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眾人面前,秀清特意尊隆“真主”秀全的地位,下了馬,疾趨上前,屈一膝向秀全見禮道:“小弟向二哥請安!”

  秀全慌忙扶起了秀清,說道:“兄弟少禮了,快過來見見兩位新兄弟。”

  雲山引韋正、達開過來與秀清廝見,秀清細細打量了他們,微笑道:“好極了,兩位都是讀書先生,我們拜上帝會正缺知書識字的人,打仗光靠蠻力不行,治國更需書生,朱元璋出家當過和尚,不是重用了許多文臣武將才得了天下的嗎?”

  雲山笑道:“今天邀石韋兩位兄弟聚會,也就是重視文才的意思。”

  朝貴嚷道:“秀清哥,你看韋正弟這座莊子多氣派!”又上來悄悄附耳道:“將來起兵時,大營設在這裡正合適。”

  秀清點頭不語,昌輝又引老父韋元玠上來拜見了秀清,秀清客氣地稱他老先生,說道:“多有打擾!”朝貴又過來悄悄道:“我已叮囑過老先生,二哥是他們的真主,得好好照顧,老先生很聽話。”秀清仍然點頭不語。

  韋正父子引秀清等人,莊前莊後看了一遍,不但房屋眾多,而且莊外尚有大片荒灘,可以屯兵紮寨,果然是設立大本營的好地方。韋元玠囑咐兒子好生款待,告罪回進內院去了。是時韋宅正廳槅扇洞開,議事的太師椅都已分左右兩列排好,間隔放著茶几,居中一座自然是教主洪秀全坐了,其餘眾人,石、韋是後進,且又年輕,不在話下,雲山雖是開創拜上帝會的元勛,但現在楊蕭已是天父天兄化身,他也只得謙讓,三人互相推讓了一會,朝貴豪爽,說道:“別文縐縐的了,就按年齒大小入座吧!我比馮楊二兄都小,不客氣,我先坐了。”於是一屁股在左首第二把椅上坐了,說道:“來來來,雲山哥坐我的上手,秀清哥坐到對面首座上去,還有兩位也照這個法兒坐吧。”

  眾人都笑道:“很好,還是蕭兄弟爽快!”

  達開自忖年紀最幼,就在朝貴下首坐了,韋正笑了一笑,坐到秀清肩下,原來這一年(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洪秀全實年三十五歲,馮雲山三十四歲,楊秀清和蕭朝貴都是二十九歲,不過秀清略長兩個月,韋昌輝二十六歲,石達開才十八歲。這是韋、石兩人,第一次參加拜上帝會的上層核心會議,既感到新鮮,也有些拘束,對於洪楊等四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小心翼翼,靜靜地觀察捉摸,不敢輕易發言。

  僕人端了盤子獻上茶,昌輝命他將所有落地槅扇都關上了,廳中光線稍稍暗了下來,一剎那的寂靜,顯得空氣莊嚴凝重。雲山是實際上的會議總提調,他示意秀全“可以開會了。”秀全清了清嗓子,興奮地說道:“奉了天父天兄的昭示,我們今天聚在這裡議事,這是拜上帝會非常重要的一次會議,經過兄弟們六年的苦幹,我們在潯州府站穩了腳,有了幾千名教徒,還在不斷擴大,並且影響到了潯州府以外的地方。天父降靈,清妖盤踞宇內二百年,氣數已盡,黎民百姓受盡災難,已經忍無可忍。天地會在廣西各地紛紛起義,拖得清妖顧此失彼。張嘉祥雖然叛降了妖官,其他仍在與妖兵作戰的還很多,正是我們聚兵起義的大好時機,我們朝思暮想渴盼的就是這一天,我們歷盡千辛萬苦九死不悔堅持下來也為的是這一天,時機來了,決不可錯過,決不可坐等,我們要抓住它,不讓他溜走。今天商議兩件大事,請雲山弟先談聚兵起義的打算。”

  秀全今天精神飽滿,談得眉飛色舞,顯出他那革命理想家,鼓動家的本色,在座的人都被他那樂觀情緒感染了,會場空氣活躍起來。雲山一向沉穩瀟灑,今天也顯得興奮而莊重,字斟句酌鏗鏘有力的從他口中宣布一個個驚天動地的大計劃,說道:“二哥講了聚兵起義的時機已經到來,這六年,我們前三年在傳教打基礎,後三年妖孽作怪,所以受了挫折。現在這一切都過去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一天也不能虛度,不能再讓光陰從我們手中滑過去,現在我提出目前要做的幾件大事:一起義時間打算定在明年春末夏初;二起義的聚兵目標是三萬人,至少亦應有一二萬人;三今後發展教徒對像除了窮苦大眾外,要加意招納開明的有反清志向的士民富戶;四改變與天地會不相往來的宗旨,要爭取反清意識較濃比較正派的天地會首領加入拜上帝會,甚至如艇匪大頭羊張釗之流,只要改邪歸正,也歡迎他們站到拜上帝會旗幟之下,服從我們的指揮;五立即延聘博學多才的人士,起草大批規章條例,例如軍制、官制、聖庫制度,以及如何參照古代井田制度,使耕者有其田的田畝制度等等,極費功夫,必須儘早準備,否則一旦團營起義,一切無所適從,便將一片混亂。且先想到這幾點,請諸位弟兄商議。”

  達開聽了,暗暗欽佩雲山高瞻遠矚,謀畫周詳,貫穿少樹敵、廣招友的戰略思想,切合當前實際,不愧是軍師之才,韋正也點頭讚嘆,佩服雲山的才幹。誰知朝貴冒冒失失喊道:“雲山哥,你講的那幾條,這個制度,那個制度,我也不懂,你說該辦,那就辦吧,天地會那伙人,靠得住的少,別上他們的當。那個大頭羊,霸占了潯江,專門搶劫行旅客商,罪大惡極,老百姓怨聲載道,這號人該千刀萬剮,怎麼也容他入會,豈不把拜上帝會的聲名敗壞了!”




章節目錄