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劉世軒知道崔越一向遇事冷靜,而且頗會見機行事,就放下心來。
所有學子都圍攏一起,眾人議論紛紛,互相問詢來者何人,卻無人知曉。不過唐朝佛學之風非常盛行,眾人心中都有猜測,兩位法師一定是哪家寺廟的高僧。
崔居在人群之中,見來人竟然是高閒和高水,不由暗暗驚喜,上次龍興寺一別,已經過了十幾日光景,也不見二人來崔府找他,不知何故,今日正好問上一問。
等眾人圍在一起,崔越將夏箴言推到台上,說道:“兩位高僧是由崔氏學堂的夏先生請來,就由夏先生為諸位介紹一二,大家歡迎。”
夏箴言本來見本是他的功勞,就要被劉學正搶去,正在一旁大生悶氣,要是他開口說出應該由他出面介紹,又會大失風度,正是左右不是只生肝火之時,卻被崔越推到台上,連推帶讓,好象他還很謙虛退讓一般。
夏箴言心中大喜,越看越覺崔越此人不錯,有眼力,有分寸,比起劉世軒的古板無趣要好上太多,不由對崔越投去讚許的目光。
崔越笑笑,舉手示意讓他開口。
夏箴言站立一塊巨石之上,志滿意得,笑容滿面地說道:“諸位學子,本人今日有幸請到龍興寺的兩位高僧,一人就是號稱當世第一書法名僧的高閒大師,另一人就是以悟性聞名的高水大師,兩位大師都是龍興寺中少有的高才,尋常多少高官權貴想要見上一面而不可得,今日承我薄面,兩位大師屈尊降紆親來詩會,諸位,當同慶歡呼也!”
“轟”的一聲,人群如熱水沸騰一般,一片喧譁。
“我當是誰,原來真是高閒大師,老天,當世第一書法名僧,韓愈韓退之大力推薦之人,果然是他,真是大善。”
“太好了,我早就聽聞高閒大師書法不論行草還是狂草,都可稱為當世第一,尋常人想求大師一字,也不得其門而入,今天大師竟然親自為優勝詩作題寫,真是便宜了兩位學兄。”
“大師,可否指點在下一二?”
“見過大師,親見大師一面,三生有幸,學生有禮了,還請大師點化學生心中疑惑!”
“大師,學生路方,有意拜大師為師,還請大師收下學生。”
“大師……”
“……”
一時間,吵聲亂作一團,喊聲震天。夏箴言人在台上,雖然見場面有些失控,早已無人聽他說些什麼,卻臉上沒有一絲不滿,反而露出淺淺的笑意,饒有興趣地看著眾人爭先恐後擠向前來。
這一下,完全扳回了崔氏學堂詩作不如州學的失分,夏箴言只覺面上有光,心中舒暢。
高閒和高水對視一眼,都搖頭一笑。高閒一步向前,與夏箴言並肩而立,開口說道:“諸位學子,小僧高閒本是方外之人,今日有幸與諸位德才兼備的學子共聚一堂,也是莫大的機緣。相見即是有緣,各位若在佛學之上、書法之道有何不明之處,儘管道來,小僧自當以平生所學答之。”
此言一出,眾人一哄而上,將高閒和高水圍了個水泄不通。
夏箴言、崔越和劉世軒等人被擠到一邊,三人卻沒有一絲不快,尤其是夏箴言,樂呵呵地沖劉世軒和崔越擺擺手:“第一書法名僧,名不虛傳,連這些未經世事的學子,也是趨之若騖,我等進士之身,也有所不及。”
劉世軒也是心情大好,笑道:“大唐進士雖然金貴,可是高閒大師身為天下第一書法高僧,可是有一個第一的名頭,何人可比?再有大師佛學淵博,學究天人,比我等只讀四書五經之人確實也強上太多……只是不知默然何時與大師相識,居然能請動大師親臨,讓我大為嘆服。”
夏箴言不無得意地說道:“其實說來我與大師相識,差不多也有十年光景了,此事說來話長……”
聽夏箴言滔滔不絕講述了他和高閒如何結識之後,崔越得了空子,開口問道:“夏先生,為何崔向沒來參加聚會?”
夏箴言笑容滿面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第七十九章 紙箋
崔越是誰,豈能看不出夏箴言眼中的不快和不滿,忙道:“崔向是我侄子,可能頑劣了一些,還望夏先生嚴加管教,不要放縱了他。”
夏箴言對崔越印象很好,一聽崔向竟然是他侄子,不由一愣,也不好拂了崔越面子,只好答道:“崔向學業還算用功……今日未來,他也沒有說明原因,或許有要緊之事。”
崔越見他不願多說,也不再問,便轉移了話題。
眾人將高閒和高水圍在中間,七嘴八舌問東問西,高閒二人面帶微笑,一一作答,沒有一絲不耐,讓躲在一邊的崔向暗暗讚嘆,光是這份定力這份耐心,就比夏先生強上許多。
原本以為夏先生是恃才傲物,有才之人,又是沒有官身的進士,有些小性和古怪也在所難免,但今日一見,崔向卻是明白,以夏箴言這般喜怒都要表露出來,且心胸狹窄的個性,不入官場倒是大大的好事,真要僥倖得了一官半職,才是不幸。
早晚會被上司尋個由頭打發了!
