團參謀長劉傑和軍屬醫院的外科主任梅繁,還有劉傑和梅繁的兒子五歲的小朝華。劉傑、梅繁在和老柳、蓉淑話別,小朝華擠在窗沿上,哭著叫著,小嗓子特別尖:

  “將軍伯伯!安媽!小喜哥哥!老柳伯伯!”

  朝華,這是第二個朝華,他是一九五三年八月在朝鮮東線戰地上出生的。

  一九五三年八月,守衛在北漢江東岸的志願軍黃河部隊與人民軍金鋼部隊,為了配合金城戰役,也開始了進攻行動。由於戰鬥的需要,兩軍組成了聯合指揮機關,由方煒軍長和許哲峰軍團司令官共同指揮這一地區的戰鬥。後方機關也合併辦公,老柳擔任聯合後方梯隊司令,軍醫大佐安蓉淑則總率兩軍醫療機關與衛生部。

  梅繁的手術動作是高明的,所以擔任了前敵聯合手術部主任。當時,她已經是個臨近產期的孕婦,行動已很吃力,首長們再三動員她回國去,她不肯,蓉淑擺出大姐加老師的身份去說服她,也沒有效果。後來,蓉淑只好替梅繁預備一切,在戰地的掩蔽部里,在工作繁忙的空隙里,給梅繁做兒衣。

  這件事忙壞了駐地的朝鮮老鄉。這小山溝里只有六七戶人家,男女青年都當了人民軍上前線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房子早已被敵機炸毀了,志願軍的一個通訊班替他們修了幾個隱蔽式的住處。老鄉們得知梅繁要生孩子,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冒著敵機的轟炸,到處奔走,買來了一些人參,弄來了許多雞蛋,幾隻老母雞,還做了一些米糕,等著梅繁坐月子。這些阿爸吉、阿媽尼都把志願軍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待,一位金大娘還把梅繁當作自己的閨女,說梅繁是她的“中國妲兒”①,現在妲兒要生小孫子了,把老人家樂壞了,日以繼夜地幫助蓉淑替梅繁做兒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