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翼王辭下殿來,才踏上甬道,便見從迴廊上過來兩個壯壯大大黑不溜秋年約五十左右的高官,面相略似天王,也穿了相當丞相一級的金冠龍袍,可是形象猥瑣,語言粗俗,乃是天王的長兄洪仁發與次兄洪仁達。天王自幼家貧,老父因小兒子秀全悟性稍好,全力供他讀書,兩個哥哥都下地種田,直到金田團營那年才放下捏了幾十年的鋤頭,來到金田村。後來太平天國定都南京,這兩個愚昧無知的難兄難弟,也就突然威風起來,穿上龍袍,被封做國宗了。天王知道這兩個哥哥沒有才能,只讓他們當個閒散國宗,不給實職。這兩個寶貝在楊秀清當政時,尚能安份守己,不敢胡來,秀清也從不拿正眼瞧他們,現在不但東王倒了,北王也倒了,對這位年才二十五周歲的翼王便不甚放在心上。

  “嘻嘻,我們的兒子還比他的歲數大哩。”哥兒倆商量,“今天石達開回朝執政,我們也該到他面前露露臉,拉好關係,以後弄個實缺差使,也有肥水可撈。”

  他們守候在殿旁,見達開下了殿來,便一起上前拱手道:“翼王老弟,恭喜你功成名就,氣壯如牛,當年長坂坡上趙子龍也沒有你這等威風。現在你被公推為義王,哈哈,這乃是王中之王,可夠光采的了,莫忘了這可是我們哥兒倆扯的頭。”

  達開冷冷地答禮道:“多謝兩位國宗,承蒙眾官見愛,愧不敢當,我已向二哥推辭掉,二位不必操心了。”說罷轉身便走。

  仁發慌忙上前攔住道:“莫急,莫急,老弟常年在外,難得碰頭,今晚我們兩位老哥哥做東,請你來舍間吃一頓便飯,敘敘家常,菜不好,飯吃飽。”

  達開皺皺眉道:“二位見諒,實在是剛剛到京,忙得分身不開,家中都還不曾去過哩,領情了。”

  仁達拍手大笑道:“這可是華容道曹孟德巧遇關雲長,我們倆正閒得發慌,在這兒等著給你幫忙哩。以後有什麼國家大事支應不了,就來找我們倆,不是胡吹,沒有幹不了的事,一切包在我倆身上。”

  仁發也道:“是啊,是啊,你瞧我們倆人的福相,沒有干不好的事。”

  達開又好氣,又好笑,眉頭越發皺緊了,說道:“小弟愚鈍,怎敢有勞兩位國宗大駕,取笑了,”說罷頭也不回地出宮而去。

  仁發兄弟倆望著翼王傲然遠去的背影,怒罵道:“好個不識抬舉的混小子,竟敢在老哥哥們面前擺臭架子,走,去告訴天王,要他的好看!”

  達開騎馬回翼王府,才進王府巷,心便揪緊了起來。過去每次回府,總有一個溫暖的家在等著他,賢淑的王妃,頑皮可愛的兒子,嬌麗的姬妾,而如今一門被害,綠園空蕩蕩。想像春娥被害那一晚的慘狀,想到綠園東北隅那許多冷冷淒淒的墓冢,他的心冰涼冰涼,哀傷悲痛極了。他記起了過去讀的《五代史》,後周開國皇帝郭威在未登基前,領兵出鎮在外,合門家眷留在京城開封。不料一朝之間,被政敵將他合家殺得一個不留,後來他帶兵“清君側”,殺向開封,回到空無一人的家中時,想必也是他此時這樣悽酸慘痛的心情吧?古今相隔近千年,情景何等相似,而他枉讀史書,竟不曾吸取古人的教訓,將合家早早帶往外地,後悔已經晚了。

  終於望見繪畫了龍鳳的大門,倖存下來的翼殿典官、侍衛數十人跪在翼王馬前哭道:

  “殿下,終於盼到您回來了。王娘不在了,幼翼王也不在了,府中部屬也大多被害了,北王雖死,殺戮我家的兇犯還有人在,殿下回來要替我們作主。”

  翼王悽然道:“起來吧,殺人的主犯一個也逃不了。但是不能效韋昌輝那樣逢人便殺。冤冤相報,不是國家興旺的氣象。”

  翼王下馬進府,曾錦謙迎了出來稟道:“殿下,朝中文武百官都聚在聽事大廳中迎謁殿下,就請去見一見吧。”又踏上一步輕聲道,“秦日綱與陳承瑢都已捕捉到了,聽候殿下處置。”

  達開點了點頭,大踏步先往聽事處來,百官齊刷刷地跪了滿屋,嗚咽泣道:“天朝不幸有變,死難滿城。朝野日夜盼望殿下回京平亂,幸虧殿下出師討伐,才將北王除了,實是天朝官民的大救星,今天見到殿下,說不盡的感激,天朝終於有救了!”

  達開感動地請百官起來,含了一眶熱淚說道:“不幸的事件過去了。除了秦日綱和陳承瑢二人助紂為虐,濫殺無辜,罪不容赦,已經派兵逮捕,即將處死外,其餘北殿、燕殿和佐天侯部下參與作亂人員一概不究。東殿遇害人員一概平反,他們沒有罪,東王有過,但也有功,不可一概抹煞,朝中更不曾有過什麼‘東黨’,這是北王誣害捏造的。今後不論翼殿、東殿、北殿、燕殿官屬部下,都該拋棄過去的恩怨,團結在太平天國大旗下,勤理國事,重振天朝聲威。滿清大小妖頭見我們天京發生動亂,無不歡呼稱快,以為天朝從此一蹶不振,聽任他們攻打滅亡了。哼!他們是在白日做夢!今後我們要把仗打得更凶,國事也治理得更加上下和洽,井井有條。古人說,眾志成城,我們京內外還有許多傑出的文官武將,只須萬眾一心,還有做不到的事嗎?”

  眾文武滿含熱淚,圍在翼王周圍,爭先傾吐心中的熱望:“翼王殿下,朝中百官已經公舉你為義王,新的屬官印信、袍服、儀仗,正在草擬具體的規定,都將比東王享有的地位還要高出一頭,你是王中之王,是朝中的大主宰。請你統攝朝政,我們都願聽從你的驅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