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宣嬌叫道,“你的才華是用不盡的,無人可以比得上你。”

  “我也是這樣想,可是眼前的事實是殘酷的,打不贏仗,就說明我軍不比妖軍強。天哪,為什麼竟有這樣的變化,把我的一切計劃都打亂了。”

  “據說糧食已經不很充足了,是嗎?”

  “就是糧食充足,也不能再在這裡無謂的打消耗戰了,盲目作戰是必須避免的,我已下令退兵了,明天就走。”

  “仍然回江西嗎?”

  “不,江西回不去了,九江、撫州、建昌都被妖軍奪去了,林啟容戰死了,九江城中一萬多軍民被妖軍殺得一個不留,只剩下一座吉安城,眼看也守不住了,我決定去福建。”

  “七哥,你發瘋了!”宣嬌叫道,“福建那地方又苦又窮,幹嗎上哪兒去受罪?”

  “你不知道。”達開耐心地解釋道,“福建西部雖窮,東部卻比較富庶,那裡的妖軍兵力薄弱,楊輔清已在閩西北占據了浦城、建陽等一大片地方,我們去了,有了立足的地方,兩下里合起來有十萬人,可以大有作為。那裡交通閉塞,閉關自守,湘軍很難打得進來。”

  宣嬌聽著聽著,忽然淚水涌了上來,連忙低下頭來,卻已被達開瞧見了,驚問道:“宣妹,你怎麼傷心起來了?”

  宣嬌含淚嘆息道:“我傷心的是一則離開天京越來越遠了;二則想到你這位蓋世英雄被逼出京之後,事事都不如意,竟不得不去福建那塊絕地。到了那個交通閉塞的地方,湘軍打不進去,你也很難打出省來,今後難道一輩子局侷促促地在福建過下去嗎?這可不是我所想望於你這位大將軍的。英才埋沒,不得施展,怎不教我心酸!”

  達開感傷地握住宣嬌的手,勸慰道:“宣妹,不要難過,事在人為,我們還有十萬人馬,窮鄉僻壤都有窮苦百姓響應我們,得道多助,待時而動,讓部下在福建休養一個時期再打出省外去,我的天地終是廣闊的,無論多少妖兵也攔擋不住。”

  第二天,翼王大軍從衢州前線撤退,擊潰了清軍的追兵,迅速揮師南下,越過仙霞嶺上的仙霞關進入福建,誰料楊輔清受了天王的拉攏,答應將東王的中軍主將稱號授給他,所以決定脫離翼王回朝。當七月初七日翼殿前鋒部隊剛剛抵達浦城時,楊輔清便已率領所部放棄所有占領的縣城,從閩贛邊界的邵武、光澤通過杉嶺上的鐵牛關,一路衝破清軍的重重圍堵,攻下瀘溪、金谿、安仁、萬年等縣,進入景德鎮,回到天朝去了。他放棄的縣城立即被清軍占去,翼王兵馬不得不為重占閩西北與清軍展開艱苦的戰鬥,無異雪上加霜。

  翼殿大軍中有不少是江西各地的天地會和農民起義軍,成則風起雲湧,敗則煙消雲散,閩西北山區本來就貧瘠缺糧,幾萬人的軍糧哪裡供應得上。何況還要餓著肚子成天打仗,軍心不穩,戰鬥力嚴重削弱,連福建地方綠營兵都抵敵不過。進入八月中旬,僅餘的一座孤城邵武也在清軍環攻中難以堅守了。一些意志不堅的將領見了這等光景,不願跟了翼王再在福建受苦,紛紛自由行動,一起又一起的把隊伍拉走。連國宗石鎮吉也與達開鬧了意見,不聽指揮,拉開人馬向邵武以南的地方活動,達開直接指揮的部下只剩了三四萬人。而曾國藩奉到朝旨,改援浙為援閩,他本人正由廣信府(今上饒市)西邊的弋陽縣南下建昌途中,積極檄調湘軍入閩,打算與浙閩總督管下的綠營兵合圍,全殲太平軍於邵武,達開在這最最困難的情況下召開了軍事會議,決定全軍撤離邵武。

  達開回到內衙將撤軍的消息告訴了宣嬌,宣嬌對於惡劣的軍事局勢早已作了思想準備、平靜地說道:“是該早撤了,還是回到江西去吧,楊輔清不是轉移成功,到了景德鎮了嗎?

  七哥,不要猶豫了,也走鐵牛關這條路線北上皖南吧。”

  “不,現在不行了,湘軍已有了防備,那條路走不通了。”

  “不見得吧,楊輔清出了鐵牛關後,也碰上湘軍,把他們打敗了就過去了,我們的兵力比輔清強,還怕沖不過去?”

  達開冷冷地說道:“宣妹,實在和你說,那條路是捷徑,到天朝管轄下的景德鎮只有四百里,楊輔清選擇的路線是對的。可我不想去,我不能一事無成喪師失地回去丟臉,更不能再去受天王的窩囊氣,我這一生是決不回天朝去了。”

  宣嬌耐著心思勸道:“七哥,切莫再賭氣了,雖然你心高志昂,想獨創局面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天京事變以後兩年來,形勢大變,今非昔比。這一個多月來,我反覆琢磨為什麼現在打仗不順手,原來前後變化太大了。當年你指揮湖口之戰,天朝的全部水陸兵力和那麼多出色的將軍都聽你指揮,將士們打仗為愛國熱情所驅使,一個個捨生忘死,士氣高昂,糧食也充足,又有穩固的大片後方基地作依靠,軍心安定,所以你能夠專心指揮打仗,軍事天才可以充分發揮,當然連打勝仗。可是現在怎麼樣呢?我們孤軍作戰,沒有後方可以依靠,沒有天朝的兵馬可以配合作戰,沒有兵員補充,沒有糧食供應,將士轉戰千里,兵員越戰越少,士氣越來越低。七哥,你縱有天大的本領,怎能驅使餓兵、疲兵去打比過去強大得多的湘軍?何況我們隊伍中還夾雜了不少天地會的人馬,紀律很差,前天把大批隊伍拉走的花旗軍首領林彩新就是其中一個。能指望他們像我們老弟兄一般捨身報國嗎?現在連本家弟兄鎮吉都和你疏遠了,你也該冷靜重新決策了。我看不要再和二哥鬧意氣了,只有回到天朝才能恢復過去的聲威,不回天京,就回皖南也好,不要再固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