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翼王威震江西,曾國藩則束手無策。以致他在湖南湘鄉家中的老父,急得派國藩的胞弟曾國華去湖北哭秦庭,乞求胡林翼火速派兵援贛,林翼顧全大局拼湊了四千人馬交給國華帶領了去急救江西。

  正當南昌省城唾手可下的時候,翼王卻接到東王發下的天王詔旨,說是妖軍江南、江北兩座大營威脅天京安全,必須集中兵力予以拔除,命翼王立即率軍回師天京破敵。翼王此時帶領主力離開江西戰場,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可是既奉詔旨怎能不回軍,影響江西勝局也只能不顧了,此時護天豫胡以晃已經病故在臨江府。他請岳丈黃玉昆代他主持江西軍事,帶領石鎮吉及原留在湖口的石祥禎諸軍二萬人,偕心腹參謀張遂謀、曾錦謙自臨江府(今江西清江縣)駐地出發,經過豐城、樂平、進入皖南。羅大綱正在這一帶作戰,也奉天王詔旨回天京破敵,於是一同東進,於四月十五日到達天京城外,隨即與先期抵京,已經摧毀清軍江北大營的秦日綱部聯合作戰。翼王用計先進攻清軍所必救的七橋瓮,秣陵關,溧水一線,斷其通往蘇浙的餉路,清軍江南大營統帥,欽差大臣向榮被迫抽調守衛孝陵衛大營的兵力前往援救,展開了激烈的反覆搏鬥。翼王乘虛攻打清軍大營,向榮兵力淘空,驚慌失措,只得又令悍將張國梁回師援救,顧此失彼,已經難於招架了。經過一個月的鏖戰、終於在五月十八日徹底擊破清軍江南大營,擊傷張國梁,向榮倉皇逃往丹陽,這個與太平軍作戰五年的死敵,畏懼皇上處分,又急又憂,一病不起,不久就嗚呼哀哉了。

  鋪排好天京外圍新的防禦陣地之後,翼王偕張遂謀、曾錦謙跨馬由前線回京,他吩咐侍衛先去看看秣陵關,再經七橋瓮進城。這兩處戰鬥最激烈的地方,血染芳草,斷垣殘壘,遺屍遍地。正有當地鄉官帶領鄉民在那裡掩埋屍體,清掃戰場,翼王默默憑弔,黯然無言。雖說自從金田起義以來,犧牲了無數老弟兄,但在一場戰爭中,同時損失了他最最親近的兩位戰友——冬官正丞相羅大綱,在秣陵關傷重不治而死,國宗、提督軍務石祥禎英勇戰死在七橋瓮,使他愴然涕下。祥禎是石家兄弟中頗為傑出的人才,善於作戰,有大將風度,而又勇猛剛烈,為清軍所畏懼,號稱“鐵公雞”,他和張國梁在七橋瓮一戰,驚天動地,激烈非凡,後人為之編了一出京戲,即名《鐵公雞》,因此世間稱激烈的戰鬥場面為“三本鐵公雞”,可惜這麼年輕就死了。羅大綱的死也很可惜,他從天地會投奔過來,謹守教規軍規,帶兵作戰勇往無前,立下無數功勳。湖口之戰後,林啟容封了忠貞侯,卻漏封了他,而無怨言,不幸死在這個小小的戰場,不值得啊!

  達開心情悲傷,策馬由通濟門入城,腦中卻始終縈繞著一個疑問,這次回京發動攻擊時,城外敵我雙方陣地依然和他前年十月出京時一樣,為什麼東王要他離開那麼重要的江西戰場急急趕回天京來呢?張、曾二人知道翼王此時的心情,但是他們也無法解釋這個奇怪的疑點,只能譬解為東王不懂軍事,隨心所欲,胡鬧!可是這樣的說法並不能使翼王滿意。

  達開一行進了城,便見大街兩旁,家家們前擺上了香案,爐中青煙裊裊,香繞全城,聽見了遠來的馬蹄聲,很多人家開門探望,驚喜地呼兒喚爺出來觀看,喊道:“翼王五千歲殿下凱旋迴城了!”

  遂謀笑道:“殿下,天京百姓擺了香案迎接您回城哩。”

  錦謙不信,他知道東王忌才,不會允許百姓這樣做,而且百姓也不會預先得悉翼王何時進城,難道真是東王府事先關照的嗎?他試著向一位老人問道:“老人家,你們擺這香案為了什麼啊?”

  老人猶豫著向兩旁張望了一下,沒有別的官員,便小心翼翼地輕輕答道:“這是東殿承宣大人吩咐下來,家家戶戶擺香案,恭祝東王九千歲殿下大破妖軍!小民們愚味無知,只曉得是翼王和燕王兩位殿下在領兵,多謝殿下了!”

  錦謙吃了一驚,朝翼王看看,卻是臉色嚴峻,默不作聲,拍馬向前去了,錦謙拱手謝過老人,夾一下馬肚,驅馬趕了上來。行到朝天宮東首王府巷前,翼王命張、曾兩人先回巷中翼王府,他帶了侍衛越過朝天宮,來到漢西門內黃泥巷東王府照壁前下馬。門上黃門官奔進內院通報,達開徐徐拾級而上,忽見龍鳳大門上換了一副大紅灑金對聯,細細看去卻是:

  大破江南妖營,普天同慶

  橫掃鄂贛妖氛,東王萬歲

  且不說這副對聯將太平軍萬千將士捨生忘死、殺賊報國的功績全歸到東王一人名下,令人不滿,而那“東王萬歲”四字更使翼王猛然一驚。雖然東王早已處處凌駕於天王之上,有不臣之心,但總還要遮遮掩掩,避人耳目。如今公然在門聯上標出他潛藏在心底的圖謀,而肆無顧忌,可見他的野心已經到了不想掩蓋的地步。雖說門聯是東殿執事官員所寫,但這麼一件大事,誰有膽量瞞了東王悄悄地貼出來?再一細看,字跡娟秀,必是女子所寫,但又不像是女狀元傅善祥的筆跡,大概是女榜眼或是女探花所書,閨中弱女子,不得東王同意,她們敢這麼胡寫嗎?

  翼王由懷疑、憤懣而驚駭,心情沉重,為國事而憂慮,全然忘卻此來何事。黃門官來請他入府,才猛醒過來,大踏步進了內花廳,心想憑他湖口大捷,轉戰鄂贛,大破江南大營這許多戰績,對於一位凱旋的大將軍,明清皇帝尚且舉行隆重的慶功儀式,東王至少也該表現出一番熱情的接待吧。誰知東王怕他因功而驕,故意將他冷擱在花廳中好一會,才緩緩踱進廳來,略帶笑意,淡淡地說道:“七弟辛苦了,坐吧。這回愚兄下決心擊破妖軍江北、江南兩座大營終於大功告成,朝中官員都說是定都天京以來最為壯觀的豐功偉績,這話說得不錯。從今以後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放手征伐四方了。當然賢弟和日綱聽從愚兄調度,將士用命,也可嘉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