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達開感動地抱拳道:“感謝眾官的厚望,‘義王’的稱號愧不敢當,我決不在這場亂事中為個人謀取好處,剛才已向天王陛下懇辭‘義王’稱號。至於治理朝政,我義不容辭,會將這副重擔挑起來,望眾官不分是哪一殿的舊人,與我通力合作,是會把國事治好的。”

  眾官散了之後,達開急急進了綠園,果然物是人非,氣象肅殺,與往日的歡樂溫馨迥然不同,再則天氣寒冷,已是大雪節氣,黃葉滿地,百花凋殘,一切景象似乎蒙上了一層灰濛濛哀苦淒涼的陰影。園中的妻妾孩兒和侍女們都不在人間了,淒淒寂寂,不見人影,唯有芳冢枯草來迎接他了。他渾身寒慄,又不禁悲淚上涌,哀哀戚戚地往園中東北角走去,只見松柏叢叢,亭亭蓋蓋,卻不見墓地,達開詫異。原來是宣嬌防備韋正再來搜查,特意將墳墓安置在密林之中。達開走近松林,方見林中新墳累累,一人席地哀哀而泣,乃是翼貴丈黃玉昆,正為女兒春娥之死而哀痛。陡見一座大墳前豎了一塊木牌,上寫“翼王妃黃氏之墓”。達開一陣心酸,淚水滾滾而下,急忙披樹入林,撲向墓前,喊著:“春妹,春妹,我好悔啊!”卻不料悲痛過甚,一陣眩暈,竟仆倒在春娥墓前。玉昆慌忙上前扶起,勸道:“亞達,春娥雖死,卻幸天日重光,你大任在肩,不要過分悲傷了,我扶你去歇息吧。”

  正說著,忽聽得宣嬌的喊聲:“七哥在嗎?”。

  玉昆道:“在這裡哩。”

  宣嬌進了松林墓地,見達開滿臉淚水,閉眼扶額,正由玉昆攙著,宣嬌嘆口氣道:“難怪,難怪,死得這麼慘,誰不痛心。好了,墳已上過了,哭也哭過了,合城上下都在想望你翼王五千歲的風采,等你大施仁政,把滿目瘡痍的天朝治理好,可病不得啊。快出去休息吧,現在沒有你閒下來養病的時光。”

  達開噙了滿眼淚水,一步一回頭離開了松林墓地。他們來到內院,只見已有幾名陌生侍女在臥室中撣除塵埃,收拾房間,宣嬌道:“你這裡主子、下人一個不剩了,我帶了兩名廚娘,幾個丫頭來服侍,多少也像個家庭。”

  達開謝過了宣嬌,悶悶地坐在那裡,心境慘然,默不作聲。宣嬌又勸慰了一會,玉昆轉過話題,問道:“剛才朝見天王,他說了些什麼,該給你加封軍師稱號了吧?”

  達開一聲冷笑,忽又仰天長嘯,嘆息道:“我天朝開國才六年,難道這麼快氣數就盡了嗎?為什麼盡出現君昏臣霸種種不祥之兆哩?”

  玉昆、宣嬌都驚問道:“天王究竟對你怎樣了?”

  “他再三求我回京,我今天回來了,本該授我以朝政大權,他卻沒有來由的對我猜忌起來,不肯授我軍師,只給我‘通軍主將’的虛銜,好小家子氣,卻說群臣公舉我為義王,準備下旨。我要的是君臣融洽無間,能給我施展懷抱統率舉朝文武的實權,我已經是王爵了,換一個‘義王’的美稱,不過是個形式,有什麼意思,所以當時就推辭了。總之,這位天王從當前事變中,不吸取正面教訓,選賢任能,興利除弊,革新朝政,卻從反面處處防備,不信任臣下,今後還能推誠共處嗎?”

  宣嬌皺眉嘟噥道:“這個二哥,真不像是個有道的明君。”

  玉昆勸道:“亞達,既然回朝了,只得忍著性子,以國事為重,把朝政治好,別的就不要計較了。當今朝中除了你,還有誰能擔起掌理國事的重任,你若撂下擔子,天朝就不堪設想了。”

  “是啊。”翼王又嘆息道,“我的心情很矛盾,依我的脾氣,合則留,不合則去。可是統顧全局,又不能一走了之,只得忍口氣留下來,且看以後的光景吧。但願天王不要再有什麼惹人不快的猜忌舉動發生了。”

  用過晚飯,玉昆回到前衙去了,臥室中只剩下了達開與宣嬌二人。燭影搖紅,光線暗淡,這本是夫妻相處密談的溫馨好時光,可是他們兩人卻不是夫妻,不覺都有些尷尬。達開坐在窗前低頭不語,宣嬌坐在鏡台前忍不住先開口道:“七哥,你不是帶出去兩個小老婆,怎不帶回來,也有個伴。”

  達開嘆氣道:

  “劉氏和馬氏都留在安慶,這樣的局面,今天不知明天事,還是讓她們呆在外省的好。”

  宣嬌抿抿嘴,欲言又止,她們倆少年相戀,只為達開與春娥訂婚在先,以致蹉跎了十年,無法結合。現在春娥遇害,雖是不幸之事,卻為他倆了卻宿願掃除了障礙,因此宣嬌心中一則以悲,一則以喜,可是目前春娥亡故才兩個多月,達開和她自己都是熱愛春娥的,感情上的悲傷猶未消除,兩人結合的事難以啟齒。她沉吟了一下,試探著道:“七哥,你身邊沒有人當家照應可不行,是否需要先納一房小妾陪伴你。”

  宣嬌話未說完,達開就斷然揮手道:“宣嬌,別提了,春妹死得悽慘,使我十分內疚,此時此刻,我只想獨居終身,再休提女人的事了。”

  宣嬌輕輕嘆息了一聲,站了起來說道:

  “我理解你的心情,你孤獨,我也孤獨。以後每天日間我來幫你照管家務,陪你解除寂寞。夜間回西王府,可好。”達開也站起身來,握住宣嬌的手,吻了一下說道:“宣妹,多謝你處處體貼我,你的心情我怎不理會,可是目前我什麼也不想,只能暫時難為你兩頭跑了。”他把‘暫時’兩字說得特別加重了語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