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度斟了酒,舉杯道:“滌公,來,干一杯,祝您攻下南京,封侯拜相,為天下讀書人揚眉吐氣!”

  國藩又快活地嘿嘿笑道:“次青又要胡說了。為人臣的急君父所急,義不容辭,天下太平之後,便當回鄉守完先太夫人的喪禮,什麼加官晉爵,我是想也不去想的。”

  元度笑了一笑,轉過話題道:“逆匪石達開昨天帶了一批長毛到了湖口,又派兵進駐梅家洲,卻沒有增兵九江,您看他是什麼用意?”

  國藩道:“石達開聰明也不聰明,他以為九江能守得住,不必增援,太大意了。秦日綱手下精兵強將甚多,都守不住一個黃梅縣,那個無名小卒林啟容,怎能敵得住我湘軍塔齊布、羅澤南、胡林翼三路雄師,這是他的不聰明處。那梅家洲扼守鄱陽湖口,是個戰略要地,誰占有了,誰有利,本來我是想等陸師來了,先抽一支人馬把梅家洲占領下來。現在被石達開搶先了一步,這是他的聰明處。不過也沒關係,拿下九江之後,水陸兩路夾攻梅家洲,是不費多大力氣的。”

  三天之後,湖南提督塔齊布,率領所部六千綠營兵,從上游黃梅縣渡江至九江城西,奉國藩之命移駐九江城南。又過了兩天,湖北按察使胡林翼,亦帶領兩千黔勇,從田家鎮趕到九江來,駐兵九江西門。尚余浙江寧紹道台羅澤南的湘勇五千人。待所守黃梅陣地交付與湖北總督楊霈的兵馬把守後,將於十一月廿一日從黃梅渡江,至九江城東五里外的白水港,對九江城形成三面包圍之勢。估計澤南午前可到,國藩命元度分別通知三員主將,於是日中午在座船上舉行進攻九江的軍事會議,並在舟中午宴。

  近午時分,胡林翼先到,他是湖南益陽人,號潤芝,僅小國藩一歲,矮矮小小,長了一副大頭沖額的壽星頭,翰林出身。本在貴州做道台,帶領黔勇出省助討太平軍,因為才識超人,為國藩所敬重。會見時如老友相處,無話不談,凡是軍務大計,往往同他磋商之後才定,認為他有獨當一面的才幹,此時已是三品臬司,湖口之戰以後不久,又升了湖北巡撫,以湖北兵力物力支援國藩與太平軍作戰,成為可以與曾、左(宗棠)、李(鴻章)三位“中興名臣”並論的晚清名臣。

  曾、胡與李元度剛剛交談了一會,塔齊布也來了。他是武一品提督,穿戴的是紅頂花翎石青地麒麟補褂,金光閃閃,十分威武。論官品,他比國藩還高,但他是部將,又是國藩一手提拔的,所以恭恭敬敬向國藩打了一躬,國藩也謙虛地還了禮。剛坐下,忽聽得東邊岸上炮聲槍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國藩座船在城西江面,羅澤南渡江登岸處卻在城東五里,眾人出艙探望,卻瞧不清楚。林翼道:“必是羅山先生渡江,被髮匪伏擊交火,半渡而戰,立腳未穩,恐怕要吃虧了。”

  塔齊布道:“待我上岸發兵援救。”

  國藩擺手道:“不用。區區埋伏,羅山足可應付,等些時候,必然可到。”

  過了一會,槍炮聲漸稀,終於平靜下來,又過了好一會,才見羅澤南用綁帶裹了右臂,駕了小船來到,眾人驚問道:“羅山先生受傷了嗎?”雖然羅澤南已是四品道台了,老朋友仍歡喜按他在鄉間教書時的習慣稱呼他,以表示親熱。羅澤南苦笑道:“長毛埋伏在白水港西岸,被我軍打退了。可惜傷了一些弟兄,我這條胳膊也被彈片擦傷,幸虧未傷到骨頭。保住這隻手,將來,我還想趕考哩。眼下雖然得了官,究不如科舉清高。”

  元度嘲弄道:

  “羅山先生今年該是將近半百的老人了吧。”

  “哪裡、哪裡,我才四十六哩。”

  “算了吧,羅山先生。”元度又嘲笑道,“先生將來百年之後,請滌公寫一篇墓志銘:‘羅山先生者,湘陰諸生也。’不也很清高嗎?”

  國藩笑斥道:“羅山先生德高望重,別拿他開心。時間不早,還是開始議事吧。”

  國藩書生本色,雖然身為三軍統帥,並沒有別的將帥那麼威嚴獨斷,以致部下不敢仰視的架勢,他完全以商量口吻,在眾人的議論中逐漸融匯成一個統一的意見,即是作戰命令。他先說了開場白:“自從衡州出兵,無論湘潭、靖港之戰,岳州、武昌之戰,半壁山、田家鎮之戰,每次戰前會議都覺小心翼翼,考慮各種不同的作戰方案,衡量其利害得失,有時爭論得面紅耳赤,而猶對戰爭的結果並無十分把握。所以會議之後,開戰之前那段時間,往往心情沉重,懸懸惴惴,惟恐哪一點考慮不周,以致全盤皆失。惟有今天的會議,我卻覺得心中很輕快,從來沒有這樣的踏實感。嘿嘿,也許我也犯了勝則驕的兵家大忌了吧?”

  塔齊布道:“不,滌公用兵向來慎而又慎,如今逆匪已如秋後之蟬,掙扎不了幾天了。破九江已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勢,實在無需多加討論。只要區分一下各軍防地,攻城方向,決定協同攻擊的時間就可以了。”

  羅澤南也道:

  “逆匪秦日綱、羅大綱那麼兇悍,都被我們打得一敗塗地,九江之戰實在無需費神,但等滌公區分就是了。”

  胡林翼卻沉吟著道:“今天九江髮匪出城伏擊,似有不甘束手待斃之勢,也許不是個好兆頭,他們不會據城頑抗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