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頁
得到第1、第2山地師的報告後,分布在巴坦群島和福建沿海的300架運-6先後升空,它們都在超低空飛行,由於海面大批“銀星”反射體的掩護,美軍的E-3、台軍的E-2都未能察覺這些小飛機。它們從台島南端進入後分別在我軍控制的407、548、905庫著降,也只有它們才能在這些庫的小小打靶場著降。有特種兵們布置的簡易助降裝置的幫助著降沒有問題,一架小飛機居然能裝25-30名官兵,關鍵是他們並非“全副武裝”,他們只帶必要的通訊指揮設備即可。他們跳下飛機就直奔庫區,出來就成了機械化步兵了,自動步槍、機槍、火箭筒、肩射飛彈、迫擊炮、野戰炮、甚至步兵戰車、坦克都可以就地取材。空飛機由一輛吉普車就可以拖動,抽空就升空回去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第1山地師的5千人馬、第2山地師的3千人馬都突擊空運來了,還沒有驚動美軍和台軍總部。他們的陸航團當然是直接沿這條航線由超低空飛過來的,我軍先遣部隊實力大增。後來即使運-14、運-8開始投送兵員,這些運-6仍然很活躍,因為它們可以直接在庫區著降。
王克成率領的在台島東岸的突擊隊可沒有閒著,他們控制了548庫後立即向潛伏在台東市和花蓮港的2個小組增兵。
※※※
台東港3月20日23:10
台東港並不大,只是它處於台島的東海岸,就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台灣陸軍的“花東防衛司令部”設在花蓮,統管台東的駐軍,原來陸軍駐東部地區兵力僅約6000人。去年台軍干涉菲律賓在巴坦群島的剿共戰爭偷雞不成蝕把米,一下子把台島南部和東南部推上了前線,巴士海峽的寬度還不及台灣海峽呢。台軍除了加強南灣-恆春基地,在台東也部署了一個守備旅-36步兵旅。這個旅與花東防衛司令部一樣為台獨勢力控制,在台灣的“總統”選舉前為了加強東部的防禦,在呂屯奎的指使下,李佑民決定把36旅提升為裝甲步兵旅。當時美軍已經決定從日本撤軍,台軍就以購買駐日美軍庫存物資的名義購買了大批裝備,算是撿了個大便宜。這批軍火的運輸就成了台灣航運公司爭奪的肥肉。
翁士虎的“建成國際航運”公司併購了台東的一家航運公司後組建了“建鴻船運”股份公司,他通過羅天成搶先得到消息,立即投資買下了一艘正在韓國釜山港待售的巨型滾裝船命名為“鴻運”號。又通過羅天成打通了聯勤司令部司令陳福斌的關節,當然少不了大把的銀彈,於是接下了任務。為了消除台軍的疑慮,他聘請了一位希臘船長和一批新加坡的船員,台軍可不知道這位斯魯丁船長是希共黨員,那些新加坡船員中也有幾位我軍的特種兵。於是“鴻運”號到橫須賀基地裝載了數量龐大的軍火,有16輛M1A1坦克,16輛M60A3坦克、48輛布雷德利-2型步兵戰車,12輛“狐”式裝甲偵察車、64輛M113型裝甲輸送車、12輛155毫米自行榴彈炮,36門10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還有24門20毫米“火神”式高炮,12部新型“復仇者”防空飛彈車。大批的槍械、榴彈發射器和迫擊炮等都是裝在2百多輛軍用卡車上的,還有40多輛悍馬車。甲板上還固定著4架新型“黑鷹”直升機。這些武器裝備一個裝甲步兵旅綽綽有餘。
當然對於這批價值連城的裝備聯勤總部是非常小心的,不僅選擇了這家“可靠”的航運公司承運,而且在船上派了龐水森少校率一個4人押運組負責監管。這艘船本身有衛星跟蹤系統,它的行蹤始終在聯勤總部的監控之下,如此一來自然是萬無一失了。只是他們碰到的對手的招數可要高多了。龐少校一登船,他的尊容就被傳輸到我軍特種兵總部,他的語音也不斷地發送了過去。於是他有了2個替身,一個是容貌與他幾乎相同,至少在夜裡難以區分,另一個則是語音、腔調足以亂真。他們在南下的途中,19日深夜“恰好”與一艘新加坡某公司租用的雜貨輪“雅平”號擦肩而過,兩船相距有20公里,不會引起美台預警機的注意。儘管此時“鴻運”號的速度降低了不少。
就在這一時段“鴻運”輪改變了性質,龐少校他們在睡夢中被控制了起來,其他的船員也被客氣地集中起來休息了,船舷放下了一張巨大的掛網。20公里外的“雅平”號一下子放下了20艘充氣快艇,每艘都擠上了40名陸戰隊官兵,好在他們不必帶武器。它們飛馳而去靠上了“鴻運”輪,官兵們利索地登船後,輪船再次加速,現在它成了我軍的滾裝登陸艦。
