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王為了北伐援軍潰散,心緒惡劣,命翼王坐下之後,淡淡地問了幾句西征情況,便命他接手天京城防的事,說道:

  “我和北王說過了,他會和你交接的。”

  “北伐軍有消息嗎?”達開小心翼翼試探著問道。

  “有人告訴過你了嗎?”秀清警覺地問,他猜測翼王是否已和北王會見議論過了,也許兩人都對他不滿。

  達開從容道:“小弟昨天剛回來,朝中情況隔膜得很。”

  秀清猜疑地向達開凝視了一眼,方才不經意地說道:“北伐軍打得很好,曾經打到離天津只有十里的靜海縣扎住,完成了我下達的命令,所以奏請天王下旨,封林鳳祥為靖胡侯,李開芳為定胡侯,吉文元為平胡侯。現在他們暫時回到直隸阜城迎接援軍。”

  秀清這番話,掩飾了北伐軍慘敗的真相。原來北伐軍於去年八月進入山西,橫掃晉南平陽(臨汾)、霍州、沁州和潞安府,進入河北邯鄲以北四十里的臨洺關,接連攻下深州、滄州,九月廿七日攻占靜海。然而清軍勝保、僧格林沁部隊和地方團練前堵後追,太平軍連續作戰,又無後方支援,兵士減員嚴重。出發時兩萬多人,沿路又招納了不少新弟兄,一路傷亡,一路潰散,到靜海時只剩下了七八千人。被清軍兩萬多人圍攻,寡不敵眾,無援、無糧、又無寒衣,戰死、凍死、餓死了不少人,只得於今年正月初八日突圍南下、二月十二日撤到河間府的阜城縣,又被清軍四面包圍,丞相吉文元陣亡,北伐軍處於極端危險的境地。

  “曾立昌的援軍不是一路打得很順利嗎,他們會師了沒有?”翼王又問道。

  東王默默垂首,臉上忽然顯出一股怒容,然而咬咬牙又忍住了,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道:“曾立昌沿路招兵,又有捻軍加入,發展到了十萬人,乘黃河斷流時渡過河去,一路打到山東臨清州,離開阜城只有三百里,可惜林鳳祥他們在圍城之中,不知道援軍北來,否則全軍突圍南下,一定能和曾立昌會師。”

  “是啊,太可惜了,現在曾立昌怎麼樣了,還能北上嗎?”

  達開故意問道。

  秀清瞪了達開一眼,忽然恨恨地大聲道:“曾立昌死了!”

  達開想聽下去,秀清卻怒氣沖沖,緊鎖了嚴峻的下顎,不作聲了,而對曾立昌的怒氣猶在胸中起伏,不願再多泄露一分。事實是曾立昌到了臨清,本該立即向北去解阜城之圍,那末兩天之內就可與林鳳祥等會師,北伐面貌可以改觀。他們錯過了這個機會,花了十幾天時間攻下了臨清州,這一延宕,被清軍趕來圍攻,那些新附弟兄多數是饑民,不守軍紀,擄掠飽了,不願往北打仗,一鬨而散。偏偏曾立昌又無主意,竟被裹挾了一同南下,退到江蘇豐縣,手下只剩了寥寥二三千人,又遭清軍圍攻,不慎落水而死。怪不得東王不願講出曾立昌一槍未發,而十萬大軍悉數潰亡的真相。

  達開見東王憤然不願再說下去,關於黃玉崑調職的事不便提起,於是起身告辭,秀清道:“還有一事讓你知道,已經通知秦日綱回京,並封他為燕王,著他回安慶帶領第二批援軍去接應北伐軍。”

  “人馬從哪裡調撥?”

  “就從西征軍中抽調一萬多人出來,從舒城北上。”

  “西征軍不是削弱了嗎?”

  “這個你不用管,愚兄自有鋪排。”東王瞪了翼王一眼,斷然道。

  翼王不再言語,默默地從東王府退了出來。幾天之後,主管建造王府的佐天侯陳承瑢來請翼王遷入新王府,達開興致勃勃地帶了家屬官員來到新居,但見也是一道黃牆圍繞,門樓高聳,門上也是彩繪了龍虎形象,門前亦有照壁,大致與東王、北王府相似。但沒有東王府那樣高峻森嚴寬廣的氣魄。陳承瑢陪他們從大門進去,第一進房屋西為參護廳,負責率領侍衛親兵拱衛王府,東為承宣廳,專司收發文牘宣達命令,贊引賓客,第二三進為翼殿日常執事的典官部門,如典翼庫、典買辦、典翼袍、典翼輿、典繡錦、典柴薪、典旗幟、典醫藥等等,第四五進為翼殿六部尚書分房辦事。第六進為翼王聽事大殿及兩側花廳,第七進為儀仗、兵器、袍服、糧食、及日用雜物等等庫房,宅後為馬棚,這一部份房屋是就原來安徽鄉試的考棚改建的。安徽省原從江南省分出,因在江蘇上游,故稱上江考棚。房屋結構本來狹窄簡陋,這次完全推倒,按照翼王西征前批准的圖樣重建。果然格局開朗,氣象一新,翼王與玉昆看了都較滿意。從第一進承宣廳後面的甬道進入東園,方是王府內宅,占地十多畝,是合併考棚貼鄰著名的邢氏“綠園”和做過一任道台的王氏私第擴建而成。園中有池數畝,環堤垂柳濃濃翠翠,與清澈沁人的碧水融成一片醉人的澄綠,可以吟詩,可以縱酒,故稱“綠園”。乾隆年間,江寧知縣袁枚曾經假座綠園宴請新進諸生,袁枚是當時風流才子,字子才,晚年別號隨園老人,擅長詩文,他看中了這座園子宴客,可見景色不凡。達開與春娥攜同家人由陳承瑢引導進了園子,迎面一座玲瓏剔透的假山,遮住了滿園春色。假山兩旁各有一座牌坊式的便門,左曰“摩雲”,右曰“追日”,承瑢引眾人從右手入內,乃是一條長廊,廊壁嵌了一群碑石,上用端楷雕刻了翼王選錄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與岳武穆《滿江紅詞》等歷朝詩文。長廊盡頭乃是一片玉石欄杆圍繞的平台,抬眼四望,豁然綠蔭天地。池也,亭也,山也,樓也,都在密密的翠竹垂柳和松柏掩映之中,似煙似霧,如仙如幻,偶見檐角池濱,忽隱忽現,妙不可言。仿佛池中有島,島上有亭,對對鴛鴦戲水,雙雙靈鶴翱翔,走前幾步,正欲瞧個仔細,卻又垂柳障目,景色一變,猶如玉人以扇掩面,益發引人遐思。翼王不禁贊道:“綠園!果然名不虛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