不過他又想,他跟夏先生是學的他的學問,不是他的人品和德行,所以倒也沒有太多想法。
所有學子都圍攏一起,眾人議論紛紛,互相問詢來者何人,卻無人知曉。不過唐朝佛學之風非常盛行,眾人心中都有猜測,兩位法師一定是哪家寺廟的高僧。
崔居在人群之中,見來人竟然是高閒和高水,不由暗暗驚喜,上次龍興寺一別,已經過了十幾日光景,也不見二人來崔府找他,不知何故,今日正好問上一問。
等眾人圍在一起,崔越將夏箴言推到台上,說道:“兩位高僧是由崔氏學堂的夏先生請來,就由夏先生為諸位介紹一二,大家歡迎。”
夏箴言本來見本是他的功勞,就要被劉學正搶去,正在一旁大生悶氣,要是他開口說出應該由他出面介紹,又會大失風度,正是左右不是只生肝火之時,卻被崔越推到台上,連推帶讓,好象他還很謙虛退讓一般。
夏箴言心中大喜,越看越覺崔越此人不錯,有眼力,有分寸,比起劉世軒的古板無趣要好上太多,不由對崔越投去讚許的目光。
崔越笑笑,舉手示意讓他開口。
夏箴言站立一塊巨石之上,志滿意得,笑容滿面地說道:“諸位學子,本人今日有幸請到龍興寺的兩位高僧,一人就是號稱當世第一書法名僧的高閒大師,另一人就是以悟性聞名的高水大師,兩位大師都是龍興寺中少有的高才,尋常多少高官權貴想要見上一面而不可得,今日承我薄面,兩位大師屈尊降紆親來詩會,諸位,當同慶歡呼也!”
“轟”的一聲,人群如熱水沸騰一般,一片喧譁。
“我當是誰,原來真是高閒大師,老天,當世第一書法名僧,韓愈韓退之大力推薦之人,果然是他,真是大善。”
“太好了,我早就聽聞高閒大師書法不論行草還是狂草,都可稱為當世第一,尋常人想求大師一字,也不得其門而入,今天大師竟然親自為優勝詩作題寫,真是便宜了兩位學兄。”
“大師,可否指點在下一二?”
“見過大師,親見大師一面,三生有幸,學生有禮了,還請大師點化學生心中疑惑!”
“大師,學生路方,有意拜大師為師,還請大師收下學生。”
“大師……”
“……”
一時間,吵聲亂作一團,喊聲震天。夏箴言人在台上,雖然見場面有些失控,早已無人聽他說些什麼,卻臉上沒有一絲不滿,反而露出淺淺的笑意,饒有興趣地看著眾人爭先恐後擠向前來。
這一下,完全扳回了崔氏學堂詩作不如州學的失分,夏箴言只覺面上有光,心中舒暢。
高閒和高水對視一眼,都搖頭一笑。高閒一步向前,與夏箴言並肩而立,開口說道:“諸位學子,小僧高閒本是方外之人,今日有幸與諸位德才兼備的學子共聚一堂,也是莫大的機緣。相見即是有緣,各位若在佛學之上、書法之道有何不明之處,儘管道來,小僧自當以平生所學答之。”
此言一出,眾人一哄而上,將高閒和高水圍了個水泄不通。
夏箴言、崔越和劉世軒等人被擠到一邊,三人卻沒有一絲不快,尤其是夏箴言,樂呵呵地沖劉世軒和崔越擺擺手:“第一書法名僧,名不虛傳,連這些未經世事的學子,也是趨之若騖,我等進士之身,也有所不及。”
劉世軒也是心情大好,笑道:“大唐進士雖然金貴,可是高閒大師身為天下第一書法高僧,可是有一個第一的名頭,何人可比?再有大師佛學淵博,學究天人,比我等只讀四書五經之人確實也強上太多……只是不知默然何時與大師相識,居然能請動大師親臨,讓我大為嘆服。”
夏箴言不無得意地說道:“其實說來我與大師相識,差不多也有十年光景了,此事說來話長……”
聽夏箴言滔滔不絕講述了他和高閒如何結識之後,崔越得了空子,開口問道:“夏先生,為何崔向沒來參加聚會?”
夏箴言笑容滿面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第七十九章 紙箋
崔越是誰,豈能看不出夏箴言眼中的不快和不滿,忙道:“崔向是我侄子,可能頑劣了一些,還望夏先生嚴加管教,不要放縱了他。”
夏箴言對崔越印象很好,一聽崔向竟然是他侄子,不由一愣,也不好拂了崔越面子,只好答道:“崔向學業還算用功……今日未來,他也沒有說明原因,或許有要緊之事。”
崔越見他不願多說,也不再問,便轉移了話題。
眾人將高閒和高水圍在中間,七嘴八舌問東問西,高閒二人面帶微笑,一一作答,沒有一絲不耐,讓躲在一邊的崔向暗暗讚嘆,光是這份定力這份耐心,就比夏先生強上許多。
原本以為夏先生是恃才傲物,有才之人,又是沒有官身的進士,有些小性和古怪也在所難免,但今日一見,崔向卻是明白,以夏箴言這般喜怒都要表露出來,且心胸狹窄的個性,不入官場倒是大大的好事,真要僥倖得了一官半職,才是不幸。
早晚會被上司尋個由頭打發了!
不過他又想,他跟夏先生是學的他的學問,不是他的人品和德行,所以倒也沒有太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