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翼王道:“不,下一步先把鎮江、揚州拿下來,鞏固南京外圍。”

  羅大綱因為是半途從天地會過來的,雖然戰功顯赫,東王只給他做個指揮,比丞相低了兩級,他卻不在乎,只要有仗打,就來了勁,當時樂得眉開眼笑,大鬍子一聳一聳,搶先道:

  “翼王殿下,打鎮江、揚州有我的份嗎?”

  李開芳也爭著道:“殿下,還有我哩!”

  翼王笑道:“別爭,今後的仗有得打哩,南京安定之後,就要抽出鳳祥、開芳、大綱三軍去攻打鎮江、揚州,什麼時候出兵以後再定。依我看來,鎮揚之戰也算不得大仗,向榮那個老混蛋從廣西跟到武昌,打不過卻總是纏得你不得安寧。這一回料他也會為滿大妖頭賣命,趕到南京來和我們胡纏,這次可不能放過他了,否則心腹之患,威脅太大。諸位兄弟準備消滅妖兵這股主力吧,不把向榮幹掉,無論北伐西征都有後顧之憂。”

  胡以晃連連點頭道:“翼王英見,在武昌時,東王談起拿下南京便出兵北伐,恐怕先須殲滅了向榮妖軍,才能有足夠的兵力北上。”

  羅大綱咧開鬍子嘴傻笑道:“向榮妖兵有兩萬多人,我們先鋒軍水陸合計六萬人足可對付他了。這個老冤家,這一回可要送他去見閻王了!這樣的大仗,打起來才痛快。”

  秦日綱道:“雖然痛快,究竟妖兵人數眾多,還有那個叛賊張國梁在裡面,攻打起來也須費點精神。”

  翼王道:“當然,困獸猶鬥,必須做好惡戰的思想準備,大意不得。今天先大致說說,向榮是否跟了過來還不清楚。來了,如何打法,等東王來了,商議之後再定。眼前先把南京城完完整整地拿下來。弟兄們進了城,不許縱火,不許擄掠,要知道南京城可能作為天王和百官的駐地,百姓都是我們的子民,要加意愛護。”

  眾將都道:“明白了,一定遵令行事。”

  次日南北兩路土營士兵分頭開挖地道,二月初十日上午,儀鳳門附近炸藥首先引爆成功,炸毀城牆兩丈多寬,預先埋伏在城外靜海寺一帶的羅大綱部頭隊敢死隊五百人,奮勇沖入缺口。進城之後,分兵兩路,一路向南沖向鼓樓,一路沿城牆根東進,以切斷清軍官員東逃出城的退路。他們經雞籠山至小營,準備兩路會師於大行宮兩江總督衙門,活捉總督陸建瀛。東路的敢死隊沖得快,當他們由小營向西至督衙後門黃家塘時,恰巧遇見陸建瀛坐了八抬綠呢大轎,從後衙出來,打算經東面的太平門逃出城去。太平軍士兵歡聲大呼,一把揪出嚇得發抖的陸建瀛,賞他一刀,砍斷了頭。這時南京城中尚有旗兵和綠營兵五千多人,本來商定由江寧將軍祥厚率旗兵守北門,陸建瀛率綠營兵守南門,現在北門破了,陸建瀛被殺,南城各門的守兵亦紛紛逃散。林鳳祥、李開芳率士兵架起雲梯登城,打開城門放大隊入城。北路二隊人馬,亦由秦日綱、羅大綱等率領攻進城來,南北兩路將士,合力攻破了死守在原明故宮的旗營防城,殺死將軍祥厚,各軍逐街逐屋搜索出了不少隱藏的清軍殘兵,次日全部占領南京城。

  翼王出了安民告示,並下令各軍撤至城外,一來必須占領外圍險要據點,拱衛南京,二來免得兵多擾民。只有賴漢英帶領少數士兵入城維護治安,派兵駐守各處衙署。二月十七日,東王與北王的後軍水師,護衛天王御舟來到南京,天王召見了翼王與各路將領,嘉勉他們的戰功。東王當時決定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三支人馬在兩天內開拔,進攻鎮江,占領後由羅大綱駐守,林、李兩軍渡江攻取揚州,然後在揚州待命,所遺南京城內陣地由秦日綱率軍接防。

  次日,翼王陪了東王、北王進城巡視,登上太平門和聚寶門城樓,眺望城東紫金山和城南雨花台一帶形勢,又由賴漢英引路,一一察看了兩江總督、藩台(布政使),臬台(按察使)等衙門原址,當即決定以總督衙門為天王府。

  二月二十日,天王御駕自儀鳳門進城,龍鳳日月旗數十面開道,特大鑼鼓二十對在馬拉彩車上緩緩行進,鼓手藍衣紅腰帶,紅布裹首,揮舞飄著彩帶的鼓槌,敲得鑼聲鼓聲震天撼地。城中留下的居民,都被吸引了開門探首張望,膽子大的,便擁聚到街旁,鵠立觀看。鑼鼓之後是一條用五色洋縐扎制的彩龍,是在武昌準備下的,分段紮成裝船,到了南京下船時拼裝,全長足有十來丈,太平軍戰士中,很多人從小在農村中舞過龍燈,舞來配合默契,騰卷如飛。這後面是藤牌手五百名,手執藤牌腰刀,乃是天王的御林侍衛軍,一色灰布衫褲,黑布裹首,草鞋綁腿;挺胸闊步,昂首向天,自是勝利者英氣勃勃的姿態。藤牌手之後是一隊妙齡少女,提了一對對細紗宮燈,上書“天王府”三字。然後是一名壯漢棒了一面長三角形黃綢大旗,白蠟竿頂裝上箭鏃形的鏈首,下垂短纓,綢旗兩旁為鋸齒形錦帶腰,自上而下,直至尖端相交,綢旗正中繡上斗大的黑字:“真天命太平天國”。大旗後面是一頂象徵天子威儀的黃蓋傘,傘後十六名轎夫抬著一頂燦爛耀眼的金頂黃緞龍轎(賴漢英命城中匠人將兩江總督的綠呢大轎匆匆改成)。轎中坐著龍袍龍冠、玉帶圍身的天王洪秀全,然而遵照東王的命令,為保安全,轎簾垂下。天王在轎中昏天黑地,圍觀的百姓,也不知轎中的天王是個什麼模樣。後來太平天國大權掌在東王手中,政令軍令一概出於東王府,天王深居簡出,拱手虛位,以致城中百姓,只知有東王,不知有天王,惡意污衊的人便造謠說,天王並無其人,有時坐轎出行的,不過是一尊木雕偶像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