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達開憤憤地跺足罵道:“可恨,可恨,我們天朝怎能容留這樣一位野心家繼續猖狂下去。好在我現在手中有兵,忍無可忍也只能採取大決斷了!”

  春娥驚問道:“你決心除楊了嗎?”

  “我不能一個人單幹,明天先去和六哥商量,再約秦日綱—他正在句容督師,準備攻打金壇,我們三個人聯合起來,再請天王下一道討伐的密詔,必能除去這個天朝的毒瘤!”

  是夜,達開與春娥一夜情意綿綿,又娓娓細談家常和在外征戰情況,次日早晨,起身較遲。漱洗早膳後在綠園中漫步賞景,一年多不在家中了,倍覺花樹茂密清麗喜人。換上金冠龍袍,本擬按禮節往見天王,卻又覺得還是先會見了北王,談出個頭緒來再去天王府為好。正躊躇間,忽報北王駕到,達開大喜,急命大開中門迎接。卻見北王身後還有佐天侯陳承瑢,他是天王府的總管,一切奏章詔旨都通過他上奏下達,是天王洪秀全的心腹,達開見了益發欣喜道。“六哥,你看我衣冠整整正要出門去府上拜會哩,不想你和承瑢一塊兒來了,再好沒有了。”

  “賢弟如今名震天下,連連奏捷,正該愚兄登門拜賀!”

  承瑢也笑道:“翼王把天京朝野百姓都迷住了,人人都說翼王,道翼王,說您是人間奇才,古今少有!”

  達開大笑道:“承瑢真會取笑,不過僥倖罷了!”

  邀入綠園內書房坐了,獻上茶,達開揮手屏去下人,掩上門說道:“六哥,小弟奉四哥之命,月底之前必須離京去湖北武昌前線,為日無多,有一件要事須與六哥商量。”

  昌輝苦笑道:“愚兄昨晚亦應四哥之召,去了東王府,說是賢弟將去湖北,命我代你去坐鎮江西,也是月底之前要走。愚兄已多年不曾出京帶兵,早不走,遲不走,卻在這個節骨眼上把我們兩人都支走,你說怪不怪?所以特地邀了承瑢同來,也有一件要事奉商。”

  達開愣了一下,點點頭道:“我明白了,四哥早已有心要舉大事。本打算北伐成功,攆去天王,自登龍位。偏是北伐軍在去年四月徹底覆滅,林鳳祥和李開芳先後在連鎮和馮官屯被俘,送到北京遇害了,這對四哥是個重重的打擊。他為了挽回面子,急於要辦一件大事,好讓部下歌功頌德,然後以此為藉口逼迫天王讓位。所以不顧江西前線的損失,命我回師打破妖軍江南大營,取勝之後,目的達到,東王府大門上公然貼出了一副‘東王萬歲’的對聯。又嫌我們在京妨礙他的手腳,立刻又趕我們出京,東王篡位恐怕就在下個月了,六哥你說是嗎?”

  “不錯,我也是這個看法,除了‘東王萬歲’那副門聯外,在殿宅旁侍從館門上貼的另一副門對就更露骨了。那上面寫著:‘參拜天父永為我父,護衛東王早作人王’。東王肚中時時想念的就是逼宮篡位。他準備把我們打發走了,就對二哥下手,我們不能坐視不救,今天就是來和你商議,天京城下你和日綱手中都握有重兵,回戈一擊,除去姓楊的,豈不易如反掌,賢弟意下如何?”

  達開慨然道:“小弟也是這個意思,就等天王的密詔了。這一點須請承瑢密勸天王下旨,拿到密詔,再約日綱,事不宜遲,總在三五日內動手!”

  承瑢道:“兩位殿下進宮時,殿上人多,不便密談,這事包在我的身上。有這麼多蛛絲馬跡,說明東王早晚就要篡位。我想天王縱然優柔寡斷,到了這個千鈞一髮的時候,也該下定決心了吧。”

  北王道:“那麼今天晚上聽候佳音,就請二位到時候來舍間杯酒敘談吧。”

  當天,達開一個人關在書房裡,默默地思考如何帶兵進城除去楊秀清。城門口憑翼王的命令當可通行,但是東王府戒備森嚴,只可智取,不可力攻,以免傷害自己的弟兄,這倒是一個難題,他設想了幾種方案,還須再加斟酌。

  傍晚,他匹馬簡從悄悄來到北王府,昌輝邀入內院密室,少頃,陳承瑢也來了,昌輝急問道:“密詔帶來了嗎?”

  承瑢苦笑道:“有辱使命,我們的天王小心過了頭。聽了我轉奏二位殿下的意思,雖然心中也很想把東王除去,但是提起筆來又放下,躊躇再三,還是不曾落下一個字。他說目前不下密詔,彼此心照就是了。但請二位殿下在江西和湖北做好準備,萬一東王逼得急了,天王退無可退,那時必定下密詔給二位殿下帶兵來京勤王。直到我臨來時,還在密勸天王,可是無用,目前只能做到這一步了。二位殿下放心,將來如果東王發動事變,我一定差可靠人員帶了密詔前來江西和湖北,請你們接旨後以最快速度回天京來救駕。”

  北翼二王相視嘆息,天王過于謹慎,失去了目前最為穩妥的除楊機會,去冒今後不測的危險,實在可惜。達開道:“六哥,江西路近,將來必定你先奉詔進京。下手時務望以維護天朝大局為重,切勿大開殺戒。只除去楊氏四兄弟,即秀清,潤清、輔清,元清四人,其他將士都是天王的臣下,太平天國百戰之餘的精英,一概不要殺害。請六哥約束部下,不要殺得手滑,使局面不可收拾,天朝的損失就太大了。”

  昌輝心中不悅,但竭力掩飾了嘴角一絲令人難以覺察的冷笑,淡淡地說道:“七弟放心,這些道理我怎麼不明白,到時候我自會掌握恰當的火候,使得有利於保衛天王,鞏固天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