美軍的情報系統在監視著這個時段通過台灣附近海域的輪船,“雅平”號是從新加坡起航裝載了一批雜貨駛往釜山港的。那麼“雅平”號上哪來那麼多的陸戰隊員呢?原來當它通過南海航道時,由船上的內線策應,我軍臨時控制了這艘船,陸戰隊員和充氣快艇就是那時上去的。事後船長和那些船員都“忘記”了這件事。
“鴻運”輪預定21日2:00可以進港,可是呂鄭發動政變後,急於把36旅提升為裝甲步兵旅,還要擴軍。於是嚴令龐少校讓船加速進港,現在的“龐少校”比他們還急呢?第1陸戰師的這支先遣隊也得到命令要儘快奪取台東港基地。根據預案一場協同奪取台東基地的戰鬥打響了。
王克成率領的在台島東岸的突擊隊可沒有閒著,他們控制了548庫後立即向潛伏在台東市和花蓮港的2個小組增兵。
※※※
台東港3月20日23:10
台東港並不大,只是它處於台島的東海岸,就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台灣陸軍的“花東防衛司令部”設在花蓮,統管台東的駐軍,原來陸軍駐東部地區兵力僅約6000人。去年台軍干涉菲律賓在巴坦群島的剿共戰爭偷雞不成蝕把米,一下子把台島南部和東南部推上了前線,巴士海峽的寬度還不及台灣海峽呢。台軍除了加強南灣-恆春基地,在台東也部署了一個守備旅-36步兵旅。這個旅與花東防衛司令部一樣為台獨勢力控制,在台灣的“總統”選舉前為了加強東部的防禦,在呂屯奎的指使下,李佑民決定把36旅提升為裝甲步兵旅。當時美軍已經決定從日本撤軍,台軍就以購買駐日美軍庫存物資的名義購買了大批裝備,算是撿了個大便宜。這批軍火的運輸就成了台灣航運公司爭奪的肥肉。
翁士虎的“建成國際航運”公司併購了台東的一家航運公司後組建了“建鴻船運”股份公司,他通過羅天成搶先得到消息,立即投資買下了一艘正在韓國釜山港待售的巨型滾裝船命名為“鴻運”號。又通過羅天成打通了聯勤司令部司令陳福斌的關節,當然少不了大把的銀彈,於是接下了任務。為了消除台軍的疑慮,他聘請了一位希臘船長和一批新加坡的船員,台軍可不知道這位斯魯丁船長是希共黨員,那些新加坡船員中也有幾位我軍的特種兵。於是“鴻運”號到橫須賀基地裝載了數量龐大的軍火,有16輛M1A1坦克,16輛M60A3坦克、48輛布雷德利-2型步兵戰車,12輛“狐”式裝甲偵察車、64輛M113型裝甲輸送車、12輛155毫米自行榴彈炮,36門10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還有24門20毫米“火神”式高炮,12部新型“復仇者”防空飛彈車。大批的槍械、榴彈發射器和迫擊炮等都是裝在2百多輛軍用卡車上的,還有40多輛悍馬車。甲板上還固定著4架新型“黑鷹”直升機。這些武器裝備一個裝甲步兵旅綽綽有餘。
當然對於這批價值連城的裝備聯勤總部是非常小心的,不僅選擇了這家“可靠”的航運公司承運,而且在船上派了龐水森少校率一個4人押運組負責監管。這艘船本身有衛星跟蹤系統,它的行蹤始終在聯勤總部的監控之下,如此一來自然是萬無一失了。只是他們碰到的對手的招數可要高多了。龐少校一登船,他的尊容就被傳輸到我軍特種兵總部,他的語音也不斷地發送了過去。於是他有了2個替身,一個是容貌與他幾乎相同,至少在夜裡難以區分,另一個則是語音、腔調足以亂真。他們在南下的途中,19日深夜“恰好”與一艘新加坡某公司租用的雜貨輪“雅平”號擦肩而過,兩船相距有20公里,不會引起美台預警機的注意。儘管此時“鴻運”號的速度降低了不少。
就在這一時段“鴻運”輪改變了性質,龐少校他們在睡夢中被控制了起來,其他的船員也被客氣地集中起來休息了,船舷放下了一張巨大的掛網。20公里外的“雅平”號一下子放下了20艘充氣快艇,每艘都擠上了40名陸戰隊官兵,好在他們不必帶武器。它們飛馳而去靠上了“鴻運”輪,官兵們利索地登船後,輪船再次加速,現在它成了我軍的滾裝登陸艦。
美軍的情報系統在監視著這個時段通過台灣附近海域的輪船,“雅平”號是從新加坡起航裝載了一批雜貨駛往釜山港的。那麼“雅平”號上哪來那麼多的陸戰隊員呢?原來當它通過南海航道時,由船上的內線策應,我軍臨時控制了這艘船,陸戰隊員和充氣快艇就是那時上去的。事後船長和那些船員都“忘記”了這件事。
“鴻運”輪預定21日2:00可以進港,可是呂鄭發動政變後,急於把36旅提升為裝甲步兵旅,還要擴軍。於是嚴令龐少校讓船加速進港,現在的“龐少校”比他們還急呢?第1陸戰師的這支先遣隊也得到命令要儘快奪取台東港基地。根據預案一場協同奪取台東基地的戰鬥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