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此之外,本來說好正午時分來此的兩位高人,也是遲遲未到。夏箴言有意借兩位高人的名聲,以壯大崔氏學堂的聲威,不想先有比試失利,又有高人爽約,怎不讓他無比生氣,就獨自一人坐在一旁,也不和劉世軒討論學子的詩作得失。

  這一聲“姍姍來遲”如久旱甘霖,頓時讓夏箴言沉悶的心情為之一松,急忙睜開眼睛,手腳麻利地從巨石之上跳下,動作之迅捷不亞於少年,三步並作兩步,迎向前去,對兩名僧人叉手一禮:“可算等到兩位法師大駕光臨了,若再久候不至,說不得我便親自動身去請了。”

  兩位法師一起向夏箴言見禮,當前一人呵呵一笑道:“不瞞默然,小僧與師弟恰好有事,也是儘快忙完手中之事,才匆忙趕來。也幸好是默然相邀,換作他人,今日怕是就會推脫不來了。”

  這話夏箴言愛聽,當即喜笑顏開,先引二人來到劉世軒和崔越面前,說道:“劉學正,崔先生,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龍興寺的高僧高閒法師,這位是高閒法師的師弟高水法師!”

  劉世軒在和夏箴言初定今日詩會之時,夏箴言就說他有意邀請兩位高人來此,一為指點諸位學子學業,二來也為詩會壯大聲威。劉世軒也一口贊成,就問所請何人,夏箴言卻閉口不答,只是笑說到時一見便知,有意賣了一個關子。

  劉世軒見他如此,也就不再多問,心中卻暗覺好笑。夏箴言雖然身為進士,卻數次在吏部選官未過“身”關,本想也有意學韓愈先到節度使的幕府任職,卻又接連在數名節度使面前碰壁,一氣之下,就要回到原籍去當私塾先生,卻正好遇到慧眼識珠的崔賀堯,也正好崔氏學堂剛剛落成,就請他做了崔氏學堂的先生。

  說是先生,其實總管一切,比他這個州學學正權力還要大上一些。

  對崔氏學堂的興建,劉世軒是樂觀其成的。雖然他身為學正,也有從七品的品軼,但他一直以文人自居,不改文人的清高和方正,這也是他進士高中七八年之後,仍然只是一名小小的學正的緣由所在。劉世軒不以為然,依然特立獨行,只想當好他的學正,多教出幾名進士出來。

  他是進士,夏箴言也是進士,對夏箴言有意與他一比高低的想法,他心知肚明,不過就是不主動點破罷了。有了崔氏學堂與州學並肩而立也是好事,正好給州學的學子施壓,讓他們和崔氏學堂一起,去競爭名額有限的道學生員資格,總體來說,對州學應該還是利大於弊。

  劉世軒既然身為進士,自然也是所學淵博,也是袁州城中數一數二的宿儒,同時也對佛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沒少去龍興寺參禪,和僧人打機鋒,論學,等等。他早就聽過高閒的大名,知道他為當世高僧,且書法一流,稱之為第一書法高僧也不為過。不過高閒在龍興寺名望極高,尋常人等極難見一面,據說佛學比龍興寺方丈還要高深幾分,輕易不拋頭露面,更不用提屈尊前來州學和崔氏學堂的學子聚會!

  有多少高官權貴都想見高閒一面而難以如願,他今日竟然親身前來,怎不讓一直久仰大名的劉世軒一見之下,震驚當場,幾乎說不出話來。

  就連一向對佛學興趣一般的崔越,在身邊之人的議論和薰陶之下,也對高閒的大名如雷貫耳,突然見他真人現身眼前,長袖寬衣,鬚髮飄揚,飄然有出塵之時,向來尊崇學問精湛之人的他,也不禁立刻肅然起敬!

  第七十八章 高僧

  夏箴言見劉世軒和崔越都是一臉驚訝,雖然早在他意外之中,不過仍是心中頗為受用。

  畢竟高閒、高水兩位法師是他請來的,能請動兩位大師親臨詩會,他面上有光,剛剛因為崔氏學堂學子的詩作不如州學而帶來的不快,也減輕許多,不免多看了劉世軒幾眼,隱隱有一絲自得之意。

  劉世軒震驚過後,急忙和高閒二人見禮,然後請兩位法師入坐,又寒喧幾句,他難掩一臉興奮之意,說道:“久聞法師大名,今日一見,果然風採過人。某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法師肯否?”

  高閒和高水相視一笑,然後又沖夏箴言微一點頭,說道:“既然小僧與默然相交莫逆,又恰逢如此盛會,劉學正有事開口,敢不從命。”

  劉世軒哈哈大笑,喜形於色,起身沖夏箴言叉手一禮:“多謝默然請動兩位大師,實乃一大幸事。”

  夏箴言嘴上客套,連連擺手,但眼中自傲的神色卻揮之不去。

  劉世軒顧不上揣摩夏箴言的心思,伸手從一疊詩作中抽出兩張,雙手恭送到高閒面前,說道:“可否請法師墨寶記下這兩首詩作,此為此次詩會的優勝者所作,由法師墨寶記之,可讓學子終身受用,銘記在心,也好激勵他們更加用功,以能早日考中功名。”

  高閒伸手接過詩作,點頭說道:“此是好事,自當從命。”

  劉世軒大喜,一邊讓人取筆墨伺候,一邊讓所有學子聚到一處,準備當眾宣布兩位大師光臨一事。他正興致勃勃地忙個不停,卻被崔越暗中拉了一把。劉世軒不解其意,順著崔越的目光看去,卻見夏箴言一臉鐵青,站在一旁,一言不發,看也不看劉世軒一眼。

  劉世軒恍然大悟,兩位法師是夏箴言請來的,他張羅一番,有喧賓奪主之嫌。想到此處,不由感激地看了崔越一眼,崔越微一點頭,小聲說道:“劉學正自管忙來,將學子們召集一起即可,餘下之事,我來應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